无机化学
1. 浓硫酸灼伤皮肤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 用大量水冲洗后,用 1% 硼酸溶液冲洗
B. 先用干抹布吸去浓硫酸,再用水冲洗
C. 先用大量水冲洗后,再用稀 NaHCO₃溶液冲洗
D. 涂上红花油,然后擦烫伤膏
2. 下列火灾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有机溶剂着火可用沙扑灭
B. 电器着火应首先切断电源
C. 钾钠着火可用灭火毯扑灭
D. 电器着火可使用泡沫灭火器
3. 被加热物质要求受热均匀且温度要求达到 200℃时,可采用的加热方式是( )
A. 砂浴
B. 电热套
C. 油浴
D. 砂浴、电热套、油浴均可
4. 实验时,不小心打破了水银温度计,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 立即清扫入垃圾桶
B. 用生石灰处理后倒入垃圾桶
C. 用硫磺处理
D. 用洗液处理
5. 储存试剂时,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A. 硝酸银溶液装在细口棕色瓶中
B. 氢氧化钠溶液装细口橡皮塞瓶中
C. 氯化钠溶液装在广口白色玻璃瓶中
D. 碳酸钙固体装在广口塑料瓶中
6. 洗液洗涤器皿后颜色是褐红色,此时应( )
A. 将洗液倒入水池
B. 将洗液倒入废液桶
C. 将洗液倒回原来的盛装瓶
D. 将洗液处理后倒掉
7. 不能使用装有硅胶的干燥器干燥的是( )
A. 无水碳酸钠
B. 水合硫酸亚铁铵
C. 碳酸钙
D. 邻苯二甲酸氢钾
8. 试纸检测溶液 pH 值时,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试纸剪成小片
B. 试纸放在表面皿中
C. 用玻璃棒取样
D. 将试纸浸入待测溶液
9. 称量一定质量 NaOH 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置于烧杯中在台秤上称量
B. 置于称量纸上于台秤上称量
C. 置于烧杯中在分析天平上称量
D. 置于称量纸上于分析天平上称量
10. 下列仪器中,可在烘箱中干燥的是( )
A. 分液漏斗
B. 酸式滴定管
C. 容量瓶
D. 量筒
11. 固液分离中,若固体颗粒较大,简洁常用的方法一般是( )
A. 普通过滤
B. 减压过滤
C. 离心分离
D. 倾析法
12. 配制 FeCl₃溶液,为防止水解,应加入( )
A. NaCl
B. 铁粉
C. 盐酸
D. 硝酸
13. 粗食盐提纯实验中,蒸发浓缩时不能蒸干的主要原因是( )
A. 防止失去结晶水
B. 使水溶性杂质可通过过滤而除去
C. 防止氯化钠爆溅
D. 可使氯化钠晶形完整
14. 以下各组器皿在使用前都要用准备装入的试液润洗的是( )
A. 容量瓶和移液管
B. 移液管和滴定管
C. 锥形瓶和移液管
D. 容量瓶和锥形瓶
15. 下列实验操作时,一般情况下不应该相互接触的是( )
A.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加液体时,管尖与试管内壁
B. 定容时移液用的玻棒与容量瓶内壁
C. 移液时移液管管尖与锥形瓶内壁
D. 实验室将气体 HCl 溶于水时,漏斗口与水面
16. 定量分析某试样中,若要消除测定过程中的系统误差,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做对照试验
B. 做空白试验
C.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D. 增加试剂用量
17. 使用分液漏斗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分液时,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
B. 分液前应将漏斗拿在手
C. 应先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D. 分液时,下层液体应从下口倒出
18. 加热后才发现冷凝管没有通水,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 立即通水
B. 停止加热,再通冷凝水
C. 不再通水,用空气冷凝
D. 停止加热,待冷却后补加沸石,再通冷凝水
19. 对于未知液的干燥,干燥剂应选用( )
A. 无水氯化钙
B. 无水碳酸钾
C. 金属钠
D. 无水硫酸钠
20. 减压抽滤操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布氏漏斗的下端斜口应正对抽滤瓶的抽气支管
B. 洗涤时应先把抽滤瓶上抽气管拔下
C. 抽滤完毕应先停泵
D. 抽滤瓶与泵之间应有安全瓶
21. 某同学在玻璃加工实验过程中,不小心被灼热的玻璃棒烫伤,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 用大量水冲洗即可
B. 直接在烫伤处涂上烫伤膏或万花油
C. 直接在烫伤处涂上碘酒
D. 先用水冲洗,再在烫伤处涂上烫伤膏或万花油
22. 实验过程中,不慎有酸液溅入眼内,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 用大量水冲洗即可
B. 直接用 3% - 5% NaHCO₃溶液冲洗
C. 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 3% - 5% NaHCO₃溶液冲洗即可
D. 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 3% - 5% NaHCO₃溶液冲洗,然后立即去医院治疗
23. 被碱灼伤时的处理方法是 ( )
A. 用大量水冲洗后,用 1% 硼酸溶液冲洗
B. 用大量水冲洗后,用酒精擦洗
C. 用大量水冲洗后,用 1% 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D. 涂上红花油,然后擦烫伤膏
24. 停止减压蒸馏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 通大气、关泵后停止加热
B. 边通大气、边关泵后停止加热
C. 边通大气、边关泵、边停止加热
D. 停止加热后再通大气、最后关泵
25. 在玻璃真空系统中安置稳压瓶的作用是( )
A. 加大系统的真空度
B. 降低系统的真空度
C. 减小系统真空度的波动范围
D. 便于实验操作
26. 实验室内因用电不符合规定引起导线及电器着火,此时应迅速( )
A. 首先切断电源,并用任意一种灭火器灭火
B. 切断电源后,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 切断电源后,用水灭火
D. 切断电源后,用 CO₂灭火器灭火
27. 有关气体钢瓶的正确使用和操作,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
A. 不可把气瓶内气体用光,以防重新充气时发生危险
B. 各种压力表可通用
C. 可燃性气瓶(如 H₂、C₂H₂)应与氧气瓶分开存放
D. 检查减压阀是否关紧,方法是逆时针旋转调压手柄至螺杆松动为止
28. 氧化剂要与( )之类的化学品分隔开来存放。
A. 还原剂
B. 腐蚀性物料
C. 易燃性液体
D. 有机溶剂
29. 恒温槽中的水银触点温度计的作用是( )
A. 既作测温使用,又作控温使用
B. 只能用于控温
C. 只能用于测温
D. 控制搅拌器马达的功率
30. 某学生做完实验后,采用以下方法洗涤所用仪器:① 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② 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③ 用浓盐酸清洗做过高锰酸钾分解实验的试管;④ 用盐酸清洗长期存放三氯化铁溶液的试剂瓶;⑤ 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⑤
C. ①②③
D. 全部正确
31.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A. NaHCO₃
B. Na₂CO₃
C. AlCl₃
D. Mg (OH)₂
32.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铁与稀硫酸反应:2Fe + 6H⁺ = 2Fe³⁺ + 3H₂↑
B.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₃²⁻ + 2H⁺ = CO₂↑ + H₂O
C.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²⁺ + SO₄²⁻ = BaSO₄↓
D. 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2Fe³⁺ + Cu = 2Fe²⁺ + Cu²⁺
33. 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A. 氢氟酸保存在玻璃瓶中
B. 氯水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C. 金属钠保存在水中
D. 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34.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CaCO₃ + 2HCl = CaCl₂ + CO₂↑ + H₂O
B. Na₂O + H₂O = 2NaOH
C. 2H₂O₂ = 2H₂O + O₂↑
D. Ca (OH)₂ + CO₂ = CaCO₃↓ + H₂O
35.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铜
B. 蔗糖
C. 氯化钠
D. 乙醇
36.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胶体外观不均匀
B. 胶体不能通过滤纸
