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填写与班会意见征集
亲爱的同学,欢迎加入到我们2025级新闻传播大家庭,在这里我们将分享欢乐,共克难题,现在旅途的第一站是班会,为帮助老师更好地了解大家的基础情况、需求与规划,以便精准提供学术支持和培养指导,特开展此次问卷调查。同时,也希望大家发挥奇思妙想,勾勒出你心中的理想班会!接下来请开始问卷填写,问卷答案无对错之分,数据仅用于教学培养参考,请放心如实填写,感谢您的配合!
第一部分 个人基本信息
一、身份信息
1. 姓名:
2. 请上传一张最能代表您个人形象的照片:
选择文件
3. 学号:
4. 身份证号码:
5. 出生日期:
6. 性别:
男
女
7. 籍贯:
8. 民族:
9. 联系方式:
10. 校内邮箱:
11. 校外个人邮箱:
12. 本科学校:
13. 本科专业:
14.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中共预备党员
共青团员
民主党派成员
无党派人士
群众
15. 升学途径:
考研
保研
16. 您的导师是:
17. 个人研究方向:
18. 外语水平:(英语四六级或雅思托福成绩)
19. 宿舍房间号:
20. 家庭地址:
21. 家庭基本信息:
父亲姓名
父亲就职单位
父亲职务
母亲姓名
母亲就职单位
母亲职务
其他家庭成员信息
22. 过去一年,您和家人进行20分钟以上深谈的频率是:
以日计数
以周计数
以月计数
以年计数
无
23. 本科每个月消费情况:
一千以下
一千到一千五
一千五到两千
两千以上
24. 是否有勤工助学经历:
是
否
25. 是否有勤工俭学需求:
是
否
26. 是否有兼职需求:
是
否
27. 是否购买人身保险:
是
否
28. 是否有疾病史:
是,何种疾病:
否
29. 您的MBTI:
30. 是否报名参加班委竞选:
是
否
二、学术基础与能力储备
1. 您对自己本科专业的认可和热爱程度是?
非常不满意(
1
)
非常满意(
5
)
2. 您对自己研究生专业的认可和热爱程度是?
非常不满意(
1
)
非常满意(
5
)
3. 您本科阶段是否有“学术论文写作”经历(如课程论文、毕业论文外的小论文)?
A. 有,曾独立完成并发表(含校级/院级期刊)
B. 有,曾独立完成但未发表
C. 有,仅参与过小组论文写作(非核心贡献者)
D. 无,仅完成过本科毕业论文
4. 对于“学术文献检索工具”(如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PubMed),您的熟练程度是?
A. 非常熟练,能精准使用高级检索功能(如筛选时间、关键词组合)
B. 基本熟练,能通过基础检索找到所需文献
C. 不太熟练,仅会使用1-2种工具,需依赖教程/他人指导
D. 完全不熟练,从未使用过
5. 您对“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量化分析、质性研究)的掌握情况是?
A. 熟练掌握2种及以上,能独立设计对应研究方案
B. 了解2种及以上,需参考案例才能设计方案
C. 仅了解1种,对其他方法基本陌生
D. 完全不了解,未接触过任何研究方法理论
6. 对于“数据分析软件”(如SPSS、Stata、Python、R、MATLAB),您的使用能力是?
A. 熟练使用1种及以上,能独立完成数据清洗、统计分析、绘图
B. 基本使用1种,能完成简单分析(如描述性统计),复杂操作需查教程
C. 仅安装过软件,未实际操作过
D. 从未接触过,无任何基础
7. 您的“英语学术阅读能力”(如阅读英文期刊论文、研究报告)如何?
A. 非常流畅,无需依赖翻译工具即可理解核心内容
B. 基本流畅,偶尔需借助翻译工具,不影响整体理解
C. 不太流畅,需频繁使用翻译工具,且耗时较长
D. 困难较大,即使使用翻译工具也难以理解专业术语
8. 您是否有“学术规范”相关知识储备(如引用格式、避免抄袭、数据真实性要求)?
