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实习生出科理论考试
姓名:
届数:
1、下列属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是
A、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B、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C、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D、一次性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
2、临终患者最后消失的感觉是
A、听觉
B、视觉
C、触觉
D、味觉
E、嗅觉
3、—级预防是指
A、从病因上预防危险因素
B、疾病发生前的护理工作
C、疾病发展期的护理工作
D、对临床期病人采取治疗
E、对康复期病人采取治疗
4、不属于糖尿病危险因素的是
A、年龄
B、性别
C、血脂异常
D、不合理膳食
E、中心性肥胖
5、疾病“三间分布”指的是
A、年龄、季节、职业分布
B、年龄、性别、季节分布
C、年龄、季节、地区分布
D、时间、地区、人群分布
E、病因、宿主、环境分布
6、社区是指
A、一群人
B、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C、是由共同地域、价值体系所决定的社会群体
D、同一地域的许多机构
E、一定的社会服务机构
7、新生儿出院回家后第一次家庭访视一般不超过
A、24小时
B、36小时
C、48小时
D、60小时
E、72小时
8、关于核心家庭的特点错误的是
A、人数少
B、关系单纯
C、出现家庭危机时易于解决处理
D、结构简单
E、家庭援助较少
9、一次性小包装的瓶装碘酒、酒精,启封后使用时间为
A、1天
B、7天
C、15天
D、30天
10、社区护理评价形式分为
A、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B、收集资料和修改计划
C、开始评价和过程评价
D、结果评价和修改计划
11、《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所称的医疗废物是指
A、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活动中产生的危害性的废物
B、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危害性的废物
C、在医疗、预防、保健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危害性的废物
D、D在日常公益活动中产生的废物
12、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管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它们的数量分别是
A、甲类2种,乙类24种,丙类9种
B、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C、甲类2种,乙类20种,丙类13种
D、甲类2种,乙类22种,丙类11种
E、甲类2种,乙类19种,丙类14种
13、临终关怀是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下列哪种护理
A、心理护理
B、舒缓疗护
C、身心护理
D、全人护理
E、整体护理
14、社区护理起源于
A、康复医学
B、替代护理
C、临床医学护理
D、公共卫生护理
E、家庭护理
15、在进行社区健康教育诊断中不妥的是
A、列出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
B、选出可通过健康教育解决或改善的健康问题
C、分析健康问题对教育对象的威胁程度,确定健康教育的首选问题
D、分析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和资源
E、找出与健康问题相关的因素和促进教育对象改变行为的相关因素
16、关于医疗器械、器具、物品的消毒灭菌叙述正确的是
A、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首选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B、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物品必须消毒
C、针灸针具做到一人一针一消毒
D、可能造成患者口腔粘膜破损的所用器械做到消毒
17、以下属于化学性废物的是
A、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
B、废弃的免疫抑制剂
C、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D、废弃的培养基
18、社区康复护理的目标是
A、消除病痛
B、终止病程、恢复健康
C、消除临床表现
D、使生命指征恢复正常
E、让康复对象重新融入社会
19、冠心病二级预防错误的是
A、戒烟
B、控制血压
C、控制饮食
D、抗血小板聚集
E、大运动量锻炼
20、在进行社区健康教育时,教育者定期对计划检查教育进度及效果属于哪种评价方法
A、即时评价
B、过程评价
C、阶段评价
D、结果评价
E、效果评价
21、疾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是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C、散发、流行、暴发流行
D、患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E、周围性、地区性、季节性
22、三级预防的护理目标是
A、预防精神障碍的发生
B、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C、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
D、早期发现精神疾病患者
E、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社会功能
23、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
A、增进教育对象的健康知识
B、使教育对象自觉采取健康生活行为
C、增进教育对象的自我检测技能
D、使教育对象有效利用现有卫生资源