C. 胶体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 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37. 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
A. Mg
B. Al
C. Zn
D. Fe
38. 下列物质中,不能由金属与盐酸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
A. MgCl₂
B. FeCl₃
C. ZnCl₂
D. AlCl₃
39. 下列关于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
B.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C. 钠投入水中立即熔化成小球,说明钠的熔点低,且与水反应放热
D. 钠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40. 下列关于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 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铝不与氧气反应
C. 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D. 铝的导电性比铜强
41. 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易生锈
B. 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铁
C.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氧化铁
D. 用铁锅炒菜可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
42. 下列关于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是一种活泼金属
B. 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C. 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D. 铜的导电性比银强
43. 下列关于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硅是一种金属元素
B. 硅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C. 硅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
D. 硅是制造半导体材料的重要原料
44. 下列关于二氧化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硅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
B. 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
C. 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因此二氧化硅是碱性氧化物
D. 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重要原料
45. 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氯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 氯气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C. 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D. 氯气有毒,不能用于自来水消毒
46. 下列关于氨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氨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C. 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氨气可用于喷泉实验
D. 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会产生白烟
47. 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
B.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蔗糖炭化
C. 稀硫酸与铁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铁
D. 硫酸是一种二元强酸
48. 下列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
B. 浓硝酸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因此浓硝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C. 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硝酸铜
D. 硝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因此硝酸是一种强酸
49. 下列关于离子共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强酸性溶液中,Na⁺、K⁺、Cl⁻、CO₃²⁻能大量共存
B. 在强碱性溶液中,NH₄⁺、Mg²⁺、SO₄²⁻、NO₃⁻能大量共存
C. 在无色溶液中,Cu²⁺、Fe³⁺、Cl⁻、SO₄²⁻能大量共存
D. 在透明溶液中,Na⁺、K⁺、Cl⁻、NO₃⁻能大量共存
50.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B. 化学反应速率为 0.8mol/(L・s) 是指 1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 0.8mol/L
C.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D.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51. 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为 0
B. 化学平衡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C. 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
D. 改变外界条件,化学平衡一定会发生移动
52.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周期表有 7 个周期,18 个族
B. 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增强
C. 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D. 元素周期表中最外层电子数为 2 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53.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用托盘天平称量 5.20g 氯化钠固体
B. 用 100mL 量筒量取 5.2mL 盐酸
C. 用蒸发皿进行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D.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54. 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B. 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
C. 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橡皮塞的试剂瓶中
D. 氯水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55.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
B. 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也能通过半透膜
C.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 FeCl₃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可制得 Fe (OH)₃胶体
D. 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56.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铁与稀硫酸反应:2Fe + 6H⁺ = 2Fe³⁺ + 3H₂↑
B.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₃²⁻ + 2H⁺ = CO₂↑ + H₂O
C.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²⁺ + SO₄²⁻ = BaSO₄↓
D. 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2Fe³⁺ + Cu = 2Fe²⁺ + Cu²⁺