A. 非常清楚,能熟练使用APA、MLA、GB/T等引用格式
B. 基本清楚,了解核心规范(如避免抄袭),但引用格式需参考模板
C. 不太清楚,仅听说过“学术不端”,具体要求不了解
D. 完全不清楚,从未接触过相关知识
9. 您本科阶段的“平均成绩”(或GPA)处于什么水平?
A. 前10%(专业排名)
B. 前11%-30%
C. 前31%-50%
D. 50%以后
10. 您是否有“跨学科知识储备”(如本专业外的其他领域知识,且与研究生研究方向相关)?
A. 有丰富储备,曾系统学习过相关领域课程(如研究“数字营销”,且学过“计算机编程”)
B. 有基础储备,通过选修课/自学了解过相关知识
C. 略有了解,仅接触过少量概念,无系统认知
D. 无储备,未接触过相关跨学科知识
11. 您认为当前学术基础是否能满足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需求?
A. 完全能满足,且有信心应对进阶内容
B. 基本能满足,个别薄弱环节可通过后续学习弥补
C. 不太能满足,多个基础能力(如软件、英语)需重点提升
D. 完全不能满足,需从基础内容重新学习
三、研究规划与成长需求
1. 您在入学前是否已明确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
A. 已明确,且有具体研究主题(如XX领域的XX问题)
B. 初步明确大方向(如仅确定“人工智能应用”,未细化主题)
C. 未明确,需通过课程学习/导师指导进一步确定
D. 暂未考虑,计划先适应研究生学习节奏
2. 您选择当前研究方向(或意向方向)的核心原因是?
A. 本科专业延续,有基础积累
B. 个人兴趣爱好,愿意长期投入
C. 行业发展前景好,利于职业就业
D. 导师研究领域匹配,便于获取指导
E. 其他
3. 研究生阶段,您最希望在“研究能力”上提升的是?(可多选)
A. 文献检索与筛选能力(精准找到核心文献)
B. 文献阅读与综述撰写能力(提炼观点、整合文献)
C. 研究设计能力(确定研究方法、设计实验/调研方案)
D. 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如SPSS、Python、Stata等工具使用)
E. 学术论文撰写与投稿能力(结构搭建、语言润色)
4. 您是否有参与“科研项目/学术竞赛”的计划?
A. 有明确计划,已关注具体项目/竞赛(如XX项目)
B. 有初步计划,入学后将主动了解相关信息
C. 暂不确定,需先了解难度和要求
D. 暂无计划,优先完成课程和毕业论文
5. 对于“学术交流活动”(如学术讲座、研讨会、国际会议),您的参与意愿是?
A. 积极参与,只要时间允许都会参加
B. 选择性参与,优先参加与研究方向相关的活动
C. 偶尔参与,仅在有强制要求或特别感兴趣时参加
D. 不打算参与,认为对现阶段学习帮助不大
6. 您希望导师以哪种方式指导您的研究规划?
A. 高频定期沟通(如每周1次,细化进度和问题)
B. 阶段性沟通(如每月1次,聚焦关键节点)
C. 按需沟通(有问题时主动找导师,无固定频率)
D. 自主规划为主,导师仅提供方向性建议
7. 研究生阶段,您是否有“发表学术论文”的目标?
A. 有明确目标,计划发表XX级别论文(如核心期刊、SCI)
B. 有初步目标,至少发表1篇符合毕业要求的论文
C. 暂未确定,需先了解发表流程和难度
D. 无目标,仅完成毕业论文即可
8. 您在研究规划中最担心遇到的问题是?(可多选)
A. 找不到合适的研究切入点,方向模糊
B. 文献积累不足,无法支撑研究思路
C. 研究方法掌握不熟练,影响数据获取/分析
D. 与导师沟通不顺畅,得不到有效指导
E. 时间管理困难,无法平衡课程与研究
四、职业规划与发展
1. 研究生毕业后,您的首选就业方向是?
