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姓名:
1、皮内注射法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以下哪项?
过敏性休克
局部组织坏死
注射部位疼痛
晕针
2、为预防皮内注射后出现局部感染,以下哪项措施最重要?
选择粗针头
注射后立即热敷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注射部位取四肢末端
3、患者在皮内注射过程中或注射后不久,出现头晕、眼花、面色苍白、出冷汗、心慌等症状,最可能发生了什么并发症?
过敏性休克
局部血肿
晕针
感染
4、进行药物过敏试验(如青霉素皮试)时,若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首要的处理措施是?
立即报告医生
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让患者平卧、吸氧
建立静脉通路
5、皮内注射后,注射部位出现直径大于1cm的红肿、硬结,伴疼痛,可能是发生了?
正常反应
局部组织反应过重
感染
药物吸收不良
6、为减少皮内注射时的疼痛,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进针角度越大越好
注射速度越快越好
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角进针
进针后快速推注药液
7、关于皮内注射并发症中“局部淤血或血肿”的预防措施,错误的是?
注射前检查针头是否有倒钩
注射时避开浅表小血管
拔针后立即按压针眼处片刻
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
8、下列哪种情况不是导致皮内注射药物过敏反应(非过敏性休克)的常见原因?
患者为过敏体质
药物本身或其杂质
注射速度过快
患者对药物成分敏感
9、皮内注射后发生局部感染,以下处理措施不恰当的是?
局部涂擦抗生素软膏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早期可进行热敷促进炎症吸收
必要时遵医嘱口服抗生素
10、在预防皮内注射并发症“药物误注入血管”方面,关键在于?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注射前回抽无回血
掌握正确的进针深度
使用小剂量药液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