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职工气排球运动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影响调查问卷

尊敬的教职工:
      您好!本问卷旨在研究气排球运动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严格保密(不收集您的姓名、工号等个人身份信息)。问卷填写约10-12分钟,答案无对错之分,恳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客观作答。您的参与对研究至关重要,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一、基本信息

1. 您的性别:
2. 您的年龄:
3. 您的工作类型:
4. 您是否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习惯(非特指气排球)?
5. 您在参与气排球运动前,每周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总时长(如跑步、球类、健身等):
6. 您保持规律体育锻炼的年限:
7. 您日常参与的主要体育项目(可多选):
8. 您是否参与过气排球运动(含学校组织的训练、比赛、趣味活动等):

二、气排球运动参与现状

9. 您参与气排球这项运动的年数:
10. 您每周参与气排球运动的频率:
11. 您是否担任过气排球活动的组织者、教练或裁判:
12. 您参与气排球运动的主要形式(可多选):
13. 您参与的校级/校际气排球赛事中,所在队伍获得的最高成绩:
14. 您参与气排球运动的主要时段(可多选):
15. 您参与气排球运动的主要动机(可多选):
16. 您认为当前学校教职工气排球运动开展的最大障碍是(可多选):

三、气排球运动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感知

(一)物质文化层面(场地、器材等硬件)

17. 在接触气排球运动前,您对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了解程度(如体育活动、体育理念、体育设施):
18. 学校因教职工气排球运动,增加了体育场地 / 器材的投入(如改造气排球场、补充运动护具)。
19. 气排球场地的专用时段(如教职工训练专场),提升了您使用校园体育设施的便利性。

(二)行为文化层面(运动参与、同事互动)

20. 参与气排球运动后,您每周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总时长明显增加。
21. 气排球运动带动了同部门 / 跨部门同事参与校园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如一起跑步、打羽毛球)。
22. 参与气排球运动后,您更愿意主动组织部门内的体育活动。
23. 观看教职工气排球赛事后,您认为此项目助于提高校园凝聚力,您更有意愿尝试参与校园体育活动。
24. 气排球运动降低了您对校园体育活动的参与兴趣。
25. 相比参与气排球运动前,您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关注程度有所增加

(三)精神文化层面(团队协作、校园凝聚力)

26. 跨部门组队参与气排球,增进了您对其他部门同事的了解,提升了工作中的协作效率。
27. 气排球比赛中的 “每球必争” 经历,增强了您面对工作压力的坚韧意志。
28. 气排球运动让您更认同 “健康工作、快乐生活” 的校园体育理念。
29. 参与气排球相关活动(如训练、观赛),提升了您对所在高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四)制度文化层面(政策、保障与管理)

30. 您认为学校为教职工气排球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充分的专项经费支持(如赛事奖金、器材采购、服装补贴等)。
31. 您认为学校为教职工气排球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充分的场地支持(如专用气排球场、固定训练时段、场地预约便利)。
32. 您认为学校为教职工气排球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充分的专业指导支持(如专职教练、技术培训、裁判培训)
33. 您认为学校为教职工气排球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充分的组织管理支持(如赛事策划、活动宣传、安全保障)
34. 您认为学校为教职工气排球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充分的跨部门协作支持(如工会、体育部、院系联动推进)
35. 学校将教职工气排球运动纳入 “校园体育文化节”、“教职工运动会” 等固定活动体系。
36. 学校对气排球赛事获奖队伍 / 个人的表彰(如荣誉证书、绩效加分),激励了更多同事参与。
37.
  1. 若学校计划加强对教职工气排球运动的支持,您认为以下哪项最需要优先保障(请按迫切度选 3 项进行排序,1 = 最迫切)?

38. 您认为学校发展教职工气排球运动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可多选)?

四、针对性补充问题

39. 若学校提供 “弹性训练时间”(如每月 2 次工作日下午半天调休用于训练),您的参与意愿会:
40. 与您入职初期相比,当前学校教职工气排球运动的普及度和校园体育氛围:
41. 您认为气排球运动对促进 “行政部门与教学科研部门的沟通协作” 是否有帮助?

五、开放性建议

42. 您认为学校还可以通过哪些措施,让气排球运动更好地服务于教职工需求、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43.
结合您的工作体验,您对改善校园教职工体育文化氛围(如活动组织、资源保障)还有其他建议吗?

【问卷结束】

再次感谢您的认真作答!祝您工作顺利、身心健康!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