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党建活动对思政课程与学科融合引领作用”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
您好!
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学校党建活动对思政课程与学科融合引领作用”的课题研究。本问卷旨在了解当前现状、听取宝贵意见,以探索更好的育人途径。问卷实行匿名填写,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我们将严格保密。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请在相应选项上打“√”)
1. 您的政治面貌:
A. 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
B. 民主党派
C. 共青团员
D. 群众
2. 您所在的学段:
A. 小学
B. 初中
C. 高中
D. 中职
E. 大学
3. 您所教的学科组别:
A.思想政治教育类
B.人文社科类(语文、历史、外语等)
C. 自然科学类(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
D. 艺术体育类
E. 工程技术类
F. 其他 ______
4. 您的职务:
A. 学校党务干部(书记、委员等)
B. 校级或中层行政干部
C. 学科组长/备课组长
D. 普通教师
E. 其他 ______
5. 您的教龄:
A. 5年及以下
B. 6-10年
C. 11-20年
D. 20年以上
第二部分:认知与态度
6. 您如何看待“党建引领思政课程与学科教学融合”这一提法?
A. 非常必要,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机制
B. 有必要,但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
C. 意义不大,教学与党建应相对独立
D. 说不清楚
7. 您认为党建活动在引领课程融合方面应最主要发挥什么作用?(可多选)
A. 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引领
B. 营造重视融合的校园文化和氛围
C. 组织相关的教研活动和培训
D. 建立激励和考核机制
E. 提供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实践平台
F. 其他 ______
8. 您是否了解学校党委/党支部关于“课程思政”或“学科融合”的相关要求与政策?
A. 非常了解
B. 比较了解
C. 听说过,但不具体
D. 完全不了解
第三部分:实践与参与
9. 您所在的党支部/党小组是否组织过与“课程融合”相关的主题活动(如专题研讨、集体备课、示范课观摩等)?
A. 经常组织
B. 偶尔组织
C. 从未组织
D. 不了解(非党员教师请选此项)
10. 您是否参与过由党组织发起或推动的跨学科融合教学项目(如“红色研学”PBL、主题式教学等)?
A. 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过
B. 作为普通成员参与过
C. 未参与过,但有兴趣
D. 未参与过,也觉得没必要
11. 在您的教学实践中,您会有意识地挖掘和融入思政元素吗?
A. 经常,已形成习惯
B. 有时,在学校或党组织要求下会做
C. 很少,不知道如何有效融入
D. 从未,认为这是思政老师的事
12. “党员教师”的身份是否对您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价值引领提出了更高要求?
A. 是,时刻以此鞭策自己
B. 有一定影响,但主要还是看个人
C. 没什么特别影响
D. 我不是党员(请跳至第14题)
第四部分:成效与评价
13. 您认为目前的党建活动在推动课程融合方面的效果如何?
A. 效果显著,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创新和价值引领
B. 有一定效果,但形式大于内容
C. 效果甚微,党建和教学仍是“两张皮”
D. 说不清
14. 您认为,通过党建引领促进课程融合,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可多选)
A. 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B. 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
C. 更能理解学科知识的社会价值
D. 综合素养和能力得到提升
E. 未见明显影响
F. 说不清
15. 您如何评价学校目前对“融合教学”的激励与支持力度?
A. 力度很大,有专门的表彰和奖励机制
B. 有一定支持,但以精神鼓励为主
C. 支持力度很小,主要靠教师自觉
D. 几乎没有支持
第五部分:困难与建议
16. 您在尝试将思政元素融入学科教学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可多选)
A. 自身理论水平有限,对思政内涵把握不准
B. 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融合技巧
C. 教学任务重,没有足够时间精心设计
D. 缺乏跨学科的交流平台和资源支持
E. 评价机制不认可,缺乏动力
F. 担心处理不好知识与价值引领的关系
17. 您最希望党组织提供哪些方面的支持来帮助您更好地进行融合教学?(可多选)
A. 组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专题培训
B. 提供优秀的教学案例和资源库
C. 搭建跨学科的集体备课和教研平台
D. 开展名师示范、听课评课等活动
E. 建立明确的激励和考核制度
F. 组织深入社会的实践考察活动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