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用工和人力资源管理\n法律风险评测表

说明:本法律风险评测表的各项目中,如果选择肯定的回答,表明企业在该问题上的做法或认识符合法律的要求;如果选择否定的回答,表明企业在该问题上对法律的理解还存在偏差,甚至有违法现象,应当予以纠正和完善。

计分规则及建议:本表共100题,总分100分,表格左侧问题答案为肯定的,在右侧评测结果栏计+1分,答案为否定的,计0分,各自小计后相加得出总分,若总分:

低于60分,说明企业的人力资源法律风险管理不及格,建议推倒重来;

60-70分,说明企业的人力资源法律风险管理差强人意,建议大修;

71-80分,说明企业的人力资源法律风险管理良好,建议中修完善;

80-99分,说明企业的人力资源法律风险管理优秀,建议小修完善。

企业名称:
填表人:
职务: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1 有无制订并向员工说明录用条件,并要求员工签字确认录用条件?
2 招聘广告内容是否真实,是否注意避免设定歧视性条件?
3 是否存在扣押员工证件或者要求员工缴纳押金等行为
4 员工入职前是否进行面试、笔试?是否有规定曾因严重违纪等原因被公司辞退或离职后曾与公司发生仲裁、诉讼等纠纷的员工不得再次录用?
5 有无以书面形式向员工如实告知员工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以及员工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并要求书面确认?
6 有无要求员工当面填写入职信息表并签名,了解或核实员工的真实年龄、个人学历、工作经历、通讯地址等信息?
7 是否有要求员工提供离职证明,并签字明确与原用人单位无竞业限制约定或未在其他单位兼职?
8 是否在录用通知发放前,要求员工体检?如所涉岗位有职业病危害,是否录用之前进行职业病体检?
9 是否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10 是否在合同期满后一个月内完成续订?
11 首次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时,有无考虑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问题?
12 试用期期限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13 (2)有无员工在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具体情形或考核文件,并要员工签字?
14 (3)试用期内有无对员工进行考核,并通知员工或要求其确认?
15 (4)如果经考核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是否在试用期满之前,作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并送达员工?
16 签订、续订劳动合同时是否要求员工当面签收劳动合同文本并按手印?
17 劳动合同是否约定了通讯方式、送达、紧急情况联系人?
18 劳动合同是否约定了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及发生变更时的处理方式?
19 劳动合同是否约定了工作时间与加班、休息休假?
20 劳动合同是否约定了劳动报酬的构成?支付劳动报酬是否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21 劳动合同是否约定了保密与竞业限制条款?
22 是否约定了劳动合同变更的具体情形?
23 是否清楚什么情况下应当与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4 规章制度是否结合劳动合同条款进行制定?
25 劳动合同经双方签章后有无要求员工在签收表上签字?签收表是否注明合同期和薪酬等信息?
26 劳动合同实际履行与劳动合同约定不一致时是否有签订变更协议?
27 员工拒绝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时,是否在入职或期满之日起一个月内终止劳动合同?
28 进行岗位和薪酬调整时是否与员工协商?是否签订变更协议?
29 认定员工不能胜任工作是否有明确的考核依据?
30 员工不胜任工作时是否进行再次培训或调整新的岗位?
31 选择劳务派遣企业时是否考察对方的资质、资金、实力等因素?
32 是否与劳务派遣公司工签订相应协议?是否审查派遣公司与被派遣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33 劳务派遣的工作岗位是否符合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要求?
34 被派遣员工工资是否与其他职工同工同酬?是否审查劳务派遣公司有无为员工缴纳社保?
35 招聘在校生是否为其办理商业保险?是否清楚意外险和雇主责任险的区别?
36 对非全日制用工的使用,是否符合平均不超过4H/天的规定?有无以书面形式确定其工作时间并要求其签名确认?
37 是否清楚非全日制用工禁止约定试用期?
38 是否清楚非全日制用工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
39 对HR、高管等特殊人员的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终止和档案保管等工作是否另行由其他人负责?
40 在借调借用关系中是否已经完善对办理借出人员的手续并保留相关材料?
41 涉外劳动关系是否办理了合法的用工手续?是否知道聘请外国人、港澳台居民需要办理《外国人就业证》、《外国人就业许可证书》、《台港澳人员就业证》?
42 聘用退休人员和直接聘请境外人士是否为他们办理雇主责任险?
43 是否清楚工资的定义与构成?是否清楚工资与福利的区别?
44 劳动合同或薪资确认单中,对劳动报酬约定是否明确?
45 正常工作时间工资是否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46 是否清楚员工个人约定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集体劳动合同约定?
47 非法定情形下,是否清楚调整劳动报酬应当双方协商一致保留相关的材料(如协议等)?
48 是否清楚与员工约定年薪制时难以明确工资、奖金支付的考核标准,从而可能导致用人单位在诉讼中处于被动局面?
