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考核试卷
100分( 每题5分 1-14题单选,15-20题多选 )
基本信息:
姓名:
科室:
岗位:
1.改善普通患者病房的空气质量首选下列哪项:()
A 开窗通风
B 紫外线灯消毒
C 空气消毒机
D 过氧乙酸熏蒸
E 机械通风
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管理要求医疗机构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应符合以下要求: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___.()
A 冲洗
B 清洁
C 消毒
D 灭菌
A 冲洗 B 清洁 C 消毒 D 灭菌
3.含氯消毒剂配制后使用时间不应超过()
A 4h
B 24h
C 2h
D 12h
4.关于MRSA感染患者常用设备和环境的清洁与消毒,不正确的是()
A.体温表.听诊器.手电筒专人专用
B.听诊器使用后可用75%乙醇擦拭消毒
C.使用后的诊疗器械应先消毒后清洁
D.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床栏、床头柜等高频接触表面
5. 感染高风险部门物体表面,地面应采用下列哪种浓度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
A.500mg/L—700mg/L
B.400mg/L—700mg/L
C.500mg/L—1000mg/L
D.1000mg/L—2000mg/L
E.600mg/L—800mg/L
6.外科手消毒标准是()
A .≤5cfu/㎝²
B.≤4cfu/㎝²
C.≤8cfu/㎝²
D.≤10cfu/㎝²
E.无菌生长
7.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歧杆菌的是___?()
A 高水平消毒
B 中水平消毒
C 低水平消毒
D 灭菌水平
8.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为___,()
A 清洁
B 消毒
C 灭菌
D 清洗
9.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为()
A 清洁
B 消毒
C 灭菌
D 清洗
10.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A 清洁
B 消毒
C 灭菌
D 清洗
11.下列哪种物品属于高度危险物品()
A 气管镜
B 心脏导管
C 呼吸机管路
D 胃肠道内镜
12.手术切口部位的皮肤消毒范围应在手术野及其外扩展大于等于___部位由内向外擦拭()
A 5cm
B 8cm
C 10cm
D 15cm
13.对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处理正确的是()
A 使用单层专用包装袋,及时密封
B 置于专用容器内,及时密封
C 使用双层专用包装袋,及时密封
D 装于黄色塑料袋内,扎紧袋口
14.产房、手术室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数是()
A .≤5cfu/㎝²
B.≤4cfu/㎝²
C.≤8cfu/㎝²
D.≤10cfu/㎝²
E.无菌生长
15. 清洁与消毒原则正确的是()
A.先清洁后消毒
B.先消毒后清洁
C.湿式清洁
D.清洁工具分区使用
E.实行颜色区分和标记
16.适用于皮肤、黏膜等的消毒剂?()
A 碘伏
B 酒精
C季铵盐类
D含氯消毒剂
17.下列符合消毒、灭菌基本原则基本要求的是()
A.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B.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C.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
D.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E.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
18.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下列正确的是:()
A 对受到致病菌芽泡、真菌抱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 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B 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釆用中水平以上 的消毒方法;
C 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
D 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E 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19.灭菌后的物品在何种情况下视为已被污染?()
A 手感潮湿,
B 与潮湿物接触或进水,
C 在有效期内,
D 包装松散,
D.无菌包不慎掉落地上
20.手术器械包灭菌后储存要求?()
A 放在干燥的无菌区,
B 存放时间7天,
C 放在无菌区,距地面最低不得小于20cm,
D 放在无菌区,距天花板最高不得小于50cm,
E 放在无菌区的距墙面最近不得小于5cm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