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B幼儿园“五育并举” 理念下中班幼儿劳动教育生活化中的困境
尊敬的老师:
您好!诚挚邀请您参与本次匿名问卷调查。本研究旨在了解“五育并举”理念下,中班幼儿劳动教育融入一日生活的困惑,以期为提升教育质量提供参考。问卷结果仅作整体分析,请根据您的真实情况和想法填写。感谢您的宝贵时间与支持!
1. 您的年龄范围是?
A.25岁以下
B.25-35岁
C.36-45岁
D.46岁以上
2. 您的教龄是多少年?
A.1-3年
B.4-6年
C.7-10年
D.10年以上
3.您在中班担任的职务是?
主班教师
副班教师
4. 您的最高学历是?
A.大专
B.本科
C.硕士及以上
D.其他
5.当提到“幼儿劳动教育”时,您首先想到的是?
A.学习扫地、擦桌等具体体力劳动技能
B.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生活自理习惯
C.作为一种惩罚或约束幼儿行为的手段
6. 您认为“劳动教育生活化”主要是指?
A.组织大型的、成果展示性的主题活动
B.渗透于一日生活各环节(如餐前准备、整理玩具)
C.在专门设置的“劳动课”上进行
D.主要依靠家庭完成
7. 在“五育并举”中,您认为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的关系是?
A.相对独立,各有各的培养目标
B.以劳动教育为载体,自然融合德、智、体、美四育
C.关系不大,分开进行即可
8.您认为当前自己实施劳动教育生活化的首要困惑是?
A.自身对“五育并举”与“生活化”的理解不够透彻
B.不知如何设计有效的活动
C.班级幼儿人数多,难以组织和指导
D.担心安全问题和家长的质疑
9.您设计劳动教育活动时,最主要的参考依据是?
A.幼儿园的课程大纲或教材要求
B.观察到的幼儿兴趣和实际生活经验
C.网络或书籍上的现成教案
D.活动的新颖性和是否便于展示成果
10.请评估您设计的劳动活动与幼儿日常经验的关联程度?
A.紧密相关,完全来源于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
B.有一定关联,但有时会超出他们的直接经验
C.关联不大,更侧重于教授某项新技能
D.未曾特别注意过此问题
11.在尝试将“五育”融入劳动活动时,您常感到?
A.非常自然,能在活动中轻松实现多元目标
B.有些生硬,需要刻意地“拼凑”五育元素
C.很有挑战,常常顾此失彼,难以兼顾
D.基本没有尝试过融合,劳动目标单一
12.您最常采用的评价幼儿劳动表现的方式是?
A.主要看劳动成果
B.更关注幼儿在过程中的努力、专注、创意和合作
C.有结合过程与结果的详细观察记录表
D.以口头鼓励为主,很少进行系统评价
13.您认为当前对幼儿劳动的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A.评价主体单一,仅为教师评价
B.过于重视可量化的结果,忽视情感态度等过程性表现
C.评价标准模糊,凭主观感受
D.评价后未能有效支持幼儿的后续发展
E.认为没有明显问题
14.通过平时的家长工作,您觉得家庭中的劳动教育与幼儿园的目标是否一致?
A.非常一致,家园配合很好
B.基本一致,但家庭更侧重于让孩子“帮帮忙”
C.不太一致,家长常包办代替,认为孩子小做不好
D.非常不一致,家长认为劳动占用学习时间
15.您认为影响家园共育效果的主要原因是?
A.家长教育观念存在偏差,重智育轻劳育
B.家长怕孩子受伤或添乱
C.教师工作繁忙,缺乏与家长深入沟通的精力
D.缺乏有效的互动平台和活动设计
16.在劳动教育中,您利用社区资源(如超市、公园、邮局、消防站)的频率是?
A. 经常设计利用社区资源的主题活动
B. 偶尔利用(如春秋游时)
C. 有想法,但因安全、审批等问题难以实现
D. 从未利用过,认为没必要或不安全
17.若社区资源利用不充分,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安全责任重大,园所和教师压力大
B. 申请外出流程复杂,园所支持度不够
C. 缺乏与社区沟通合作的渠道和经验
D. 认为园内资源已足够,无需外借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