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消防单选
用灭火器进行灭火的最佳位置是( ) 。
下风位置
上风或侧风位置
离起火点10米以上的位置
离起火点10米以下的位置
消防工作应当坚持( )的原则 。
防火安全责任制
预防为主,防消为辅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下面( )火灾用水扑救会使火势扩大。
油类
森林
家具
草垛
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A类火灾的是( )。
纸张
钾
石蜡
沥青
下列不属于火灾发展过程的是( )。
阴燃阶段
初起阶段
发展阶段
下降阶段
下列( )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棉布、家具
金属钾、钠
木材、纸张
草垛、塑料
扑灭ABC类火灾应选择( )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水型灭火器
关于水的灭火作用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水灭火只有冷却作用
水的灭火作用有冷却作用、对火的冲击作用
水的灭火作用有冷却作用、对氧的稀释作用、对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稀释作用、对火的冲力作用等四种作用
水的灭火作用有冷却作用、对火的冲力作用、对燃烧液体的稀释作用
身上着火后,下列哪种灭火方法是错误的( )。
就地打滚
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迎风快跑
向身上泼水
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 )反应。
物理
化学
生物
自然
燃烧的三要素是 助燃物 、 可燃物 、( )。
着火点
着火源
燃烧体
木头
下列( ) 可以用水扑救。
油类起火
酒精起火
电器起火
棉被起火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 )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稳定
扩散
失去控制
预混
下列( )物质是点火源?
电火花
纸
空气
木材
火灾初期阶段是火灾扑救的( )阶段。
最不利
最有利
较不利
《山西省消防条例》由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修订通过的时间是( )
45742
45839
43798
40375
《山西省消防条例》的施行日期为( )
45742
45778
45839
45970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具体实施机构为( )
公安机关
消防救援机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山西省的消防安全月为每年的( )
1 月
6 月
11 月
12 月
山西省的消防日为每年的( )
45676
45823
45970
46016
设有消防控制室的单位应当接入( )
城市监控系统
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
企业内部管理系统
应急指挥系统
直接操作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的值班人员必须持有( )以上消防设施操作员职业资格证书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市政消火栓的建设和维护由( )组织实施
消防救援机构
城市供水主管部门
乡镇人民政府
住建部门
农村消防水源和消防供水设施的建设由( )组织实施
县(市、区)人民政府
乡镇人民政府
村民委员会
消防救援机构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 )负责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
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需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申请( )
消防设计审查
消防验收
消防安全检查
备案
机关、团体、企业等单位应当至少( )对电气线路进行检测
每月
每季度
每半年
每年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从事消防技术服务活动,应自签订合同后( )内建立消防技术服务档案
15 日
1 个月
2 个月
3 个月
综合楼、商住楼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统一设置( )的存放和充电场所
电动自行车
燃油车
燃气罐
消防器材
禁止在民用建筑的( )停放电动自行车或为其充电
专用车库
公共门厅
室外指定区域
地下停车场
人员密集场所的室内外装修、装饰应当使用( )材料
不燃或难燃
可燃
易燃
任意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参加( )
财产保险
火灾公众责任保险
人身保险
工伤保险
消防重点单位应当每( )至少组织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
月
季度
半年
年
下列人员中,不需要接受消防安全培训的是( )
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
普通员工
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
电气焊接作业人员
政府专职消防队的建立、人员征招等由( )负责
消防救援机构
当地人民政府
企业
社会组织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执行火灾扑救任务时,往返途中( )车辆通行费
减半缴纳
全额缴纳
免收
按 70% 缴纳
重大火灾隐患是指违反消防法律法规、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易导致( )的潜在不安全因素
一般火灾
较大火灾
重大、特别重大火灾
轻微火灾
公共娱乐场所属于( )
人员密集场所
易燃易爆场所
火灾高危单位
特殊场所
判定重大火灾隐患时,若符合( )中的任一要素,可直接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
综合判定要素
直接判定要素
排除情形
任意情形
除特殊工艺要求外,甲、乙类生产场所和仓库不得设置在建筑的( )
首层
地下或半地下室
顶层
裙房
公共疏散楼梯间的地下与地上部分未进行防火分隔,属于重大火灾隐患的( )
直接判定要素
综合判定要素
排除情形
不确定
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走道设置影响疏散的栅栏,属于重大火灾隐患的( )
直接判定要素
综合判定要素
排除情形
不确定
高层建筑安全出口数量不符合规定,属于重大火灾隐患的( )
直接判定要素
综合判定要素
排除情形
不确定
人员密集场所采用金属夹芯板搭建,且芯材燃烧性能等级低于 A 级,属于重大火灾隐患的( )
直接判定要素
综合判定要素
排除情形
不确定
