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考试

只有选择题和判断题
已知某分拨操作货量1500T,白班班操作货量200,操作工在职人效25T,请问该分拨晚班卸车人员应出勤()人。
某分拨操作场地为到发分离操作的两库类型,网点日均出发500吨,其中(网点-省际52T)、干线达到300,其中(省内-省际130T),请问省际装车应设置在()。
某分拨的上机件均重15.5kg/件,若按照进货线效率700件/小时,该分拨干线卸车效率目标值为()。
单趟车的卸车等待时长为()和卸车开始时间的差值。
目前考核的全程干线卸车效率中,系统抓取全程卸车时长的开始与结束时间取值分别为()。
资源评估时,车配比要求低于多少?
资源评估时,要求仓库高度不低于多少米?
12m株距时,要求门洞宽度不低于多少米?
资源评估时,园区道路宽度要求不低于多少米?
规划外场地变动,在制定场地变动计划时,需在什么时候确定场地资源,以满足之后的场地改造及复原工作?
新场地改造过程中,现场监理主要责任人是?
单位时间内分拨到达货量超过最大操作能力的多少倍时,定义为集中到达?
分拨干线出发环节中最晚开始装车时间的计算公式是?
A分拨华东方向发车时间在0点前;省际长干线在3点后;若有效保障A分拨-华东方向的出发时效,针对这种情况可进行待叉区分区措施是?
出勤率高,人效高的分拨如要调整提成单价核心参考因素是什么?
某分拨短期内操作货量下降较多,应如何管控电托司机人力成本?
如下关于提高分拨人员留存的方法,表述全面且正确的是()。
操作货量的高低对固薪人员的吨成本有什么影响?
移动标准单日板数效能制定的公式()。
高底薪,低提成模式对于货量不足情况可以控制()来节降人力成本。
低底薪高提成模式的薪资方式的特性是()。
A分拨被定责破损0.5,与B分拨共责,A分拨申诉之后,二次裁定环节申诉被“通过”,该破损件最终定责结果为()。
标签粘贴不牢,分拨中转过程中会直接增加哪些风险?
货物污染上报时,首要操作是?
分拨推广码货板的原因,描述错误的是()。
线路A分拨-B分拨,A分拨发车环节由司机上封签,到达B环节,B分拨人员解封签。B分拨解封环节发现封签异常,遗失责任由()承担。
托盘货物在中转过程若是托盘顶部未封口,主要的遗失风险点()。
小王是一名现场移动,在以下行为中,他采取了哪一项可能会造成货物错分?
规范意识提升/行为意识提升-“向上标识“码放要求,描述错误的是()。
单品操作要求- 酒水类装车码放标准,描述错误的是()。
当分拨出现待叉区移动等待时长短,移动分拣时间长的现象,应注意的问题有()。
中转分拨的操作货量可以根据不同的货物流向分为()。
当网点到达货量>操作能力,分拨应如何调整?
某分拨的连续几日,待叉区等待时长为60分钟,平均分拣时长为1.4分钟,从数据上看分拨应处于()情况。
卸车进度管理的功能点包括( )。
卸车进度管理功能可查询的状态包括( )。
卸车质量提升可带来的收益包括( )。
关于分拨人员排班管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双库间对停时,双方需要并排停靠相关车型,要求回车距离多少米?
分拨场地饱和度达到90%时,首先采取哪些措施保障场地正常运行?
网点过夜车设置标准包含哪些?
延误判责中属于“运力”责任的延误类型有哪些?
某干线直发线路A-B,车型16.5米,系统规划操作时长160min,则该线路抢卸时长是多少,对应卸车效率应提升至多少?
某分拨A-B线路当日应转200票,A-C当日应转100票全部及时,A-B货调180票至C中转,及时170票,剩余20票留仓,请问A-B,A-C线路当日中转及时率为多少?
支线环节的哪些影响因素会增加分拨操作压力,造成时效延误?
分拨外请使用计费方式不能用的几种方式为()。
以下影响移动人效的因素有哪些?
关于提升员工操作能力的方法表述正确是()。
移动标准效能板数是多少?
卸车质量对分拨移动人效影响较大,主要通过哪几项数据监控改善?
必走货落货的原因类型包括?
分拨对于破损管控环节中,能有效缓解预防全网分拨破损产生的措施是()。
分拨管控违规码货,主要从以下哪些方面进行管控?
分拨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知道本分拨的破损高危线路?
分批配的载管控手段中,以下哪项举措能降低移动不及时对分批的影响()。
以下哪些方式可以明显提高车辆计费装载率?
以下哪些辅助措施可以有效改善破损?
对于托盘/木箱/木架货打底码放无法装载下的情景,符合以下场景可以有条件叠托码放?
