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素质测评(李超能)
测评说明:
1、
测评指标共
10
项,划分为内驱力、判断力、推动力、凝聚力、适应力等五大维度,每个维度下
2
个测评指标。
2、
题目选项(单选,按以下顺序呈现): 不合格(1分)、合格(2分)、良好(3分)、优秀(4分)
1.内驱力-尽职尽责
不合格--精神懈怠,不愿投入:工作中积极性不高,对待分内的工作较为敷衍,不愿意投入正常、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完成任务,需要上级时常督导。
合格--听从分配,本分投入:在工作中有基本的职业素养和态度,能够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内按照要求完成分配给自己的工作任务,不敷衍不偷工减料。
良好--认真负责,主动投入:将分配给自己的工作任务视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需要上级领导的督促和监督,能够为了完成自己的职责主动投入所需的时间和精力。
优秀--热爱工作,全心投入:将工作视为自己的事业和使命,具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愿意为了完成好工作、完成更多的工作而保持高度的热情和付出额外的努力。
2.内驱力-追求卓越
不合格--对待工作要求较低:工作标准低,满足于“交差即可”,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工作质量整体较低。
合格--能够完成基本要求:将任务的基本要求视为工作目标,按照规定的时间、数量、质量要求完成任务,能够确保达成基本要求。
良好--力争优于平均水平:不甘于仅仅在“合格线”水平完成工作,在达成基本工作要求的基础上,能够主动地在工作时间、数量或质量上力争有所突破,相较任务要求、相较平均水平做得更好。
优秀--力图超出普遍预期:对于工作有热情有追求,渴望在工作中体现自身才能和价值,不仅愿意接受上级下达的挑战性任务,甚至能主动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力图把工作做得更快、更多、更好,达成自己最好水平。
3.判断力-业务理解
不合格--缺乏业务视角:缺乏业务视角,不重视体察业务部门/单位需求,或者脱离业务需要/实际开展工作。
合格--关注业务需要:对公司业务及行业竞争格局有基本的理解,具备一定的产业知识、业务理解等,能够结合业务需要/实际开展工作。
良好--提供业务支持:在了解公司业务的基础上,能够主动站在业务部门/单位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深入理解业务部门/单位主要诉求和观点,针对业务需要能够及时响应,并能提供必要和有效支持。
优秀--成为业务伙伴:能够从专业角度帮助业务部门/单位发掘其真正需求,主动提出专业建议,为业务部门/单位的发展,提供专业意见支持,并发展成为合作伙伴,彼此成就,共同成长。
4.判断力-分析判断
不合格--分析判断能力有限:面对工作中遇到的非复杂性问题,抓不住重点,分不清主次,难以有效指出问题所在。
合格--有效应对非复杂性问题:在面对工作中非复杂性问题,能够有效开展调查研究,快速厘清主次,抓住问题要点,并提出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
良好--有效应对单一复杂问题:在面对单一复杂问题时,能够跳脱固有思维模式,基于以往系统性的知识积累,找出关键问题所在,辨识核心影响因素,并能通过专业的分析和判断,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优秀--有效应对错综复杂问题:在面对复杂交错的非标准化问题时,也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可以通过纷杂的表面现象,看到问题的核心与本质,抓住关键影响因素,并创造性地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5.推动力-严谨细致
不合格--粗心大意:经常出现工作失误,往往需要上级监督和纠正;缺少对于工作细节的关注,严重影响工作效果。
合格--认真细心:工作认真,主动关注细节,态度上不敷衍了事,偶尔需要上级指导,尽量避免出现低级错误。
良好--追求准确:工作细致、耐心,对细节敏感,纠错能力强,追求准确性,即使没有他人知道,也能发现所经手工作中的绝大多数问题/错误。
优秀--严谨周密:极少出现工作失误,即使时间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也能尽量确保结果的正确与完整;做事周密,不放过任何细节,并能有效洞察可能存在的漏洞和问题。
6.推动力-计划组织
不合格--计划性差:工作计划性较差,走一步看一步,往往依赖他人招呼或上级预先安排好工作计划,才能开展工作。
合格--按部就班:能够根据工作任务要求,基于过往经验,对日常工作、单线任务等形成工作计划,包括明确工作路径、任务步骤、时间截点等关键信息。
良好--多线协调:面对多任务并进的情况,能够根据任务要求制定完善的行动计划,提前考虑到多任务间的交错关系,确保多事项能够有序推进;同时,能够主动考虑到涉及他人配合与资源协同的情境,并进行有效协调。
