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考试
只有选择题和判断题
已知某分拨操作货量1500T,白班班操作货量200,操作工在职人效25T,请问该分拨晚班卸车人员应出勤()人。
29
31
33
36
某分拨操作场地为到发分离操作的两库类型,网点日均出发500吨,其中(网点-省际52T)、干线达到300,其中(省内-省际130T),请问省际装车应设置在()。
出发库
到达库
两库均需设置
省际出发库
某分拨的上机件均重15.5kg/件,若按照进货线效率700件/小时,该分拨干线卸车效率目标值为()。
5min/t
5.5min/t
7.5min/t
8min/t
单趟车的卸车等待时长为()和卸车开始时间的差值。
车辆解封时间
车辆到达打卡时间
车辆靠台时间
任务结束提交时间
目前考核的全程干线卸车效率中,系统抓取全程卸车时长的开始与结束时间取值分别为()。
卸车开始时间,任务提交时间
车辆到达时间,任务提交时间
卸车解封时间,任务提交时间
车辆到达时间,卸车开始时间
资源评估时,车配比要求低于多少?
150
200
250
300
资源评估时,要求仓库高度不低于多少米?
1.3
4
8
10
12m株距时,要求门洞宽度不低于多少米?
7
8
10.5
12
资源评估时,园区道路宽度要求不低于多少米?
12
20
25
35
规划外场地变动,在制定场地变动计划时,需在什么时候确定场地资源,以满足之后的场地改造及复原工作?
场地到期前一个月
场地到期前两个半月
场地到期前半个月
场地到期前四个半月
新场地改造过程中,现场监理主要责任人是?
分拨负责人
行政负责人
省区总
总部工程管理岗
单位时间内分拨到达货量超过最大操作能力的多少倍时,定义为集中到达?
1.2倍
1.5倍
1.8倍
2.0倍
分拨干线出发环节中最晚开始装车时间的计算公式是?
操作时长-规定发车时间
最晚靠台时间+操作时长
规定发车时间-操作时长
规定发车时间+操作时长
A分拨华东方向发车时间在0点前;省际长干线在3点后;若有效保障A分拨-华东方向的出发时效,针对这种情况可进行待叉区分区措施是?
将华东内流货物放置独立待叉区
合并所有干线货物至同一区域
优先处理省际长干线货物
延迟华东货物的发车时间
出勤率高,人效高的分拨如要调整提成单价核心参考因素是什么?
场地布局
人员稳定性
市场薪资竞争力
旺季保障
某分拨短期内操作货量下降较多,应如何管控电托司机人力成本?
提高电托司机出勤率
降低电托司机出勤率
提升电托司机提成单价
降低电托司机提成单价
如下关于提高分拨人员留存的方法,表述全面且正确的是()。
严控新员工入职质量
提高老员工占比
装卸技能帮扶,老员工带新员工
预离职使用线上面谈功能一对一面谈,针对改善管理手段
以上均是
操作货量的高低对固薪人员的吨成本有什么影响?
固薪人员成本,操作货量越低,吨成本越高
固薪人员成本,操作货量越高,吨成本越高
分拨操作货量对固薪人员吨成本没有影响
分拨操作货量增加,固薪人员成本增加
移动标准单日板数效能制定的公式()。
有效工作时长除单板移动时长
有效工作时长除单票移动时长
整体工作时长除单板移动时长
整体工作时长除单票移动时长
高底薪,低提成模式对于货量不足情况可以控制()来节降人力成本。
人员出勤
人员效能
卸车效率
装载率
低底薪高提成模式的薪资方式的特性是()。
出勤越低,成本越高
出勤越低,成本越低
人效越高,成本越低
人数越低,成本越低
A分拨被定责破损0.5,与B分拨共责,A分拨申诉之后,二次裁定环节申诉被“通过”,该破损件最终定责结果为()。
A/B分拨均无责
A/B分拨分摊责任
A分拨承担
B分拨承担
标签粘贴不牢,分拨中转过程中会直接增加哪些风险?
货物破损
产生无头件风险增加
运力成本上升
货物遗失
货物污染上报时,首要操作是?
