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人员内包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您的姓名:
您的外包公司:
1.车间内包区域员工进入生产区前,以下哪项是首要且必须完成的步骤?()
A. 佩戴工作牌
B. 更换无菌工作服、工作鞋并通过风淋消毒
C. 领取生产工具
D. 打卡签到
2.旺旺雪饼生产过程中,若发现米团原料出现异味,外包人员应立即()?
A. 自行添加香料掩盖异味
B. 挑选无异味部分继续使用
C. 停止使用并报告现场品控员
D. 降低生产速度观察情况
3.车间内常用的手部消毒流程中,酒精消毒的正确浓度是()?
A. 60%
B. 75%
C. 90%
D. 100%
4.操作旺旺饼干成型设备时,若设备突然卡料,外包人员应首先()?
A. 用手直接清理卡料
B. 关闭设备电源并报告设备管理员
C. 继续启动设备尝试冲开卡料
D. 等待其他同事处理
5.车间内包区域的冷藏半成品储存温度应严格控制在()?
A. 0-4℃
B. 5-8℃
C. 8-12℃
D. 12-15℃
6.以下哪种行为不符合车间内包区域卫生要求?()
A. 工作时全程佩戴无粉手套
B. 头发完全被工作帽包裹
C. 工作间隙在生产区角落吃零食
D. 定期清洗更换工作服
7.生产记录(如半成品加工时间、设备参数)应至少保存()?
A. 6 个月
B. 1 年
C. 2 年
D. 3 年
8.糖果生产中,若发现熬糖锅温度超过规定上限(预设 130℃),外包人员应立即()?
A. 继续熬制,观察糖果状态
B. 关闭加热开关并通风降温
C. 向锅中加水降温
D. 自行调整温度参数
9.车间内包区域使用的食品接触工具(如搅拌桨),消毒后应()?
A. 直接堆叠在操作台上
B. 倒置存放于清洁干燥的专用货架
C. 与非食品接触工具混放
D. 用抹布擦干后使用
10.外包人员在车间内包区域工作时,若出现腹泻症状,应()?
A. 佩戴口罩继续工作
B. 自行服用止泻药后上岗
C. 立即向管理人员请假,离岗就医
D. 隐瞒病情,避免影响生产
11.原料(如面粉、白砂糖)在车间内储存时,应()?
A. 直接堆放在地面
B. 放在离墙壁 10cm 以上、离地面 15cm 以上的货架
C. 与清洁工具放在同一区域
D. 打开包装后敞口存放
12.米果生产中,油炸环节的油温应控制在()以下,防止产生有害物质?
A. 170℃
B. 190℃
C. 210℃
D. 230℃
13.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车间内包区域的交叉污染?()
A. 用处理过生面团的手直接接触冷却后的成品饼干
B. 成品与半成品分区域存放
C. 使用专用刀具切割糖果原料
D. 定期清洗车间地面
14.车间内包区域的废弃物(如原料边角料)应()?
A. 倒入食品加工用水池
B. 装入专用密封垃圾桶,及时清理
C. 堆放在车间出口处
D. 与合格原料暂时混放
15.操作包装设备时,若包装膜出现褶皱导致密封不严,外包人员应()?
A. 忽略问题,继续包装
B. 调整包装膜张力后重新尝试
C. 更换包装膜品牌
D. 降低包装速度
16.食品标签上必须标明的内容不包括()?
A. 食品名称(如旺旺仙贝)
B. 生产日期
C. 外包人员工资标准
D. 保质期
17.车间内包区域的空气净化系统应()定期清洁维护?
A. 每周
B. 每月
C. 每季度
D. 每半年
18.外包人员在搬运半成品时,若发现容器破损导致半成品外露,应()?
A. 用清洁抹布擦拭后继续搬运
B. 隔离破损容器及外露半成品,报告品控员
C. 丢弃外露半成品,继续使用完好部分
D. 更换容器后直接使用外露半成品
19.车间内包区域使用的消毒剂(如次氯酸钠溶液),应存放在()?
A. 原料仓库角落
B. 生产操作台上
C. 专用化学品仓库,与食品及工具隔离
D. 员工休息区
20.生产过程中,对不合格半成品(如形状不合格的米果)应()?
A. 重新加工后混入合格产品
B. 隔离存放并标注 “不合格”,等待进一步处理
C. 直接丢弃在普通垃圾桶
D. 分给员工食用
二、多项选择题(共 15 题,每题3分,共计45分,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车间内包区域外包人员应遵守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
A. 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B. 设备日常维护制度
C. 原料验收与储存制度
D. 成品检验制度
2.车间内包区域员工进入生产区前,个人卫生清洁应包含的步骤有()?
