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判断题
三、判断题
1.题干:企业事故预防工作的中心就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A正确
B错误
2.题干;企业生产过程中若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减少甚至消除无伤害事故,必须重视事故的苗头和未遂事故,否则终将会酿成大祸。
A正确
B错误
3.题干:道路运输企业应依法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
A正确
B错误
4.题干:人的反应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正确的学习训练不仅可以缩短驾驶员反应时间,还可以减少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的错误反应。
A正确
B错误
5.题干: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 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的注意都属于有意注意。
A正确
B错误
6.题干:驾驶视觉盲区对汽车的安全行驶影响很大,而形成驾驶视觉盲区的原因是汽车结构件对驾驶员视线的遮挡。
A正确
B错误
7.题干:在立体交叉的转弯匝道入口和出口位置存在车流的分流与合流冲突,通行车辆应当小心减速避让。
A正确
B错误
8.题干:雨天行车时开启前位灯和后位灯能够起到增强行车安全的作用。
A正确
B错误
9.题干:在高速公路行车遇大雾或沙尘暴天气时,应当立即停车,并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必要时可断续鸣喇叭。
A正确
B错误
10.题干: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感觉,驾驶员的视力、视野、视觉适应等视觉特性对行车安全有着重要影响。
A正确
B错误
11.题干:随着环境光照变弱、目标与背景的亮度反差减小以及人的年龄增大,动视力下降程度会有所减缓。
A正确
B错误
12.题干:驾驶员的视野与其眼睛的生理状况有关,而与行车速度无关。
A正确
B错误
13.题干:人体听觉对外部信息刺激的反应时间要快于视觉。
A正确
B错误
14.题干:错觉是指人对外界事物不正确的知觉,驾驶员在行车过程容易出现的错觉主要有运动错觉、距离错觉、时间错觉等。
A正确
B错误
15.题干:为了确保行车安全,驾驶员在出车前应不从事其他体力和脑力消耗较大的活动。
A正确
B错误
16.题干:只要汽车的制动器结构及性能良好,就能够在行驶过程中获得足够的行车制动效 能。
A正确
B错误
17.题干:排气制动是一种通过关闭汽车发动机的排气通道,使发动机活塞在排气行程受到气体的反压力来阻止发动机运转,从而达到制动减速目的的装置,广泛用于各种大型汽车。
A正确
B错误
18.题干:风险识别是对尚未发生的潜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的归类和实施全面的识别。这一阶段必须强调全面性。
A正确
B错误
19.题干:风险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安全风险控制的优先顺序和安全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减少和杜绝生产安全事故的目标。
A正确
B错误
20.题干:风险管理的四个阶段是一个周而复始、持续改进的开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风险管理系统会进行持续优化,风险管理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A正确
B错误
21.题干:根据《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基本规范(试行)》,风险评估指标中的后果严重程度统一划分为四个级别:特别严重、严重、较严重、不严重。
A正确
B错误
22.题干: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减少和杜绝生产安全事故。
A正确
B错误
23.题干:雾天行车跟车时,要密切关注前车动态,适当增大与前车的安全距离,以防追尾。
A正确
B错误
24.题干:暴雨天气行车时,应降低车速,尽量避免通过积水路段。如果车辆一定要通过积水处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采取猛踩刹车操作,但车辆可以中途停车,驾驶员也可以执行换挡或急转方向等操作。
A正确
B错误
25.题干:当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时,驾驶员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距事故车辆150米处摆放危险警告标志。
A正确
B错误
26.题干:应急运作机制主要由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和公众动员这四个基本机制组成。
A正确
B错误
27.题干:应急预案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预案相衔接。
A正确
B错误
28.题干:企业在预案演练或者应急救援中发现需要修订预案的重大问题,应进行应急预案更新。
A正确
B错误
29.题干:制订应急预案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发生重大变化,应急预案可以不更新。
A正确
B错误
30.题干:车辆发生火灾组织现场人员安全疏散时,遇车门电气开关发生故障无法打开车门 时,可通过操作设置在车门附近的应急阀手动开启车门或使用安全锤破窗,组织现场人员逃生。
A正确
B错误
31.题干:车辆起火初期,可采取适当措施控制火势,迅速取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站在下风位置,将灭火器喷管对准火焰根部喷射,由近及远,左右扫射,快速推进。
A正确
B错误
32.题干:遇车辆发动机舱内冒烟或出现火苗,用灭火器灭火时,为达到快速灭火,应打开发动机罩进行灭火。
A正确
B错误
33.题干:车辆前轮爆胎,立即握稳方向盘,尽量控制车辆直线滑行,猛踩制动踏板,挂高 挡,松开油门踏板并反复踩刹车,将汽车急速停下来。
A正确
B错误
34.题干:某道路运输企业在某次道路运输生产中发生一次事故,重伤48人,则其事故等级为特大事故。
A正确
B错误
35.题干:道路运输企业在公路上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A正确
B错误
36.题干:事故处理应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责任人和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A正确
B错误
37.题干: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A正确
B错误
38.题干:事故统计分析报告要求,数据统计准确无误,格式统一;行业术语用词规范;逻辑清晰;事故预测方法科学合理;对策和建议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A正确
B错误
39.题干:行车视距是指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能看清道路前方障碍物、车辆或者交通信号,并能及时停车或避让的最短距离。
A正确
B错误
40.实施风险管理决策,并对其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发现现有风险识别和管理措施方面的不足,不断进行调整和修正,使之不断接近风险管理目标。
A正确
B错误
41.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100%的罚款。
A正确
B错误
42.事故发生单位其他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100%的罚款。
A正确
B错误
43.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漏报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至60%的罚款。
A正确
B错误
4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报告事故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的,属于迟报。
A正确
B错误
4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因过失对应当上报的事故或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遗漏未报的,属于漏报。
A正确
B错误
4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故意不如实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初步原因、性质、伤亡人数和涉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有关内容的,属于谎报。
A正确
B错误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