E、改善教育对象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24、家庭访视的准备内容不包括
A、确立访视对象
B、预防
C、确定访视目的
D、安排访视路线
E、准备访视用品
25、对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处理正确的是
A、使用单层专用包装袋,及时密封
B、置于专用容器内,及时密封
C、装于黄色塑料袋内,扎紧袋口
D、使用双层专用包装物,及时密封
26、下列有关糖尿病的说法描述正确的是
A、以蛋白质代谢紊乱为主
B、为终身性疾病
C、以脂肪代谢紊乱为主
D、脑力劳动者发病低于体力劳动者
E、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引起的
27、出生后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是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学龄前期
E、学龄期
28、使用轮椅时应注意
A、患者靠前座
B、下坡时不需减速
C、患者躁动时用带子系牢肢体
D、患者身体靠后座,防止意外
E、不需特别照顾
29、关于消化道隔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最好同一病种患者收住同一病室
B、工作人员密切接触患者时应穿隔离衣、戴帽子及口罩、穿隔离鞋
C、患者的用品、食具、便器、排泄物、呕吐物均须消毒
D、病室应有防蝇及灭蝇设施
E、患者可交换使用物品
30、社区护理程序是解决护理问题的一种
A、工作方法
B、诊断
C、理论
D、计划
31、食物中毒的重要诊断依据是
A、有食入可疑或不良食物史
B、发热
C、头疼
D、呕吐
E、腹泻
32、某病患病率是指
A、某病患病人数/年平均人口数
B、某病曾患病的总人数/同期平均人口数
C、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
D、所有疾病患病人数/年平均人口数
E、某病新发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
33、社区卫生服务的原则阐述正确的是
A、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B、以综合性医院为主体
C、针对社区存在的个别健康问题
D、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的高级卫生服务
34、下列关于产褥期护理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预防感染,产后休养环境居住房间要门窗紧闭
B、产妇要包裹头部、穿袜子避免受风,夏天也不例外
C、不能刷牙、洗头、洗澡
D、只吃肉喝汤,不能吃蔬菜和水果
E、每天可用温开水或1:5000的高镒酸钾溶液冲洗外阴1~3次
35、女性,22岁,突起高热,上腹不适,恶心,食欲减退,体温38.5℃,出现黄疸,皮肤瘙痒,肝肋下1.5cm,腹水阴性,血ALT1200U,初步诊断为甲型病毒性肝炎,此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是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性传播
D、母乳传播
E、血液传播
36、镇静催眠药中毒的主要表现是
A、神经系统兴奋的表现
B、呼吸系统兴奋的表现
C、中枢神经抑制的表现
D、呼吸系统抑制的表现
E、循环系统抑制的表现
37、如果被火焰烧伤,哪种处理方法不合理
A、立即脱去燃烧的衣物
B、用身边的水扑灭火焰
C、快速奔跑,用手扑打灭火
D、就地卧倒翻滚灭火
E、用厚被子或毯子铺盖灭火
38、在划分为4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属于
A、Ⅰ级(用红色表示)
B、Ⅱ级(用橙色表示)
C、Ⅲ级(用黄色表示)
D、Ⅳ级(用蓝色表示)
39、临终者可出现防御机制反应的时期是
A、忧郁期
B、愤怒期
C、接受期
D、协议期
E、否认期
40、张老师,男,73岁,心绞痛发作持续3小时,含硝酸甘油无效,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对该患者的护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绝对卧床休息
B、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C、观察疼痛缓解情况
D、饮食无特殊规定
E、保持大便通畅
41、社区护士遵医嘱完成的活动,如静脉输液、导尿等。遵医嘱完成的活动,在护理措施分类中属于
A、独立性
B、合作性
C、依懒性
D、个体性
42、典型抑郁症1天之内情绪波动的规律是
A、晨重夜轻
B、晨轻夜重
C、中午最重
D、半夜最重
E、中午起逐渐加重
43、下列关于社区护理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以社区人群健康为中心
B、综合性服务内容
C、社区护士具备较高的自主性
D、社区护理仅需社区护士一人即可完成
44、当观察人口不稳定,观察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前后不一时,队列研究通常计算下列哪种率
A、发病率
B、发病密度
C、累积发病率
D、SMR
E、患病率
45、为了正确反映同一时期不同年龄人群的死亡率和不同年代各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可用
A、抽样调查
B、年龄死亡相关分析
C、交叉分析
D、出生队列分析
E、横断面分析
46、脊髓损伤的卧位,踝关节总是
A、自然放置
B、背伸位
C、跖屈位
D、背伸跖屈交替
E、任意
47、纤维内窥镜的消毒灭菌方法宜选用
A、酒精浸泡法
B、戊二醛浸泡法
C、高压蒸汽灭菌法
D、过氧乙酸浸泡法
48、构成社区的最基本要素是
A、人群要素和地域要素
B、人群和生活服务设施
C、地域和生活服务设施
D、文化要素和生活方式
E、生活服务设施和管理机构
49、人畜共患传染病是
A、流行性出血热
B、细菌性痢疾
C、血吸虫病
D、白喉
50、
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时正确的是
A、检查脉搏时间<7s
B、面罩与患者面部紧密衔接,挤压气囊1s
C、反复3个循环后进行复苏效果评估
D、没有人工气道的患者,吹气时可不稍停按压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