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测试卷
1、
题目要求
:
2
0道单项选择题,10道多项选择题,1
5
道判断题,共
计
100分
2、
成绩反馈时间
:
考试结束后,系统自动判卷,当场出分。
3、
线上答题通道
:
基本信息:
镇(街道):
村(社区):
姓名:
一、单选题
(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A.第一部
B.第二部
C.第三部
D.第四部
2、《民法典》自()起施行。
A.2020年5月28日
B.2020年10月1日
C.2021年1月1日
D.2021年6月1日
3、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国务院
4、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
A、平等团结互助
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D、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5、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A.宪法
B.党章
C.章程
D.法规
6、人民调解员在调解工作中,发现纠纷有可能激化的,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可能引起()的纠纷,应当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A.治安案件或刑事案件
B.民事侵权
C.经济损失
D.邻里矛盾
7、甲和乙结婚,下列关于结婚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A.法定结婚年龄是女不得早于十八周岁,男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B.法定结婚年龄是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
C.受胁迫的婚姻,应当自胁迫终止之日起两年内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销婚姻关系
D.受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婚姻,应当自人身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三年内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销婚姻关系
8、《民法典》规定,()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A.六周岁,十四周岁
B.六周岁,十六周岁
C.八周岁,十四周岁
D.八周岁,十六周岁
9、甲和乙订立一份供货合同,下列关于合同的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A.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B.合同可以采用口头形式
C.电子合同是无效的
D.没有违约责任的合同是无效的
10、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A.生态平衡
B.生存环境
C.自然环境
D.生态环境
11、民间纠纷主要包括()
A.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权益和人身权益纠纷
B.行政争议
C.刑事犯罪案件
D.劳动争议仲裁案件
12、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
A.意思自治
B.社会经济秩序
C.善良风俗
D.公序良俗
13、开发商、物业公司在利用小区业主共有部分产生的收益,在扣除合理成本后,剩余收益归()共有。
A.开发商
B.物业公司
C.居委会
D.小区业主
14、当事人应当遵循(),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A.自愿原则
B.平等原则
C.公平原则
D.诚信原则
15、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应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行为人具有法人资格
C.意思表示真实
D.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16、每年()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
A.3月
B.6月
C.9月
D.10月
17、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的是()。
A.1993年宪法修正案
B.1999年宪法修正案
C.2004年宪法修正案
D.2018年宪法修正案
18、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采用()等方法,帮助当事人达成协议
A.强制裁决
B.说服、疏导
C.行政处罚
D.经济制裁
19、《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
A.法定代理人
B.委托代理人
C.代表人
D.指定代理人
20、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内,双方当事人可以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A.15日
B.30日
C.60日
D.90日
二、多选题(每题3分,10题共计30分)
1、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 应当遵循()原则。
A.自愿原则
B.公平原则
C.诚信原则
D.有偿原则
2、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A.政治的
B.经济的
C.文化的
D.社会的
3、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强调习近平法治思想()。
A.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B.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
C.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D.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4、《民法典》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这是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见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
A.人身关系
B.财产关系
C.行政关系
D.民事关系
5、关于我国宪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C.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D.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
6、我国宪法规定,父母有()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A.抚养
B.教育
C.扶助
D.资助
7、《民法典》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一方隐藏、转移、变卖夫妻共同财产
B.一方毀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
C.一方伪造夫妻共同债务
D.一方患有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关医疗费用
8、《民法典》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B.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C.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D.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9、2018年2月24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宪法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举行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习宪法法律的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加强宪法学习,增强宪法意识,带头尊崇宪法、学习宪法、(),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A.宣传宪法
B.遵守宪法
C.维护宪法
D.运用宪法
10、《民法典》规定,遗嘱无效的情形有哪些?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B.遗嘱人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C.伪造的遗嘱无效。
D.遗嘱被簒改的,簒改的內容无效。
三、判断题 (每题2分,15题共计30分)
1、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对
错
2、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对
错
3、根据《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对
错
4、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要求,要继续推进法治领域改革,解决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对
错
5、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对
错
6、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对
错
7、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对
错
8、高空抛物找不到责任人时,整栋楼住户都可能要承担责任。
对
错
9、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对
错
10、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律平等。
对
错
11、未成年人打赏网络主播,家长有权要求平台退款。
对
错
12、调解的基本原则是自愿平等。
对
错
13、面对面会谈中,对情绪极度激动、言辞过激的当事人,调解员为快速控制场面,可采用“以硬制硬”的方式严厉批评其不当言行,迫使对方冷静下来参与调解。
对
错
14、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的,诉讼时效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对
错
15、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对
错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