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教师专业能力调查问卷

     您好!感谢您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托幼一体化背景下,幼儿园托班教师(服务2-3岁婴幼儿)的专业能力现状,为探索托班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提升托育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您的实践经验与真实感受对本研究至关重要。问卷采用匿名方式进行,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严格保密,且将以整体统计形式呈现,不会涉及任何个人信息。请您根据日常工作的实际情况填写,无需过度斟酌,再次衷心感谢您的信任与协助!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1.您的年龄
2.您的教龄:
3.您的最高学历:
4.您的专业背景:

5.您在从事2-3岁托育工作之前,是否有过以下工作经历?(可多选)

6.您是否持有托育相关资格证书(如育婴师、婴幼儿照护师等):
7.您是否持有教师资格证书:
8.您所在幼儿园托班的开设年限:
9.您所在托班的幼儿年龄主要为:

第二部分:专业能力调查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在对应选项上打“√”

一、托育专业知识储备      
  • 非常不符合
  • 不太符合
  • 一般
  • 比较符合
  • 完全符合
我能准确描述2-3岁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关键表现(如用勺子吃饭、串珠子、翻书等)。
我熟悉2-3岁婴幼儿生理方面的特点,包括精细动作发展表现、进食特点、睡眠周期、动作发展里程碑等。
我能够识别2–3岁幼儿动作发展的里程碑(如走、跑、攀爬)。
我熟悉 2 - 3 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如能识别分离焦虑各阶段表现、了解物权意识爆发期的行为及成因等
我能够运用适宜的方法促进2-3岁婴幼儿的感官探索(如提供不同质地的材料触摸、引导听辨声音差异等)。
我熟悉2-3岁婴幼儿语言爆发期的互动策略(如回应幼儿的“叠词”表达、扩展简单句、引导描述行为等)。
我能准确描述婴幼儿窒息(如异物卡喉)的急救流程(如海姆立克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我了解2-3岁婴幼儿常见传染病(如手足口病、流感)的预防措施及早期症状识别。
我能根据 2-3 岁婴幼儿的兴趣(如喜欢玩水、摆弄积木),设计符合其发展水平的探索性游戏活动(如桌面玩水探索、软积木搭建)。
我了解 2-3 岁婴幼儿探索性游戏的核心设计原则(如安全性、开放性、感官体验性),能据此判断游戏活动是否适配低龄幼儿需求。
我能结合 2-3 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特点(如精细动作、大动作),创设兼具趣味性与发展性的游戏环境(如地面爬行探索区、桌面串珠游戏角)。
我了解 2 - 3 岁婴幼儿在进入托班后,为后续升入幼儿园大班做准备所需的关键能力基础(如生活自理能力、规则意识等)。
二、保教实践操作技能      
  • 非常不符合
  • 不太符合
  • 一般
  • 比较符合
  • 完全符合
我拥有良好的回应性照护技能,能通过哭声、肢体动作等判断婴幼儿需求,并对其手势表达给予准确反馈
我会在生活环节中进行教育嵌入,如穿脱衣物、喂食时引导婴幼儿认识身体部位、衣物名称和食物等
我会为2-3岁婴幼儿准备可啃咬、无细小零件的探索玩具(如软布积木、硅胶玩具等)。
我会根据2-3岁婴幼儿身高和探索习惯,在活动区摆放易取放的玩具(如矮柜上的布偶、地面的泡沫积木)。
如厕训练时,我会结合情境引导婴幼儿理解“轮流等待”(如“等小明上完你再上”)。
发现婴幼儿误食小物品(如纽扣、珠子)时,我能立即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如催吐、联系医护人员)。
婴幼儿发生轻微磕碰(如摔倒蹭破皮)时,我能按流程清洁伤口、观察状态并及时与家长沟通。
我会在日常保教活动中,有目的地培养 2 - 3 岁婴幼儿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常规习惯(如排队、听从集体指令等)。
