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经济”如何拿捏年轻人?

1. 您的性别:
2. 您的年龄段:
3. 您最近3个月是否购买过“多巴胺风格”产品(如高饱和色服饰、趣味文创、高颜值食品等)?
4. 您购买“多巴胺风格”产品时,最常被哪种类型的品牌吸引?
5. 您选择购买这类产品,最主要的初衷是?
6. 当品牌宣传“这款产品能让你心情变好”“治愈你的emo时刻”时,你会更关注它吗?
7.  购买某款“多巴胺产品”后,它是否真的给你带来了预期的情绪改变(如更开心、更放松)?
8. 请回忆最近一次因“情绪吸引”购买的产品,品牌是如何让你感受到情绪价值的?
9. 以下品牌的“感官设计”,哪类最容易让你产生购买欲望?
10. 当一款产品的“感官体验”(如颜值、手感)超出你的预期时,你会?
11. 您是否会因为“感官体验好”(如包装好看、摸起来舒服),原谅产品在性价比/实用性上的小不足?
12. 1. 结合“情绪吸引”和“感官体验”,这两者加起来对您购买“多巴胺产品”的影响有多大?(1-5分打分,1分=毫无影响,5分=决定性影响)
13. 假设两款功能相似的产品:A款“颜值一般,但性价比高”;B款“颜值高、摸起来舒服,宣传‘能让人开心’,但贵20%”,你会选哪款?
14. 您认为品牌想要“拿捏”年轻人的消费欲望,最关键的是做好哪一点?
15. 请举例说明:你觉得哪个品牌最会用“情绪价值”或“感官营销”吸引年轻人?它具体做了什么?
16. 你认为品牌用“多巴胺”相关的营销吸引年轻人时,有没有让觉得“反感”的地方?如果有,是什么?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