邮件报备货物污染
继续中转避免延误
找出污染源并拍照上报问题件
通知客户自行处理
分拨推广码货板的原因,描述错误的是()。
防止装卸车环节将货物踩坏
使用码货板能增加与货物的接触面,平均受力,降低破损风险
车厢的高度高出人体身高,装卸车厢顶部的货物时候需要踩在货上,为避免违规操作使用码货板
使用码货板可以彻底杜绝装装卸车环节的破损
线路A分拨-B分拨,A分拨发车环节由司机上封签,到达B环节,B分拨人员解封签。B分拨解封环节发现封签异常,遗失责任由()承担。
A分拨
B分拨
司机承担
A分拨、B分拨共同承担
托盘货物在中转过程若是托盘顶部未封口,主要的遗失风险点()。
托盘货散件导致丢货
造成货物串货
造成货物错发
小货掉落到托盘货造成夹带
小王是一名现场移动,在以下行为中,他采取了哪一项可能会造成货物错分?
执行同票同托
同托同流向
执行一键落地
旁边货区爆仓,在将货物放下后,用红色胶带将爆仓货与其他正常货区做隔离
规范意识提升/行为意识提升-“向上标识“码放要求,描述错误的是()。
装车及托盘严格按照向上标识规范码货
外包装上无明显向上标识⬆的货物,装车环节可以根据货物外包装的字体、图案判断
分拨需不断培养员工码货环节按照“向上”码放的意识
家电类货物要求向上码放;侧置码放也是符合标准的
单品操作要求- 酒水类装车码放标准,描述错误的是()。
注意向上标识,正向码放
码放平稳避免货物在运输途中颠簸
码放在车尾/中门
禁止与尖锐货物紧邻,禁止被重物挤压
当分拨出现待叉区移动等待时长短,移动分拣时间长的现象,应注意的问题有()。
库区布局不合理
移动距离过长
员工移动效率低
叉车通道拥堵
中转分拨的操作货量可以根据不同的货物流向分为()。
网点
省内
区域
省际
当网点到达货量>操作能力,分拨应如何调整?
持续调整优化网点规划到达时间
调整操作工上班时长
提升操作工卸车效率
延迟干线发车时间
某分拨的连续几日,待叉区等待时长为60分钟,平均分拣时长为1.4分钟,从数据上看分拨应处于()情况。
缺少移动人员
缺少卸车人员
货量增幅大
待叉区饱和度高
卸车进度管理的功能点包括( )。
优先级排序
仓库分布
中转/落地占比
实时卸车效率
卸车进度管理功能可查询的状态包括( )。
在途车辆
排队中车辆
已完成卸车
装车中任务
卸车质量提升可带来的收益包括( )。
减少叉车移动次数
提高装车装载率
可间接缩短移动时长
间接提升移动人效
关于分拨人员排班管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操作类在职人数=操作货量/操作类在职人效目标
装车与卸车人员比例为4:6
白班与晚班货量操作比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移动人员配置需按操作类人员的20%计算
双库间对停时,双方需要并排停靠相关车型,要求回车距离多少米?
4.2m与4.2m对停需求12m
9.6m与9.6m对停需求35m
9.6m与17.5m对停需求45m
17.5m与17.5m对停需求55m
分拨场地饱和度达到90%时,首先采取哪些措施保障场地正常运行?
提高吨板比
以车代库
货区整合
增设外置月台
网点过夜车设置标准包含哪些?
车型>6.8米
接件货量>5吨
距离≥40km
配有装车位的支线
延误判责中属于“运力”责任的延误类型有哪些?
运力晚发
运力缺车
运力不足
运力晚到
某干线直发线路A-B,车型16.5米,系统规划操作时长160min,则该线路抢卸时长是多少,对应卸车效率应提升至多少?
抢卸40min
抢卸50min
卸车效率6.4min/t
卸车效率6.7min/t
某分拨A-B线路当日应转200票,A-C当日应转100票全部及时,A-B货调180票至C中转,及时170票,剩余20票留仓,请问A-B,A-C线路当日中转及时率为多少?
A-B:0%
A-B:100%
A-C:100%
A-C:96%
支线环节的哪些影响因素会增加分拨操作压力,造成时效延误?
支线接件靠台过晚与离岗过早
操作规划车型与实际不符
支线交件集中与晚到
一个任务多车交件
分拨外请使用计费方式不能用的几种方式为()。
按天计费
按时计费
吨位计费
票数计费
以下影响移动人效的因素有哪些?