三、职业角色协作能力      
  • 非常不符合
  • 不太符合
  • 一般
  • 比较符合
  • 完全符合
我会为新手父母提供全面的育儿指导,包括夜间睡眠训练、自主进食引导及针对夜间哭闹的安抚策略等
我会针对婴幼儿夜间哭闹问题,向家长建议具体的安抚策略。
我会与家长共同制定“渐进式分离计划”,以帮助幼儿过渡到独立入园。
我会建议家长准备带有家庭气息的物品(如妈妈的围巾),帮助婴幼儿缓解分离焦虑。
我可以进行跨专业协作,向儿科医生反馈婴幼儿异常情况,配合保健医开展生长发育监测等工作
我会与同事分工配合一日生活各环节(如一人组织游戏时,另一人观察婴幼儿状态)。
我会与幼儿园大班教师交流 2 - 3 岁婴幼儿的发展情况,共同探讨如何做好幼儿成长的衔接工作。
四、托育职业态度认同      
  • 非常不符合
  • 不太符合
  • 一般
  • 比较符合
  • 完全符合
我能始终把保障婴幼儿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
我尊重2-3岁婴幼儿的个体差异,不以成人标准要求他们。
我能在日常工作中遵守职业规范,公平对待每一位幼儿。
我认为换尿布、喂饭等照料环节也是与婴幼儿建立安全感的教育过程。
我认为帮婴幼儿处理尿湿的裤子时,引导他说“请帮忙”,也是在培养礼貌意识。
我坚持不强迫婴幼儿进食、午睡(如不硬喂饭菜、不训斥拒绝午睡的幼儿)。
即使婴幼儿哭闹抗拒,我也不会强迫他参与集体活动(如不愿做游戏时,允许在旁观察)。
我认同自己既是2-3岁婴幼儿的照料者(如喂饭、哄睡),也是早期发展的引导者(如引导探索、互动游戏)。
我认为托班教师不是“高级保育员”。
我认为托班教师是兼具照料与教育职能的专业人员。
我相信2-3岁阶段的照护质量(如回应速度、互动方式)会影响婴幼儿未来的性格养成。
我认为托班工作对促进婴幼儿社交启蒙(如学习与同伴分享玩具)至关重要。
我认为自己有责任确保 2 - 3 岁婴幼儿在托班所接受的教育能无缝过渡到幼儿园后续阶段。
五、专业发展内在动机      
  • 非常不符合
  • 不太符合
  • 一般
  • 比较符合
  • 完全符合
我愿意主动学习托班教育的新理论和方法,核心是希望通过学习提升自身托班教育专业能力。
我渴望根据 2-3 岁婴幼儿的实际需要改进工作方式,因为这能满足我支持婴幼儿发展、实现专业成长的内在需求。
我主动参与园所或团队的专业培训与研讨,本质是重视托班教师的专业身份,希望通过培训填补能力短板。
我发自内心认为有责任推动社会对托班教师价值的认可,这一信念是我坚持提升专业能力的核心动力。
我主动查阅 2-3 岁婴幼儿情绪管理的文章或书籍(如《0-6 岁婴幼儿心理百科》),是因为对掌握托班教育专业知识有强烈兴趣。
我坚持每天反思照料中的教育错失(如喂饭时未引导语言),核心是希望通过反思不断优化自己的托班教育实践能力。
当处理婴幼儿争抢玩具的方式效果不佳时,我会主动思考更适宜的方法,因为有强烈意愿让自己的托班教育策略更科学。
我愿意总结应对婴幼儿咬人、哭闹的有效经验,本质是希望通过经验积累增强自己的托班教育专业竞争力。
我主动归纳 2-3 岁婴幼儿喜欢的互动方式(如夸张表情、重复动作),是因为渴望通过优化互动实现自身托班照护能力的提升。
我清晰认同 “托班教师” 的专业定位(与 3-6 岁幼儿园教师工作重点不同),这一认知驱动我主动追求托班领域的深度专业发展。
我主动关注托育行业政策动态(如《学前教育法》中关于托班的规定),是因为了解政策能明确工作价值,进而激发我提升专业能力的内在动力。
我主动学习托幼一体化教育模式下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以提升 2 - 3 岁婴幼儿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衔接质量。

第三部分:开放性问题

您认为提升托班教师专业能力最需要哪些支持?(如培训内容、学习机会、政策环境、园所支持等)

请结合实际情况,举例说明您在日常照护、教育2-3岁幼儿和与家长沟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如果您有其他职业经历,请简述该经历对您托育工作的影响。(如:是否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家长、提升沟通能力、增强专业自信等)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