57.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A. Na₂CO₃
B. NaHCO₃
C. AlCl₃
D. Mg (OH)₂
58. 下列关于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
B.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C. 钠投入水中立即熔化成小球,说明钠的熔点低,且与水反应放热
D. 钠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59. 下列关于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 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铝不与氧气反应
C. 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D. 铝的导电性比铜强
60. 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易生锈
B. 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铁
C.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氧化铁
D. 用铁锅炒菜可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
61. 下列关于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是一种活泼金属
B. 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C. 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D. 铜的导电性比银强
62. 下列关于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硅是一种金属元素
B. 硅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C. 硅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
D. 硅是制造半导体材料的重要原料
63. 下列关于二氧化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硅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
B. 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
C. 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因此二氧化硅是碱性氧化物
D. 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重要原料
64. 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氯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 氯气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C. 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D. 氯气有毒,不能用于自来水消毒
65. 下列关于氨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氨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C. 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氨气可用于喷泉实验
D. 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会产生白烟
66. 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
B.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蔗糖炭化
C. 稀硫酸与铁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铁
D. 硫酸是一种二元强酸
67. 下列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
B. 浓硝酸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因此浓硝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C. 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硝酸铜
D. 硝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因此硝酸是一种强酸
68. 下列关于离子共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强酸性溶液中,Na⁺、K⁺、Cl⁻、CO₃²⁻能大量共存
B. 在强碱性溶液中,NH₄⁺、Mg²⁺、SO₄²⁻、NO₃⁻能大量共存
C. 在无色溶液中,Cu²⁺、Fe³⁺、Cl⁻、SO₄²⁻能大量共存
D. 在透明溶液中,Na⁺、K⁺、Cl⁻、NO₃⁻能大量共存
69.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B. 化学反应速率为 0.8mol/(L・s) 是指 1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 0.8mol/L
C.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D.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70. 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为 0
B. 化学平衡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C. 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
D. 改变外界条件,化学平衡一定会发生移动
71.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周期表有 7 个周期,18 个族
B. 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增强
C. 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D. 元素周期表中最外层电子数为 2 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72.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
B. 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C.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 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73. 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B.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被氧化,还原剂被还原
C. 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 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74. 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
B. 蔗糖溶液不导电,所以蔗糖是非电解质
C.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
D. 二氧化碳溶于水能导电,所以二氧化碳是电解质
75. 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B. 1mol 任何物质都含有约 6.02×10²³ 个原子
C. 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D. 气体摩尔体积在任何条件下都约为 22.4L/mol
76. 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约为 6.02×10²³
B. 1mol 任何物质所含的粒子数都等于阿伏加德罗常数
C. 阿伏加德罗常数没有单位
D.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精确值
77.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 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和溶剂体积之和
C. 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浓度都相同
D.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78. 下列关于酸碱中和滴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和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