卸车同票同位
库区布局
分拨排班
人员超编
关于提升员工操作能力的方法表述正确是()。
提升单小时人效
提升单小时人数
提升工作时长
减少工作时长
移动标准效能板数是多少?
大型分拨240板
中型分拨260板
大型分拨200板
中型分拨250板
卸车质量对分拨移动人效影响较大,主要通过哪几项数据监控改善?
同票同位率
吨板比
板票比
干线装车效率
必走货落货的原因类型包括?
违禁品留仓
货调未执行
装车漏扫
司机晚打卡
分拨对于破损管控环节中,能有效缓解预防全网分拨破损产生的措施是()。
对于上环节分拨发运至本环节的破损货物100%上报破损问题件
对于上环节分拨发运至本环节的破损货物100%进行修复之后再发运
新员工入职,必须100%完成装卸车培训之后再上岗
对于破损票数高的线路,管理层加强巡检、发现装车不规范及时纠正,要求员工在装车进度1/3,2/3,3/3拍照上传至PDA
分拨管控违规码货,主要从以下哪些方面进行管控?
木压纸/重压轻
木箱无防护重叠码放
将小货塞进大货
货物倒置
分拨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知道本分拨的破损高危线路?
数据中台-破损率报表
数据中台-破损率专项分析
PDA-装车、卸车任务提示
壹速通-工作台2.0-装车监控、卸车监控
分批配的载管控手段中,以下哪项举措能降低移动不及时对分批的影响()。
先卸先移的原则:移动环节按照托盘摆放的先后进行移动,避免因移动无序造成移动不及时
移动摆放管控:移动至货区需按照移动的顺序陆续摆放
通道畅通:移动环节需保障待叉区、货区通道通畅,避免因通道堵塞导致移动不及时
为了提升卸车及时率:卸车人员无需关注待叉区货区饱和度
以下哪些方式可以明显提高车辆计费装载率?
重泡搭配,重货打底
轻泡封顶、扁平填充
普货居中、T 型堆垛
提前规划,异型靠边
以下哪些辅助措施可以有效改善破损?
使用码货梯,码货板装车车厢顶部货物
将大托盘放在小托盘上
使用较厚泡沫隔离裸装货物与纸箱货物
在货物拉出车厢时,使用铁板/垫高台进行缓冲。
对于托盘/木箱/木架货打底码放无法装载下的情景,符合以下场景可以有条件叠托码放?
叠托的第2层托盘/木箱单件重量小于100公斤,且打底托盘外包装具备承重能力,木架/木箱具备托盘打底且内径大于8CM
打底托盘顶部有护板,叠托的托盘/木箱/木架货码放不会损伤打底托盘
打底托盘/木箱货顶部平稳,确保叠托托盘/木箱/木架运输途中不倾倒
打底托盘/木箱的顶部面积需大于叠托托盘/木箱
托盘/木箱/木架货小于等于2吨,有托盘打底且满足叉齿内径(大于8CM),使用()工具操作。
电动托盘车
手动液压车
大叉(电动)
大叉(燃油)
为了实现计费装载率最大化,装车过程中的核心目标包括()。
最大化装载率
强化重货打底
强化重泡搭配
减少装车时间
分装分拨根据自身仓库条件可增设装车月台或囤货区域;单班次线路前后分装,多班次线路分车分装。
对
错
场内布局依据场地库型,可选择横向和纵向两种方式进行货区排布,货区排布需重点考虑最小拉货强度。
对
错
装车线上化必须保证小组货量均衡、车辆能准点发车、所有任务兼顾。
对
错
适合物流行业使用的仓库防火等级是丙二
对
错
资源评估时,车位配比要求低于150。
对
错
资源评估时,要求仓库高度不低于9米。
对
错
场地资源评估时,新场地满足场地规划需求面积,且未来有拓展空间。
对
错
雨棚配置宽度要求:有外置月台时,雨棚宽度为6m;无外置月台时,雨棚宽度不小于3m。
对
错
小车位垫高配置标准为:根据分拨4.2m车辆数配置。
对
错
场地评估时,测算场地面积依据吨板比标准为130公斤/托,如测算期日均吨板比大于130公斤/托,则按照实际值测算。
对
错
分拨场地平台是否足够不属于班车经停的前提条件。
对
错
班车经停仅包括“带货经停,到经停点卸货”一种类型。
对
错
经停车辆安排必须与承运商、司机沟通后,方可进行系统变更车线申请。
对
错