地下人员密集场所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不符合规定,属于重大火灾隐患的( )
直接判定要素
综合判定要素
排除情形
不确定
多产权建筑未明确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属于重大火灾隐患的( )
直接判定要素
综合判定要素
排除情形
不确定
消防车道被堵塞、占用,属于重大火灾隐患的( )
直接判定要素
综合判定要素
排除情形
不确定
防火门损坏,属于重大火灾隐患的( )
直接判定要素
综合判定要素
排除情形
不确定
未按规定设置消防应急照明,属于重大火灾隐患的( )
直接判定要素
综合判定要素
排除情形
不确定
消防水泵无法正常启动,属于重大火灾隐患的( )
直接判定要素
综合判定要素
排除情形
不确定
电气线路绝缘外护套有明显烧蚀现象,属于重大火灾隐患的( )
直接判定要素
综合判定要素
排除情形
不确定
火灾统计中,特别重大火灾的直接财产损失标准为( )
3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上
3 亿元以上
5 亿元以上
火灾造成的人员死亡统计期限为自火灾发生之日起( )
7 日
15 日
30 日
60 日
火灾统计中,“受灾户” 不包括( )
常住居民户
承租户的住所
集体宿舍
家庭生活的住所
下列情形中,不列入火灾统计范围的是( )
车辆因交通事故导致的燃烧
厂房火灾
住宅火灾
商场火灾
山西吕梁永聚煤业有限公司办公楼 “11.16” 火灾属于( )
一般火灾
较大火灾
重大火灾
特别重大火灾
永聚煤业火灾中,违规存放的助燃物品不包括( )
矿灯
氧气自救器
自喷漆
灭火器
消防救援机构对火灾统计资料的保存期限,原始资料至少保存( )
1 年
2 年
3 年
5 年
火灾统计数据不应用于( )
分析火灾规律
制定消防规划
民事赔偿直接依据
完善消防法规
县级以上消防救援机构应当每( )与相关部门互通火灾情况
月
季度
半年
年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中,建筑已停产停业且无现实火灾风险的,( )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
应
不应
视情况
以上都不对
儿童活动场所所在楼层位置不符合 GB55037 规定的,属于重大火灾隐患的( )
直接判定要素
综合判定要素
排除情形
不确定
劳动密集型企业厂房内设置员工宿舍,属于重大火灾隐患的( )
直接判定要素
综合判定要素
排除情形
不确定
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与民用建筑设置在同一建筑内,属于重大火灾隐患的( )
直接判定要素
综合判定要素
排除情形
不确定
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小于消防技术标准规定值,属于重大火灾隐患的( )
直接判定要素
综合判定要素
排除情形
不确定
消防控制室的设置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规定,属于重大火灾隐患的( )
直接判定要素
综合判定要素
排除情形
不确定
厂房的耐火等级与其生产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不匹配,属于重大火灾隐患的( )
直接判定要素
综合判定要素
排除情形
不确定
疏散楼梯间的设置形式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规定,属于重大火灾隐患的( )
直接判定要素
综合判定要素
排除情形
不确定
未按规定设置建筑防烟排烟设施,属于重大火灾隐患的( )
直接判定要素
综合判定要素
排除情形
不确定
消防用电设备未采用专用供电回路,属于重大火灾隐患的( )
直接判定要素
综合判定要素
排除情形
不确定
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未持证上岗,属于重大火灾隐患的( )
直接判定要素
综合判定要素
排除情形
不确定
人员密集场所外窗设置影响逃生的栅栏,属于重大火灾隐患的( )
直接判定要素
综合判定要素
排除情形
不确定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报警总线短路,属于( )
系统正常运行
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可忽略故障
以上都不对
气体灭火系统灭火剂净重小于设计储存量的90%,属于( )
系统正常运行
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可忽略故障
以上都不对
违反《山西省消防条例》,在民用建筑公共门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拒不改正的,对非经营性个人罚款( )
50 元以下
100 元以上 500 元以下
500 元以上 1000 元以下
1000 元以上
下列属于“明火作业”的是( )
机械摩擦产生火花
焊接作业使用明火
设备表面高温
非常规维修
特级动火作业的监护要求是( )
作业前检测
全程专人监护
定时检查
加强巡查
《安全生产法》对动火作业的核心要求是( )
建立消防安全制度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定期消防演练
配备消防器材
动火作业现场常见的易燃物不包括( )
油漆
钢材
木材
塑料
一级动火作业的审批时效通常不超过( )
8 小时
24 小时
48 小时
72 小时
动火作业现场消防器材配置的依据是( )
作业人员数量
作业规模和环境特点
作业时间
天气情况
高处动火作业时,停止作业的风力标准是( )
3 级以上
5 级以上
7 级以上
任意风力
氧气瓶与乙炔气瓶的安全间距应不小于( )
3 米
5 米
8 米
10 米
动火作业结束后,操作人员必须( )
立即离开现场
清理现场并确认无火源
上报作业完成
关闭电源即可
盛装过可燃介质的容器,动火前应( )
直接动火
拆除移至安全处
简单清洗
无需处理
动火作业风险评估中,“环境风险” 不包括( )
通风不良
空间狭小
设备老化
逃生通道不畅
特殊动火作业的管理级别是( )
低于一级动火
等同于一级动火
高于一级动火
等同于二级动火
动火作业许可审批的核心环节是( )
申请材料准备
风险评估审核
部门签字
存档记录
监护人员的必备资质是( )
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
现场工作满 1 年
熟悉设备操作
任意员工均可
气体检测仪的定期校准目的是( )
延长使用寿命
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符合设备管理要求
应对检查
初期火灾扑救的首要步骤是( )
使用灭火器
切断电源
启动应急预案
报警
动火作业专项整治的核心目标是( )
减少作业次数
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降低企业成本
简化审批流程
从业人员资质认证的核心要求是( )
企业内部培训合格
持有有效特种作业操作证
工作经验 3 年以上
年龄满 20 岁
实战化应急演练的关键环节是( )
场景模拟真实
参与人数多
设备先进
时间充裕
动火作业档案电子化的核心作用是( )
节省纸张
便于追溯和管理
提高审批速度
展示企业实力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