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艾滋、梅毒试题
单选题(每题5分,共100分)
1. HIV暴露后预防(PEP)的最佳启动时间是暴露后( )
A. 12小时内
B. 24小时内
C. 2小时内
D. 48小时内
2.以下哪种情况不会导致梅毒血清学试验假阳性( )
A. 系统性红斑狼疮
B. 晚期梅毒
C. 妊娠
D. 近期接种疫苗
3. 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 呼吸道飞沫
B. 血液、体液及母婴传播
C. 粪口途径
D. 虫媒传播
4.. 梅毒的潜伏期通常为( )
A. 1 - 2天
B. 2 - 4周
C. 2 - 3个月
D. 6个月以上
5. 乙肝病毒携带者(HBsAg阳性)的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剂量应为( )5
A. 5μg
B. 10μg
C. 15μg
D. 20μg
6. 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的早期诊断应在出生后( )
A. 48小时内
B. 4 - 6周
C. 3个月
D. 6个月
7. 梅毒血清学试验中,用于判断疗效的指标是
A. TPPA滴度
B. FTA - ABS滴度
C. RPR滴度
D. 抗心磷脂抗体滴度
8. 乙肝病毒的“小三阳”通常提示( )
A. 已产生保护性抗体
B. 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C. 既往感染已康复
D. 病毒复制减弱,传染性较低
D. 丙肝
9.. 艾滋病母婴传播最主要的途径是( )
A. 宫内传播,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B. 产时传播,分娩过程中胎儿接触母血及分泌物
C. 产后母乳喂养传播
D. 日常皮肤接触传播
10. 预防梅毒母婴传播的关键措施是( )
A. 孕期保证充足营养
B. 孕早期梅毒筛查与规范治疗
C. 分娩时选择剖宫产
D. 产后对新生儿进行隔离观察
11. 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不包括以下哪种方式( )
A. 宫内感染,病毒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B. 分娩过程中胎儿接触母血
C. 与母亲共用餐具
D. 产后接触母亲唾液、乳汁等
12. 感染艾滋病的母亲,采取哪种喂养方式对婴儿感染风险相对较低( )
A. 纯母乳喂养,按需哺乳
B. 混合喂养,母乳与配方奶交替
C. 人工喂养,使用配方奶粉
D. 不确定,需根据母亲情况判断
13..梅毒确诊试验是( )
A. RPR(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B. TPP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C. VDRL(性病研究实验室玻片试验)
D. USR(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
14.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应在出生后多长时间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
A. 6小时
B. 12小时
C. 24小时
D. 48小时
15. 以下哪项不是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 )
A. 母亲病毒载量高,传染性强
B. 早产,胎儿发育不成熟
C. 剖宫产
D. 胎膜早破,增加胎儿暴露机会
16. 梅毒孕妇治疗首选药物是( )
A. 青霉素,对梅毒螺旋体有特效
B. 头孢曲松
C. 阿奇霉素
D. 多西环素
17. 关于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正确的是( )
A. 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
B. 只给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
C.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
D. 母亲孕期抗病毒治疗即可
18. 艾滋病感染孕妇启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最佳时机是( )
A. 孕早期
B. 确诊即启动,检测即治疗
C. 孕中期
D. 分娩前
19.. 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若HBV DNA载量≥多少时需在孕24 - 28周启动抗病毒治疗( )
A. 2×10⁵ IU/mL
B. 2×10⁶ IU/mL
C. 2×10⁷ IU/mL
20. 梅毒血清学检测中,用于判断疗效的指标是( )
A. TPPA滴度
B. RPR滴度
C. FTA - ABS(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滴度
D. 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