托盘/木箱/木架货小于等于2吨,有托盘打底且满足叉齿内径(大于8CM),使用()工具操作。
为了实现计费装载率最大化,装车过程中的核心目标包括()。
分装分拨根据自身仓库条件可增设装车月台或囤货区域;单班次线路前后分装,多班次线路分车分装。
场内布局依据场地库型,可选择横向和纵向两种方式进行货区排布,货区排布需重点考虑最小拉货强度。
装车线上化必须保证小组货量均衡、车辆能准点发车、所有任务兼顾。
适合物流行业使用的仓库防火等级是丙二
资源评估时,车位配比要求低于150。
资源评估时,要求仓库高度不低于9米。
场地资源评估时,新场地满足场地规划需求面积,且未来有拓展空间。
雨棚配置宽度要求:有外置月台时,雨棚宽度为6m;无外置月台时,雨棚宽度不小于3m。
小车位垫高配置标准为:根据分拨4.2m车辆数配置。
场地评估时,测算场地面积依据吨板比标准为130公斤/托,如测算期日均吨板比大于130公斤/托,则按照实际值测算。
分拨场地平台是否足够不属于班车经停的前提条件。
班车经停仅包括“带货经停,到经停点卸货”一种类型。
经停车辆安排必须与承运商、司机沟通后,方可进行系统变更车线申请。
“经停+前转”混合调货(二次中转)是指当单一调货方法无法满足需求时,同时使用经停和前转两种手段。
“移动时长”不属于时效关注的四个方面之一。
中转环节考核中逻辑中实际到达时间的取值优先顺序为:打卡时间 > GPS时间 > 解封时间 > 分拨第一枪卸车时间。
在中转环节考核中,应转判定的条件是:实际到达时间 + 规定车型操作时长 ≤ 规划路由下一站规定发车时间。
在中转环节考核中 ,如果司机打卡时间为空,实际到达时间会优先取分拨第一枪卸车时间。
在出现异常压车时,卸车原则允许分拨出现超过12小时的压车现象。
分拨同票同位率70%,说明卸车拆票严重,会影响移动效能。
移动标准效能板数的公式是有效工作时长除以单托移动时长。
低底薪高保底高提成模式的缺点是①不利于新员工留存;②效率越高人力成本支出越高;③货量淡季无货时,员工薪资降幅大,不利于员工留存。
外请人使用要满足三个条件、缺口、人效、出勤率。
外请人使用标准,二级转运分拨人效必须达到25吨及以上才能使用。
成本结构里,操作工的成本占比最大。
分拨卸车时对把枪提示红色的货物,应先检查自己是否做到了“账实相符“排除掉本环节的漏卸的情形,再去判断是否上环节漏装。
分拨装卸车时,发现车厢与月台高度落差超过16CM,使用铁板连接落差稳定性差,安全风险高,此时需配置铁板。
为加强管理审核,壹速通-工作台2.0-货损待处理界面的数据,文职人员处理后才能生成破损问题件。
为降低移动环节不及时产生的分批,移动环节按照托盘摆放的先后进行移动,避免因移动无序造成移动不及时;移动环节需保障待叉区、货区通道通畅,避免因通道堵塞导致移动不及时。
针对破损高危线路,不论干支线,分拨都应高度保持关注,尤其是装车质量监控、问题件上报和货物包装修复。
91. 双库操作分拨的外场布局以______为原则,对线路的出发、到达进行合理规划。
92. 移动人员在移动分拣前需要在待叉区扫描查询下该拖的绑定信息,此时这个查询的时间作为______。
93. 卸车优先级排序中,中转货占比越高且衔接时长越______的车辆优先。
94. 分拨中转及时率考核逻中,运力晚到的前提条件是上一站发车准点,______。
95. 分拨中转及时率考核逻中,装车超时是指装车扫描时间>______。
96. 当日应转前提下,本站为分拨,下一站为网点&集配站,当规定离港时间>接件截单时间时,运单的离港时间需取______和______中的最大值。
97. 标准有效工作时长除以单托移动时长等于______。
98. 低底薪高提成模式,人效越低,成本越______。
99. 调整为减少分拨外请人使用的举措有排班合理性、______、资源预备役、跨工种支援、跨分拨支援。
100. PDA装车界面“类型”字段显示6种字符,其中“必”代表的是______。
101. 单件重量≤3KG,长宽高三边之和小于______厘米,最长一边小于40厘米的快件必须集包,集包袋中的货量不得大于集包袋容量的80%,包重量不得超过35KG, 未按要求集包产生的遗失由未集包分拨承担全责。
102. 分拨在装卸移操作过程中,违规使用APP/PC端/其他设备等手段生成条码用PDA扫描,或其他无实物扫描行为视为______。
103. 盘点覆盖差异率管控的三个100%是:100%覆盖、100%扫描、100%______。
104. 装车经停班线的货物,先装目的分拨货物,货物装载完毕后再装经停分拨的货物,严禁货物混装;经停分拨只卸不装时,卸完车后仍需将货物整理按照______。
105. 托盘/木箱/木架货小于等于 2 吨,有托盘打底且满足叉齿内径(大于 8CM),只允许使用______和______操作,禁止______操作。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