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行为调查问卷

您好!现有份关于大学生求职行为的研究需要您的配合。该调查属于匿名调查,所以您可以放心、坦率、真实地回答每一个问题,回答无所谓正确与错误之分,填写后,请仔细检查,不要有遗漏项目和错填项目。感谢您的配合!
1. 您的性别
2. 您的年龄
3. 您的就读学校类型
4. 您所在年级
5. 您的就读学科类别
6. 您来自于
7.
就业能力量表
下面所列出的每一项,与您的具备的能力有关,请根据您本人的观点和实际情况做出回答。
1 表示“完全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一般”,4表示“同意”,5表示“完全同意”。
  • 完全不同意
  • 不同意
  • 一般
  • 同意
  • 完全同意
我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
我具有准确的判断力
我对未来具有明确的规划蓝图
我对自己具有清楚的认识
我能够比较好的与人沟通
我周围的大多数人喜欢与我在一起
大多数人认为我是一个好的交谈对象
我愿意和他人一起工作
我认为团队的多样性对团队是非常重要的
我能够理解团队的目标,并努力为其工作
我能够准确的判断环境
我能够在被选方案中,选出合适的最终方案
我能够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我知道应该如何学习
我觉得学习是终生的事
我总是能够很快的学会新知识、新技能
我能够理解社会上发生的事
我觉得商业行为是可以理解的
我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我能够进行符合逻辑的推理
我能够用数字、图表等说明问题
我具备足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我能够发现问题所在
我能够合理支配个人的时间
我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金钱
我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该做
我愿意主动地去完成任务
诚实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
我愿意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认为应该对团队的行为负责
工作中出现问题时,我会主动想办法解决
8. 求职行为量表
以下为各种不同求职行为的描述,请根据您在求职期间实际从事该项活动的频率程度,勾选最适当的选项。
  • 从未(0次)
  • 很少(1-2次)
  • 有时(3-5次)
  • 经常(6-8次)
  • 很频繁(9次及以上)
搜寻网络或报纸期刊上的用人信息
在网络、报纸或公告栏中登载个人求职信息
准备或修改个人简历
给用人单位发送个人简历
填写用人单位发放的求职申请表
阅读有关求职的书籍或文章
参加用人单位的招聘面试
和亲戚好友讨论可能的就业机会
与学校就业指导机构联系
与熟人联系,了解可能的就业机会
主动和用人单位电话联系
从老师、辅导员或师兄师姐那里获取可能的就业机会
9. 就业期望量表
下面所列出的每一项,与您对就业的期望有关,请根据您本人的观点和实际情况做出回答。
1 表示“完全不符合”,2表示“不符合”,3表示“不清楚”,4表示“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
  • 完全不符合
  • 不符合
  • 不清楚
  • 符合
  • 完全符合
只要能就业,我愿意从最基层、最简单的工作做起
找不到一个好工作,我没办法向父母交代
我非常愿意到民营、外企等类型的单位工作
只要适合自己,我不怎么看重就业单位的知名度
我能接受月薪2000元以下的工作
我不会考虑不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单位
低于月薪2000的工作我不能接受
我很看重就业单位的知名度
是否缴纳保险等不是我考虑工作的主要原因
我不会考虑到县乡等区域工作
只要有发展,我愿意到地市级城市工作
如果不是自己期望的工作,我宁可选择暂不就业
只要有发展,我愿意县乡等区域工作
比起父母亲友的评价,我更看重工作是否适合自己
我不会考虑到二、三线城市去工作
体制内的工作是我择业的首选
10. 就业压力量表
下面所列出的每一项,与您对就业压力的感知有关,请根据您本人的观点和实际情况做出回答。
1 表示“完全不符合”,2表示“不符合”,3表示“不清楚”,4表示“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
  • 完全不符合
  • 不符合
  • 不清楚
  • 符合
  • 完全符合
缺乏学生干部等管理能力提升的经历
学习成绩不好
专业实践技能水平不高
大学阶段很少参加专业社会实践或学术活动
没有什么特长
没有或者较少获得荣誉、表彰
没有从低年级开始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综合能力较弱,缺乏竞争力
毕业生人数众多,岗位有限
新冠疫情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考研还是就业,还是同时兼顾
工作岗位对本专业人员素质要求高
招聘中的各种歧视(如性别歧视、学历歧视、学校层次歧视等)
现有学历缺少竞争力
有的单位招聘条件要求高,竞争激烈
担心找到的工作没有发展前景和机会
担心工作难度大,自己不能胜任
担心工作的经济收入低、福利待遇差
期待在名气大,效益好的单位工作
很想留在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工作
担心找工作的过程中要参加各类招聘考试
找工作的花费负担很重(例如:路费、通讯费、资料费等)
家庭条件一般,没有什么社会关系
父母家人对自己的过度期待
父母与自己的就业意见不一致
周围的同学比自己先找到工作
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工作
不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什么类型的工作
不知道所学专业究竟适合从事什么工作
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但又无法换专业
11. AI应用态度量表
下面所列出的每一项,是关于您对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帮助您求职择业态度,请根据您本人的观点和实际情况做出回答。
1 表示“完全不符合”,2表示“不符合”,3表示“不清楚”,4表示“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
  • 完全不符合
  • 不符合
  • 不清楚
  • 符合
  • 完全符合
我对使用AI工具辅助求职感到兴奋和期待
使用AI进行简历优化和面试模拟让我感到更轻松,减轻了求职压力
我对AI在求职推荐、岗位匹配方面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信心
我对AI求职平台的界面设计和操作便捷性感到满意
我对AI提供的职业规划建议和就业趋势分析效果感到满意
我愿意尝试使用AI工具来优化我的简历和求职信
我愿意在准备面试时使用AI进行模拟问答和反馈训练
我愿意根据AI推荐的岗位信息主动投递简历或了解职业机会
我愿意接受AI对我的职业兴趣、能力倾向的测评结果并用于决策参考
我愿意向同学或朋友分享我使用AI求职工具的经验和心得
我相信AI可以帮助我更高效地找到匹配的就业岗位
我认为AI能够帮助我更好地展示个人优势和职业竞争力
我相信AI提供的简历修改建议和面试反馈具有实用价值
我相信AI能够提供客观的职业测评结果,帮助我认清自身定位
我相信合理使用AI工具可以提升我的整体求职成功率
12. 请您对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人工智能软件,如豆包、DeepSeek等打分。满分10分。
13. 请您对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的技巧、方法打分。满分10分。
14. 您认为人工智能对您求职择业等产生了哪些影响?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