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机械性感觉过敏与心理因素关联研究问卷

本研究聚焦 心理压力、焦虑/抑郁对口腔黏膜敏感的影响,及口腔不适反作用于心理状态的双向关联(基于“神经-免疫-内分泌通路”研究假设)。请结合 近3个月体验,围绕“心理→口腔”“口腔→心理”的关联作答,感谢支持!
1. 1. 您的年龄:_________岁
2. 您的性别:
3. 口腔卫生习惯(刷牙频率):
4. 咖啡/茶摄入频率:
5. 您认为心理压力会影响口腔健康吗?(先验关联认知):
一、焦虑/抑郁维度(近1周,“1=无,5=极重” 评分)
先评估您自身心理症状程度,再判断情绪发作时口腔不适的发生频率:
1. 紧张感程度:(1-5分)→ 紧张时,口腔是否出现不适(如干燥、刺痛)?
2. 害怕感程度:(1-5分)→ 害怕时,口腔是否出现不适(如干燥、刺痛)?
3. 情绪低落程度:(1-5分)→ 情绪差时,口腔敏感是否加重?
二、压力维度(近1个月,“1=无,5=极重” 评分)
先评估您的压力程度,再分析压力峰值时口腔敏感的变化趋势:
4. 压力大小程度:(1-5分)→ 压力大时,口腔不适如何变化?
5. 压力可控性程度:(1-5分)→ 压力失控时,口腔敏感是否更痛?
三、口腔反应 → 心理状态(黏膜敏感反作用心理)
(一)机械刺激症状(近1个月,“1=无,5=极重” 评分)
先评口腔不适程度,再回溯 症状发作时的心理状态(选项:
1. 进食冷食(如冰淇淋)时,口腔不适程度:(1-5分)→ 此时是否压力大/焦虑?
2. 进食热食(如热汤)时,口腔不适程度:(1-5分)→ 此时是否压力大/焦虑?
3. 刷牙摩擦颊黏膜/牙龈时,口腔不适程度:(1-5分)→ 此时是否压力大/焦虑?
4. 咀嚼硬物(如坚果)时,口腔不适程度:(1-5分)→ 此时是否压力大/焦虑?
(二)双向关联总结(近3个月整体趋势)
5. 您认为您的心理压力增大时与口腔敏感加重是否同步发生?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