A. 修剪指甲(长度不超过指尖)
B. 去除手表、戒指等饰品
C. 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D. 涂抹护手霜保护皮肤
3.生产中,可能导致生物性污染的来源有()?
A. 员工未消毒的手部
B. 空气中的细菌
C. 破损的原料包装
D. 未清洁干净的设备内壁
4.外包人员操作旺旺食品加工设备(如搅拌机、成型机)前,应检查的内容包括()?
A. 设备电源线是否破损
B. 设备零部件(如刀片、齿轮)是否完好
C. 设备表面是否有残留原料
D. 设备运行声音是否正常
5.车间内包区域外包人员发现以下哪些情况时,应立即报告管理人员?()
A. 原料包装破损、有霉变
B. 设备运行时出现异常震动
C. 同事未按规范佩戴工作帽
D. 车间温度超出规定范围
6.车间内包区域常用的消毒方法有()?
A. 紫外线消毒(用于空气及表面)
B. 热力消毒(如工具煮沸)
C. 75% 酒精消毒(用于手部及小件工具)
D. 自然通风消毒(用于车间换气)
7.以下哪些行为符合车间内包区域生产操作规范?()
A. 按生产工艺要求控制原料投放比例
B. 及时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
C. 发现半成品质量异常后暂停生产
D. 为提高效率,随意调整设备运行速度
8.半成品储存的基本要求包括()?
A. 按 “先进先出” 原则存放
B. 做好标识(含名称、加工时间、保质期)
C. 控制储存环境的温湿度
D. 与清洁剂、消毒剂混放
9.车间内包区域外包人员应具备的安全意识包括()?
A. 了解食品安全生产相关标准
B. 掌握设备紧急停机按钮位置
C. 知晓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流程
D. 认为小的卫生问题不影响食品质量
10.产品出厂前,外包人员协助进行的检验环节可能包括()?
A. 成品感官检查(如颜色、形状、气味)
B. 包装完整性检查
C. 成品重量偏差检查
D. 成品微生物指标检测(专业品控负责,外包人员协助取样)
11.车间内包区域的禁止行为有()?
A. 使用过期原料进行生产
B. 生产过程中擅自离岗
C. 将个人水杯带入生产操作区
D. 按规定穿戴工作衣帽
12.食品加工过程中,控制微生物生长的措施有()?
A. 严格控制生产车间温度
B. 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如杀菌)
C. 确保设备及工具彻底消毒
D. 缩短半成品在常温下的存放时间
13.外包人员在车间内包区域进行清洁工作时,应做到()?
A. 先清扫地面残留原料,再用消毒水拖地
B. 清洁工具(如抹布、拖把)按区域专用,不混用
C. 清洁后检查是否有卫生死角
D. 清洁工具使用后随意堆放
14.车间内包区域的环境卫生应保持()?
A. 地面无积水、无原料残渣
B. 墙壁、天花板无霉斑、无灰尘
C. 设备表面无油污、无残留
D. 垃圾桶满溢后再清理
15.当车间内包区域发生小型食品安全问题(如少量原料污染)时,外包人员应()?
A. 立即停止相关生产环节
B. 保护现场,不随意清理污染区域
C. 向管理人员如实报告情况
D. 自行处理污染原料,避免被发现
三、判断题(共 15 题,每题1分,共计15分)
1.车间内包区域外包人员工作时,因戴了口罩,所以可以随意交谈,无需控制音量。
对
错
2.原料只要外观正常,即使临近保质期,也可以继续用于生产。
对
错
3.操作食品加工设备前,外包人员应先确认设备防护装置(如防护罩)是否完好。
对
错
4.车间内包区域的地面清洁,可直接用干扫帚清扫,无需先洒水湿润。
对
错
5.外包人员在车间内包区域工作时,若工作帽滑落,可在生产区快速戴好,无需离开操作区。
对
错
6.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应及时隔离并标注 “不合格” 标识,避免与合格品混淆。
对
错
7.车间内包区域使用酒精消毒手部后,为保持手部湿润,可立即涂抹护手霜。
对
错
8.包装材料(如包装袋、包装盒)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无异味、无破损。
对
错
9.车间内包区域外包人员只需按要求操作设备,无需了解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对
错
10.车间内包区域的通风系统应定期清洁,防止灰尘及微生物堆积。
对
错
11.外包人员发现同事在车间内包区域违规操作(如未消毒直接接触食品)时,应及时制止并报告管理人员。
对
错
12.生产中,为节省容器,半成品和成品可以暂时放在同一容器中。
对
错
13.车间内包区域外包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食品安全知识及设备操作培训。
对
错
14.车间内包区域使用的刀具、砧板,应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对
错
15.生产记录(如加工时间、原料用量)若填写错误,可直接涂改后继续使用。
对
错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