“经停+前转”混合调货(二次中转)是指当单一调货方法无法满足需求时,同时使用经停和前转两种手段。
对
错
“移动时长”不属于时效关注的四个方面之一。
对
错
中转环节考核中逻辑中实际到达时间的取值优先顺序为:打卡时间 > GPS时间 > 解封时间 > 分拨第一枪卸车时间。
对
错
在中转环节考核中,应转判定的条件是:实际到达时间 + 规定车型操作时长 ≤ 规划路由下一站规定发车时间。
对
错
在中转环节考核中 ,如果司机打卡时间为空,实际到达时间会优先取分拨第一枪卸车时间。
对
错
在出现异常压车时,卸车原则允许分拨出现超过12小时的压车现象。
对
错
分拨同票同位率70%,说明卸车拆票严重,会影响移动效能。
对
错
移动标准效能板数的公式是有效工作时长除以单托移动时长。
对
错
低底薪高保底高提成模式的缺点是①不利于新员工留存;②效率越高人力成本支出越高;③货量淡季无货时,员工薪资降幅大,不利于员工留存。
对
错
外请人使用要满足三个条件、缺口、人效、出勤率。
对
错
外请人使用标准,二级转运分拨人效必须达到25吨及以上才能使用。
对
错
成本结构里,操作工的成本占比最大。
对
错
分拨卸车时对把枪提示红色的货物,应先检查自己是否做到了“账实相符“排除掉本环节的漏卸的情形,再去判断是否上环节漏装。
对
错
分拨装卸车时,发现车厢与月台高度落差超过16CM,使用铁板连接落差稳定性差,安全风险高,此时需配置铁板。
对
错
为加强管理审核,壹速通-工作台2.0-货损待处理界面的数据,文职人员处理后才能生成破损问题件。
对
错
为降低移动环节不及时产生的分批,移动环节按照托盘摆放的先后进行移动,避免因移动无序造成移动不及时;移动环节需保障待叉区、货区通道通畅,避免因通道堵塞导致移动不及时。
对
错
针对破损高危线路,不论干支线,分拨都应高度保持关注,尤其是装车质量监控、问题件上报和货物包装修复。
对
错
91. 双库操作分拨的外场布局以______为原则,对线路的出发、到达进行合理规划。
92. 移动人员在移动分拣前需要在待叉区扫描查询下该拖的绑定信息,此时这个查询的时间作为______。
93. 卸车优先级排序中,中转货占比越高且衔接时长越______的车辆优先。
94. 分拨中转及时率考核逻中,运力晚到的前提条件是上一站发车准点,______。
95. 分拨中转及时率考核逻中,装车超时是指装车扫描时间>______。
96. 当日应转前提下,本站为分拨,下一站为网点&集配站,当规定离港时间>接件截单时间时,运单的离港时间需取______和______中的最大值。
97. 标准有效工作时长除以单托移动时长等于______。
98. 低底薪高提成模式,人效越低,成本越______。
99. 调整为减少分拨外请人使用的举措有排班合理性、______、资源预备役、跨工种支援、跨分拨支援。
100. PDA装车界面“类型”字段显示6种字符,其中“必”代表的是______。
101. 单件重量≤3KG,长宽高三边之和小于______厘米,最长一边小于40厘米的快件必须集包,集包袋中的货量不得大于集包袋容量的80%,包重量不得超过35KG, 未按要求集包产生的遗失由未集包分拨承担全责。
102. 分拨在装卸移操作过程中,违规使用APP/PC端/其他设备等手段生成条码用PDA扫描,或其他无实物扫描行为视为______。
103. 盘点覆盖差异率管控的三个100%是:100%覆盖、100%扫描、100%______。
104. 装车经停班线的货物,先装目的分拨货物,货物装载完毕后再装经停分拨的货物,严禁货物混装;经停分拨只卸不装时,卸完车后仍需将货物整理按照______。
105. 托盘/木箱/木架货小于等于 2 吨,有托盘打底且满足叉齿内径(大于 8CM),只允许使用______和______操作,禁止______操作。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