B. 滴定终点时,溶液的 pH 一定等于 7
C. 滴定管装液前,应先用蒸馏水洗净,再用待装液润洗
D. 滴定过程中,眼睛应始终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79. 下列关于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沉淀溶解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B. 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等
C. 升高温度,沉淀溶解平衡一定向溶解方向移动
D. 向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相同离子,平衡一定向生成沉淀方向移动
80. 下列关于配位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配位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配位键
B. 中心离子一定是金属离子
C. 配体一定是分子
D. 配位数一定等于配体的数目
81. 下列关于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
B. 钢铁吸氧腐蚀时,正极发生的反应是 O₂ + 2H₂O + 4e⁻ = 4OH⁻
C. 在金属表面涂漆、镀金属等方法可以防止金属腐蚀
D.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是利用了电解原理
82.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B. 放热反应的反应热(ΔH)为正值,吸热反应的反应热(ΔH)为负值
C. 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无关
D. 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
83. 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晶体都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B. 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
C. 晶体中粒子的排列都是有序的
D. 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
84. 下列关于分子结构与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
B. 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的熔沸点越高
C.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 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决定了分子的空间构型
85.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发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B. 熵增加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C. 焓变和熵变共同决定化学反应的方向
D.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反应条件无关
86. 下列关于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B.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C.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
D.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87.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 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D. 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88. 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改变温度,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B. 改变压强,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C. 增加反应物的量,化学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89. 下列关于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离子反应一定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B. 离子方程式中,难溶物、气体、水等物质要写成化学式
C. 离子反应的本质是离子之间的相互反应,使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浓度减小
D. 复分解反应一定是离子反应
90. 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时,只需要满足原子守恒
B. 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时,要同时满足原子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
C. 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化合价升降法等
D. 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时,先配平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再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91. 下列关于物质分离提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滤可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
B. 蒸馏可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C. 萃取可用于分离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的物质
D. 蒸发可用于分离溶质和溶剂
92. 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若不慎将酸液溅入眼中,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 3% - 5% 的 NaHCO₃溶液冲洗
B. 实验中,若不慎将碱液溅入眼中,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 1% 的硼酸溶液冲洗
C. 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水灭火
D. 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 3% - 5% 的 NaHCO₃溶液
93. 下列关于物质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B. 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氯离子
C. 用盐酸检验碳酸根离子
D. 用 KSCN 溶液检验 Fe³⁺
94.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 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C.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 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95.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B. 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C.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D. 元素周期律只适用于主族元素,不适用于副族元素
96.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限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所能达到的最大程度
B. 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
C. 改变反应条件,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
D. 化学反应限度是不可改变的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