49 约定工资时是否明确了加班工资计算基数?
50 工资的支付形式、支付对象、支付时间、代扣工资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51 法定节假日、带薪休假、探亲假、产假、工伤停工留薪期、患病员工医疗期等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是否符合规定?
52 是否清楚未及时足额发放工资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
53 是否清楚考勤卡/记录需要经过员工签名确认并至少保存两年时间?
54 为员工提供福利是否有相关的约定或在规章制度中予以规定?
55 是否清楚在工资支付、福利待遇提供问题上举证责任的分配?
56 是否清楚标准工时制和综合计时制、不定时工时制之间的区别?
57 是否清楚综合计时制以及不定时工时制需要经过劳动行政部门的审批才能生效?
58 是否清楚不同工时制度下的加班工资支付及其补偿方式?
59 是否清楚加班的认定标准?
60 是否妥善处理支付加班工资和实行补休之间的分配平衡?是否清楚只有周末的加班才能补休,平时的加点及法定节假日加班只能支付加班工资?
61 是否清楚年休假的休假天数,是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年限而非根据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确定?
62 试用期内是否为员工缴纳社保?
63 是否清楚购买社会保险属于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可协议变更?是否清楚未购买或未足额购买社会保险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
64 是否清楚人身意外险等商业保险并不能替代工伤保险等各类社会保险?
65 是否清楚发生事故或被诊断为职业病后用人单位要在30天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66 是否清楚用人单位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员工也可在发生事故或被诊断为职业病后一年内提出?
67 是否提供了职业病防治的前期预防、劳动过程的防护和管理?
68 是否清楚在员工发生工伤后,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支付而应由用人单位支付的费用有哪些?
69 是否清楚不缴纳医疗保险,员工生病后用人单位负有承担相应医疗费的风险?
70 是否清楚违约金条款适用的情形?
71 与员工约定服务期及竞业限制期限时,是否合理约定违约金条款?
72 是否清楚只有在需要支付专项培训费用的专业技术培训才可以在约定服务期时约定违约金?
73 是否清楚对员工进行的培训应为专项技能培训?不含常规岗位技能培训?
74 是否清楚要求员工保守秘密和竞业限制的区别?
75 除保密协议外,是否对企业的商业秘密采取了其他相应的保密措施,制定了完善的保密制度?
76 是否清楚签订竞业限制条款的对象和补偿金的数额、支付时间及其法律后果?
77 是否清楚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是否知道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终止或解除后有权解除竞业限制约定?
78 约定竞业限制是否支付了补偿?是否知道竞业限制最好限于接触重要技术和商业秘密的员工?
79 是否有制定规章制度?是否知道规章制度在劳动纠纷中的重大作用?
80 制定规章制度是否经过了民主程序?
81 制定规章制度是否符合公示程序?是否有让员工阅读、签收?
82 规章制度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合理、具体、明确?
83 是否知道规章制度不宜对员工进行经济处罚?
84 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履行中是否充分尊重工会的参与和意见?
85 员工违反规章制度时是否能够有效的对其行为进行取证?
86 是否清楚解除劳动合同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87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中,是否知道提出解除意向的法律后果?
88 针对员工非因用人单位过错而解除劳动合同,是否知道员工有依照法定形式提前通知的义务?
89 是否清楚员工在离职时有办理工作交接的义务?
90 用人单位因员工过失而解除劳动合同,是否符合法定的解除条件?是否有证据证明该过失?
91 用人单位非因员工过失而解除劳动合同,是否符合法定的解除条件?是否履行了法定的解除程序?是否知晓需支付经济补偿?
92 是否清楚员工不能胜任工作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是否知道对不能胜任工作的员工只有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才能解除?
93 是否知晓符合经济性裁员的法定情形?
94 是否知晓经济性裁员应提前30天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他们的意见?
95 是否知晓裁减人员方案应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96 是否清楚经济性裁员应当优先留用的人员种类?
97 是否知道员工在哪些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进行“无过失性辞退”或者“经济性裁员”?
98 是否知道“末位淘汰”并不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实施“末位淘汰制”有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99 是否知道“离开”不等于“离职”?
100 是否知道用人单位应当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并送达给劳动者?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