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理能力评估:评分准确(与患者实际相符)
2.自理能力评估:新入院(转入)时进行自理能力评估,班内完成
3.自理能力评估:评估频次符合要求:重度自理能力每周一复评
4.自理能力评估:手术后、病情变化时及时动态评估自理能力
5.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新入院(转入)时进行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班内完成
6.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评分准确(与患者实际相符)
7.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评估频次符合要求:15-18分轻度危险,每周一评估;13-14分中度危险,每周一周四评估;10-12分高度危险及9分以下极度危险,每天评估
8.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病情变化(如全身或肢体自主活动受限)、卧床状态变化即时再评估
9.跌倒风险评估:新入院(转入)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重症患者除外,儿科患者使用儿科跌倒风险评估表),班内完成
10.跌倒风险评估:评分准确(与患者实际相符)
11.跌倒风险评估:评估频次符合要求:高度风险每周一周四评估一次,中度风险每周一评估一次
12.跌倒风险评估:患者发生跌倒后需进行评估;风险因子变化时动态评估,如手术后、疼痛、意识、活动、自我照护能力等改变时;使用高危跌倒风险药物:如抗胆碱药、抗高血压药、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缓泻药、利尿脱水药、降糖药、抗过敏反应药、阿片类止痛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物、眼药水等药物时评估;跌倒高危风险患者出院前
13.血栓风险评估:新入院(转入)患者进行血栓风险评估(儿科患者除外),班内完成
14.血栓风险评估:评分准确(与患者实际相符)
15.血栓风险评估:评估频次符合要求:高度风险每周一评估一次
16.血栓风险评估:手术/分娩后24小时内评估1次;患者风险因子改变时评估;患者出院当天评估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