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关于幼儿“抗战故事”接受形式与朗读风格需求的问卷调查
尊敬的幼儿教师:
您好!为更好地设计适配3-6岁幼儿的抗战主题故事内容,精准匹配幼儿对故事接受形式与朗读风格的需求,特开展本次问卷调查。问卷仅用于项目研究,数据严格保密,恳请您结合教学经验如实填写,感谢您的支持!
1. 您的教龄
1-3年
4-6年
7-10年
10年以上
2. 您所带幼儿的年龄
3-4岁
4-5岁
5-6岁
3. 您所在幼儿园的类型
公立幼儿园
私立幼儿园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4. 您是否曾带领幼儿接触过抗战主题故事(如绘本、动画、口述等)
是
否
5. 您认为幼儿更易接受的抗战故事呈现载体是
纯音频(仅朗读)
图文结合(绘本画面+朗读)
简单动画(动态绘本+朗读)
实物道具辅助讲述(如小英雄玩偶、仿真道具)
其他
6. 幼儿对包含哪些元素的抗战故事更感兴趣(可多选)
小英雄人物事迹(如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的片段)
生活化抗战场景(如战时小朋友送物资、保护家人)
动物角色演绎的抗战情节(如小动物组队传递情报)
抗战相关小游戏互动(如“模拟传递消息”“寻找小英雄勋章”)
抗战主题儿歌穿插(故事中加入简单红色儿歌)
其他
7. 您觉得适合幼儿的抗战故事时长应控制在:
3分钟以内
3-5分钟
5-8分钟
8分钟以上
8. 您认为故事结尾采用哪种形式更易让幼儿理解精神内涵:
简单总结(如“小英雄真勇敢”)
互动提问(如“我们要向小英雄学习什么呀”)
延伸小游戏(如“模仿小英雄保护玩具”)
其他
9. 您在实践中发现,幼儿对哪种故事结构的抗战内容更专注:
线性叙事(按时间顺序讲完整小事)
片段式叙事(聚焦单个精彩情节)
重复式叙事(如“小英雄每次遇到困难都这样做”)
其他
10. 幼儿更适应的朗读语速是:
偏慢(清晰咬字,每句后留1-2秒停顿)
中等(自然流畅,无明显停顿)
偏快(节奏轻快,带动情绪)
11. 您认为更吸引幼儿的朗读语气是:
简单音效(如脚步声、号角声、敲门声)
穿插简短提问(如“小英雄接下来会怎么做呢”“你们觉得这样对吗”)
角色对话式朗读(区分不同人物语气)
停顿留白(让幼儿有思考、回应时间)
肢体动作提示(朗读时搭配简单手势,如“加油”“保护”动作)
12. 您认为朗读时对“抗战”相关词汇的处理方式更适合:
用幼儿易懂的语言替换(如“战斗”说成“保护大家的行动”)
保留词汇并简单解释(如“‘游击队’就是保护老百姓的队伍”)
不刻意解释,通过情节让幼儿感知
13. 当朗读到故事中紧张、勇敢的情节时,您觉得哪种处理更合适:
适当提高音量,加快语速
保持语气平稳,用表情辅助
加入简短互动(如“我们一起给小英雄加油”)
其他
14. 您在带领幼儿接触抗战故事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故事内容难以简化到幼儿理解水平
幼儿对历史背景无概念,兴趣低
缺乏适配的幼儿抗战故事素材
无法有效将故事与“勇敢”“爱国”等精神结合
其他
15. 您希望获得哪些类型的抗战故事资源,助力日常教学:
现成的朗读音视频
分年龄段的故事脚本
配套的互动游戏方案
其他
16. 您认为在幼儿园开展抗战故事相关活动,适合搭配哪些形式:
手工活动(如制作“小英雄勋章”)
角色扮演(模仿故事中的小英雄)
绘画活动(画“我心中的小英雄”)
红色儿歌学唱
其他
17. 对于通过故事向幼儿传递“勇敢”“爱国”等精神,您有哪些具体建议:
18. 关于优化幼儿抗战故事的内容与形式,您还有其他补充建议吗: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