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惠民县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管理岗位知识竞赛理论考核试题
您的姓名:
科室:
1、霍乱、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革登热分别属于哪一类传染病?()
A 甲,乙,丙,丙
B 甲,甲,乙,乙
C 甲,甲,乙,丙
D 甲,乙,乙,乙
2、外科手消毒的范围是多少()
A双手、前臂至上臂下2/3
B双手、前臂至上臂下1/3
C双手、前臂至上臂下1/2
D双手、前臂至上臂下2/3
3、医疗机构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属于什么废物?()
A 病理性废物
B 严重污染性废物
C 生活垃圾
D 感染性废物
4、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 ()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 将针套双手回套针帽,以防扎伤别人
5、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A 在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临床症状或体征者
B 由损伤而产生的炎症或由非生物因子刺激产生的炎性反应
C 婴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如CMV、弓形虫发生在出生后48小时以内者
D 住院中由于治疗措施而激活的感染
6、《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25年4月30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二次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布,自什么时间起施行?()
A 2004年12月1日
B 2025年9月1日
C 1989年09月1日
D 1989年2月21日
7、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什么原则 ()
A 一般预防
B 标准预防
C 直接接触
D 以上都对
8、牙科手机和耐湿热、需要灭菌的口腔诊疗器械,首选下列哪种方法进行灭菌
()
A 2%戊二醛浸泡10小时
B 环氧乙烷
C 压力蒸汽灭菌
D 等离子体灭菌
9、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易挥发的消毒剂应多长时间监测有效浓度()
A 每周
B 每天
C 每8小时
D每4小时
1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患者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A 标准预防+接触传播
B 标准预防+空气隔离
C 标准预防+飞沫隔离
D 标准预防+严密隔离
11、使用中皮肤粘膜消毒液染菌量的标准是()
A ≤100cfu/ml
B ≤10cfu/ml
C ≤20cfu/ml
D ≤50cfu/ml
E ≤15cfu/ml
12、擦拭地巾清洗干净后,应在下列哪种浓度的含氯消毒液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A 500mg/l
B 250mg/l
C 100mg/l
D 400mg/l
E 700mg/l
13、下列哪项属于中度危险物品()
A 活检钳
B 腹腔镜
C 听诊器
D 植入物
E 支气管镜
14、外科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给药方法,静脉输注时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 ()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
A 48小时
B 0.5--1小时
C 2--3小时
D 1-3小时
15、关于手套的使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A、接触患者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
B、接触患者破损的皮肤时应戴无菌手套
C、戴手套可替代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D、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护理工作时应戴清洁手套
16、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不应超过()
A、4h
B、24h
C、2h
D、12h
17、下列需要达到灭菌水平的软式内镜是()
A、肠镜
B、胃镜
C、胆道镜
D、支气管镜
18、配制好的静脉输注用无菌液体放置时间不应超过()
A、4h
B、24h
C、2h
D、12h
19、医院广泛使用的经济型高效消毒液是哪一种()
A.二氧化氯
B.含氯消毒液
C. 过氧化氢
D.过氧乙酸
20、医院感染暴发感染控制和预防措施中,应积极救治感染患者,对其他可能的感染患者做做到(),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A 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B 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处理
C早发现、早控制、早隔离、早治疗
D早发现、早诊断、早消毒、早治疗
21、中医针刺类技术无菌操作时,无菌针具包打开未使用完时应注明开启时间,打开超过多少小时不应继续使用?()
A、6
B、12
C、4
D、24
22、对脏污织物和感染性织物进行( )收集,收集时应()抖动。
A.密闭,减少
B.分类,减少
C.集中,减少
D.分类,增加
23、门急诊工作人员对患者和家属、陪同人员的宣教内容正确的的是()
A.手卫生、呼吸道卫生/咳嗽礼仪和医疗废物的分类放置。
B.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
C.环境卫生学知识。
D.抗菌药物的使用规范。
24、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 ()
A.洗手
B.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C.戴手套
D以上都是
25、MDR感染防控最重要的基础措施之一是()。
A、戴手套
B、穿隔离衣
C、手卫生
D、戴护目镜
26、手术中避免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
B保证使用器械达到灭菌水平
C术中保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
D对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应当首选开放式引流
27、已经开展2年以上全院综合性监测的医院开展目标性监测,目标性监测持续时间应连续 ()以上
A、3个月
B、6个
C、12个月
D、24个月
28、患者有全身中毒症状而无明显感染灶,发热>38℃并伴有寒战,血液培养分离出大肠埃希菌,该患者医院感染属于:()
A 心血管系统
B 血液系统
C 皮肤软组织系统
D 泌尿系统
29、患者近期曾应用或正在应用抗生素,出现腹泻次数≥3次/24小时,腹痛或腹部压痛、反跳痛,大便涂片发现有菌群失调,可以诊断为:()
A 胃肠道感染
B 感染性腹泻
C 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
D 痢疾
30、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
A ≤10CFU/cm2
B ≤6CFU/cm2
C ≤5CFU/cm2
D ≤15CFU/cm2
31、大多数基孔肯雅热患者具有传染性的时间是? ()
A. 发病前 1~3 天
B. 发病当天至发病后 7 天内
C. 发病后 7~14 天
D. 发病后 14 天以上
32、传统上去除毛发范围通常是手术切口周围约?()
A.5cm
B.10cm
C.15cm
D.20cm
33、发生医院内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诱因是()
A 长期卧床
B 留置导尿管
C 膀胱冲洗
D 膀胱内注射
34、以下多重耐药菌与代码不正确的是哪一个()
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B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
C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
D多重耐药菌 (MRSA)
35、清洁-污染切口(Ⅱ类切口)是指()
A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
B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但不伴有明显污染
C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
D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1、《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要求有()
A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B 禁止邮寄医疗废物
C 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
D 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水体上运输医疗废物
E 禁止水路运输医疗废物
2、发现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以下哪些措施是恰当的?()
A 隐瞒患者及其家属
B 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
C 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D 积极救治患者。