优秀--统筹规划:面对多元、复杂的任务,能够制定周全、细致的计划,明确各环节关键控制点,预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前准备,为任务顺利开展打通各个环节,同时设置备选方案,使得出现突发情况时可以灵活调整应对;考虑到任务中所需要的各方面资源需求,对时间、人力、物力有精准计划,提前做好各方的沟通准备。
7.凝聚力-表达沟通
不合格--表达能力欠缺,理解水平有限:表达的逻辑性与条理性不足,沟通信息不能有效传递;或对于他人在沟通中所传递的信息,经常出现错误领会,以及不完全领会的情况;或不能够耐心倾听他人,导致沟通效果较差等。
合格--清晰表达信息,耐心倾听他人: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沟通主要以传递信息为目的;沟通过程中,能够耐心倾听他人,并准确理解他人言语的含义。
良好--灵活调整表达,关注对方感受:沟通中能够打破“自我中心”(只关注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表达信息)的定势,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体察对方感受,根据对方的情绪反应和反馈等,灵活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
优秀--运用多元策略,主导沟通方向:沟通中能够游刃有余地运用多元沟通技巧、策略,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地表达复杂信息,使对方能够轻松快速理解,并根据不同沟通对象特点、时间和场合,灵活调整沟通策略,确保符合对方及场合需求;同时,能够基于队沟通对象的深入理解和把握,掌握沟通过程中的主动权,引导沟通方向。
8.凝聚力-协同合作
不合格--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工作中习惯于单打独斗,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在团队中的环节、位置和价值,时常因为个人原因影响团队的整体进度和工作效果,不能为促进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贡献力量。
合格--参与团队合作:能够认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能够主动与团队成员进行交流;如他人需要,能够提供积极有效的配合,愿意为团队决策等提供意见和建议。
良好--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够就较为深层次的问题,与团队成员保持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并能够主动寻求并尊重他人对自身工作的看法和意见;能够主动发现团队成员的工作需要,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配合。
优秀--主动维系团队:除了常规的工作互动,在团队中能够主动贡献自己的价值和力量,积极发挥自己的专长和优势,以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达成工作目标,进而维系良好的团队合作关系。
9.适应力-探索创新
不合格--墨守成规:工作循规蹈矩,习惯按照老办法解决问题,不敢打破原有条条框框,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
合格--尝试创新:在日常工作中对于新知识、新工具、新方法、新流程等不排斥,并愿意学习、了解,以及主动思考。
良好--寻求突破: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且持续地学习、了解新知识、新方法、新趋势等,并愿意寻求和尝试解决问题的全新思路和方法等。
优秀--创新改变:能够持续、主动将所学习到的新知识、新工具、新方法等应用于实际工作,所进行的创新尝试往往能够有效地改善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或者有助于打开全新的工作局面。
10.适应力-韧性抗压
不合格--畏难止步:抗压能力较差,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容易出现畏难、退缩、焦虑、抱怨等负面情绪,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合格--沉着冷静:面对压力或挑战时,基本能够理性应对,心态稳定,不会过于冲动、焦虑或恐惧。
良好--乐观应对:当遇到工作时间紧迫、疲惫或观点被否定等困难和挫折场景时,能够积极调整心态,不轻言放弃,愿意改善自身的工作方式、方法等,以保证正常的工作产出。
优秀--主动适应:在持续地高压环境下,仍能自我肯定,保证高昂的斗志,沉着冷静思考解决途径,通过主动地应对与适应,保持良好的工作质量。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