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数字叙事实践调查问卷
尊敬的朋友:
您好!
非常感谢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本问卷旨在了解云南地区数字叙事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实践情况,问卷采用封闭式形式,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您的个人信息将严格保密,请您放心作答。问卷答案无对错之分,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第一感觉选择答案。感谢您的支持与协助!
填答说明:
请在每一个问题适合自己情况的所选项上打“√”,填写问卷时,请不要商量。
1. 您的性别:
A. 男
B. 女
2. 您的年龄:
A. 18 - 25 岁
B. 26 - 35 岁
C. 36 - 45 岁
D. 46 - 55 岁
E. 56 岁及以上
3. 您的民族:
A. 汉族
B. 傣族
C. 白族
D. 哈尼族
E. 彝族
F. 其他
4. 你目前的文化程度水平:
A. 小学及以下
B. 初中
C. 高中
D. 大专 / 本科
E. 硕士及以上
5. 您来自
A. 农村
B. 乡镇
C. 县市中心
D. 其他
6. 您是否接触过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团结”、“云南各民族历史与文化”等为主题的数字内容(如短视频、H5、纪录片、数字博物馆等)?
A. 经常接触
B. 偶尔接触
C. 很少接触
D. 从未接触
7. 您主要通过哪种渠道接触到上述数字叙事内容?(可多选,但请选择最主要的一项)
A.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
B. 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
C. 学习强国、官方新闻客户端等政务平台
D. 数字博物馆、文化场馆的线上展馆
E. 电视、网络纪录片
8. 您接触数字叙事内容的频率是:
A. 每天都会
B. 每周 3 - 5 次
C. 每周 1 - 2 次
D. 每月 1 - 2 次
E. 很少接触
9. 您是否通过数字媒体(如短视频、社交平台)了解过云南民族团结的故事?
A. 经常
B. 偶尔
C. 很少
D. 从未
10. 您是否愿意转发或分享数字叙事中的讲述民族文化或者民族团结内容?
A. 非常愿意
B. 比较愿意
C. 一般
D. 不太愿意
E. 不愿意
11. 您认为数字叙事在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哪些优势(多选)?
A. 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B. 表现形式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C. 互动性强,能增强受众参与感
D. 能够突破地域限制,让更多人了解
E. 其他
12. 在您看来,数字叙事主要通过以下哪些手段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选)
A. 展示各民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增进相互了解
B. 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弘扬团结精神
C. 解读国家民族政策,增强国家认同感
D. 展现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地位与作用,强化共同体意识
E. 其他
13. 您对数字叙事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效果评价如何?
A. 非常好,深受触动,明显增强了认同感
B. 较好,有一定收获,对共同体意识有更深入理解
C. 一般,了解了一些信息,但影响不大
D. 较差,没有引起太多关注或共鸣
E. 不清楚
14. 您认为数字叙事是否丰富了云南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式和载体?
A. 非常丰富,提供了全新的宣传途径
B. 有一定丰富,为宣传增添了多样性
C. 影响不大,与传统宣传方式差别较小
D. 没有丰富,效果不如传统方式
15. 在您观察或感受中,数字叙事是否强化了云南人民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 明显强化,身边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更强了
B. 有所强化,能感受到大家对民族团结等方面更重视
C. 影响不大
D. 无影响
16. 您是否会主动运用数字叙事平台或者数字叙事载体在网络上与其他人进行民族文化的交流?
A. 是
B. 否
17. 您觉得数字叙事对云南各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多选)
A. 增进了不同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
B. 拓宽了各民族交往交流的渠道和平台
C. 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相互欣赏与交流借鉴
D. 增强了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归属感
E. 其他
18. 与传统的宣传方式(标语、宣传栏、书籍)相比,您认为数字叙事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效果如何?
A. 效果更好,更生动有趣
B. 效果差不多
C. 效果不如传统方式
D. 说不清
19.您是否遇到过不同数字平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解读存在矛盾或冲突?
A. 经常遇到
B. 偶尔遇到
C. 很少遇到
D. 从未遇到
20. 您认为数字叙事在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多选)
A. 提高内容质量,增加深度与内涵
B. 拓展更多元的传播渠道,扩大覆盖面
C. 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交流,提高参与度
D. 更好地结合当地民族文化特色,增强吸引力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