E 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3、医疗机构应当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
A 首选单间隔离
B 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C 可以同其他非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D 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
E 不必单独安置
4、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A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B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C 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D 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E 非细菌感染也可以选择抗菌药物
5、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所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发生锐器伤后,遵循“一挤二冲三消毒”的处理原则
B.应立即由远心端向近心端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C.应立即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D.粘膜暴露后,应使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被污染的粘膜
E.根据医院上报要求报告
6、下列哪些情况医务人员应进行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A 接触病人前后。
B 清洁、无菌操作前。
C接触体液后。
D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E进人或离开隔离病房前后
7、关于隔离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需要实施隔离措施的患者,应当采取单间隔离或同类患者集中隔离的方式
B、隔离患者所用诊疗物品应当专人专用(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
C、在严格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按照疾病传播途径和防控级别实施针对性隔离措施
D、加强对隔离患者的探视、陪护人员的感控知识宣教与管理,指导和监督探视、陪护人员根据患者感染情况选用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
8、预防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措施正确的是()
A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
B.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C.积极发现和治疗局部病灶
D.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切断感染途径
E. 不必特殊处理
9、下列去除毛发基本原则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毛发去除范围最小化
B.非必要不去除毛发
C.尽量缩短去除毛发和手术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
D.原则上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情况下,尽量保留毛发。
10、能够灭活基孔肯雅病毒的消毒剂有()
A. 70%乙醇
B. 1%次氯酸钠
C. 过氧乙酸
D. 生理盐水
11、关于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正确的是()
A 清洁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
B 心脏手术可视情况延长至48小时
C 清洁-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
D 污染手术必要时延长至72小时
12、国家卫建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下发的“夯实围术期感染防控,保障手术质量安全"专项行动 ("感术"“行动)实施方案中到 2025 年末,达到推荐性性指标有()
A 手术部位感染率逐步下降。
B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前 0.5~1 小时给药率有所提高。
C 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逐步下降。
D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用药 24 小时内抗菌药物停药率有所提高
13、国家卫建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下发的“夯实围术期感染防控,保障手术质量安全"专项行动 ("感术”行动)实施方案中到 2025 年末,达到完成性指标有()
A术前皮肤准备合格率逐步提升。
B手术部位感染率逐步下降。
Cl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逐步下降。
D术后肺炎发生率逐步下降。
E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前 0.5~1 小时给药率有所提高。
14、伤口的分类:()
A 清洁伤口(Ⅰ)
B 清洁污染伤口(Ⅱ)
C 污染伤口(Ⅲ)
D 感染伤口
E 化脓伤口
15、医院感染是指 ()
A 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B 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C 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D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E 婴幼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
1、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为轻度类型。
对
错
2、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术后90天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不属于院内感染。
对
错
3、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后,应当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对
错
4、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指示卡置于紫外灯下垂直距离1m处,有图案一面朝上,照射1min
对
错
5、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适用于不耐热、不耐湿的诊疗器械的灭菌,如电子仪器、光学仪器等诊疗器械的灭菌,不适用于布类、纸类、水、油类、粉剂等材质的灭菌。
对
错
6、对乙类传染病中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对
错
7、医疗废物院内转运交接登记应双签字,记录应保存3个月。
对
错
8、医疗机构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对
错
9、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规定,无条件收治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医疗机构,对暂不能转出的患者,应安置在通风良好的临时观察室或空气隔离病室。
对
错
10、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清洁等工作时应戴清洁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或者卫生手消毒
对
错
11、基孔肯雅热临床以发热、关节痛、皮疹为主要特征。
对
错
12、某患者,69岁,肺癌,于2010年8月2日入院行化疗,8月12日患者背部出现水泡,带状分布,并自诉非常疼痛,请皮肤科会诊,诊断结果为带状疱疹。此病例不属于院内感染。
对
错
13、手术室洗手池及水龙头数量应根据手术间的数量合理设置,每 2~4 间手术间宜独立设置 1个洗手池
对
错
14、医疗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除去毛发工具,推荐使用电动剃须刀。
对
错
1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疮诊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对
错
16、凡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或灭菌水平。
对
错
17、隔离病室清洁消毒应有下至上,由轻度污染至重度污染,由里而外原则。
对
错
18、外科手消毒流程取适量免洗手消毒剂放置在左手掌心,右手指尖浸泡在手消毒剂中>15s
对
错
19、牙科综合治疗椅,将控制开关、灯柄、治疗台拉手、三用枪手柄等医生手触摸的地方覆盖一次性的护套或薄膜,一人一用一更换,有条件的医院宜采用四手操作。
对
错
20、急性腹泻,或伴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即可临床诊断为感染性腹泻。
对
错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