坭兴陶非遗文化认知与态度调查问卷[复制]
本问卷旨在了解公众对国家级非遗“坭兴陶”的文化价值认知。所有数据仅用于研究,感谢您的参与!
1. 您的年龄段?
18岁以下
18-30岁
31-45岁
46-60岁
60岁以上
2. 您的身份或职业?
坭兴陶相关从业者(含坭兴陶匠人、工坊员工、产业研究者、非遗传承人等直接参与坭兴陶生产 / 研究的人群)
坭兴陶爱好者(非从业者, 关注、收藏坭兴陶但不以此为职业的人群)
钦州本地市民(长期居住于钦州的非从业 / 非学生群体)
学生(含中小学、高校在读学生)
外地游客(含钦州短期访客, 因旅游、出差等原因暂留钦州,或曾到钦州接触过坭兴陶的人群)
普通职场人(非上述关联领域,含企业职员、自由职业者等无坭兴陶 / 文化直接关联的在职人群)
文化 / 非遗领域从业者(非坭兴陶专项,含博物馆工作人员、文化志愿者、其他非遗项目从业者等关联领域人群)
退休人员(已退休且无上述明确关联身份的人群)
其它:
3. 您是否了解坭兴陶?
非常了解
比较了解
仅听说过
完全不知道
4. 您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坭兴陶?
博物馆展览或相关活动
短视频/直播
书籍/纪录片
旅游体验
亲友谈论
从未接触
5. 坭兴陶有“窑变无双”的特色(烧制中自然形成独特纹理,每件作品都是唯一的),若了解这一特性,您最想先知道什么?
这种 “窑变” 是怎么自然形成的
有哪些好看的 “窑变” 代表作品
这种特性对使用(如储茶、观赏)有什么影响
暂时没兴趣了解这一特性
6. 坭兴陶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宾,您对此的感受是?
非常自豪,是文化软实力的体现
有助于传播中国文化
无特别感受
不了解此事
7. 您认为坭兴陶的纹饰(如地方传说、民族图案等)体现着怎样的意蕴?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唤起地域文化归属感
帮助理解民族传统符号
仅是装饰,无特殊意义
不熟悉这些纹饰
8. 哪一项最能体现坭兴陶的“工匠精神”?
手工雕刻的精细度
窑烧对火候的极致把控
一件作品耗时数月完成
坚持天然原料拒绝化学添加
师徒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
9. 您认为创新会破坏坭兴陶的传统价值吗?
会,应完全保持传统
不会,创新是发展的必需
可能会,需平衡“守正”与“创新”
不确定
10. 您更关注坭兴陶哪类创新或影响?
新器型设计(如现代茶具、文创)
纹饰融入当代元素(如抽象艺术)
跨界应用(建筑装饰、灯具)
新媒体传播(直播、短视频)
技艺革新(如人工智能辅助科技)
促进文化交融,增强民族凝聚力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促进文化输出
11. 您认为吸引年轻人传承坭兴陶的关键是?
政策资金支持
新媒体曝光
校园非遗课程
创新产品市场价值
大师影响力
文化认同感建立
12. 说说你对坭兴陶发展的建议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