A. 学术科研类(如读博、高校教师、科研院所研究员)
B. 企业职场类(如互联网、金融、国企、外企等企业岗位)
C. 公共服务类(如公务员、事业单位、选调生)
D. 自主创业(如创办公司、个体经营)
E. 暂未确定,毕业后再考虑
2. 若选择“企业职场类”就业,您倾向的行业是?(可多选,未选此方向者可跳过)
A. 互联网/科技行业(如大厂、初创科技公司)
B. 金融行业(如银行、券商、基金、保险)
C. 制造业/实业(如汽车、电子、装备制造)
D. 快消/零售行业(如食品、美妆、电商)
E. 其他
3. 若选择“企业职场类”就业,您倾向的岗位类型是?(可多选,未选此方向者可跳过)
A. 技术研发类(如算法工程师、产品研发、数据科学家)
B. 业务运营类(如产品运营、用户运营、市场运营)
C. 职能支持类(如人力资源、财务、行政、法务)
D. 专业服务类(如咨询、审计、培训)
E. 其他
4. 您是否有“读博深造”的计划?
A. 有明确计划,已确定读博方向/目标院校
B. 有初步计划,入学后将准备申请材料(如联系博导、发表论文)
C. 暂不确定,需先体验研究生科研节奏再决定
D. 无计划,研究生毕业后直接就业
5. 研究生阶段,您是否计划通过“实习”提升就业竞争力?
A. 有明确计划,已关注目标企业实习招聘(如XX公司)
B. 有初步计划,入学后将主动投递实习简历(如研一暑假开始)
C. 暂不确定,需先完成课程/科研任务
D. 无计划,认为实习对学术/就业帮助不大
6. 您希望学校/学院提供哪些“职业发展支持”?
A. 就业信息推送(如企业招聘公告、实习机会)
B. 职业技能培训(如简历撰写、面试技巧、职场礼仪)
C. 行业分享会/宣讲会(邀请企业HR、行业前辈分享)
D. 求职一对一指导(如职业规划咨询、简历修改)
E. 校友资源对接(如联系已就业校友获取内推/经验)
7. 您在职业规划中最关注的因素是?
A. 薪资待遇(如月薪、年终奖、福利)
B. 职业发展空间(如晋升路径、能力提升机会)
C. 工作稳定性(如企业规模、行业风险、劳动合同类型)
D. 工作强度/生活平衡(如加班频率、通勤时间、假期)
E. 工作内容匹配度(如是否与专业/兴趣相关)
8. 您是否了解当前“目标就业方向”的市场需求与竞争情况?
A. 非常了解(如知道岗位招聘要求、平均薪资、竞争比例)
B. 基本了解(知道大致要求和竞争难度,细节不明确)
C. 不太了解,仅听说过该方向,未深入调研
D. 完全不了解,未关注过市场情况
9. 研究生阶段,您计划通过哪些方式“提升就业竞争力”?
A. 积累科研经历(如参与项目、发表论文)
B. 获取实习经历(尤其是目标行业/岗位的实习)
C. 考取专业证书(如CPA、法律职业资格证、PMP)
D. 提升通用技能(如英语能力、办公软件、沟通协调能力)
E. 拓展人脉资源(如参加行业活动、认识前辈/同学)
五、心理状态与初步适应感受
1. 截至目前,您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生活整体感受是?
A. 感受很好,已初步熟悉新环境,心态积极
B. 感受尚可,对新环境有基本认知,偶尔有小疑问
C. 感受一般,对新环境仍有陌生感,偶尔会迷茫
D. 感受较差,对新环境不太适应,有抵触情绪
2. 面对研究生阶段已了解到的学习要求(如课程难度、科研相关预期),您当前的心理状态是?
A. 毫无压力,觉得自己能应对
B. 有轻微压力,但觉得是正常挑战
C. 压力较明显,偶尔会因担心应对不好而焦虑
D. 压力很大,频繁感到烦躁,影响日常状态
3. 入学以来,您与班级同学、室友的相处情况是?
A. 相处很愉快,已能主动交流,有亲近感
B. 相处平和,有基本互动(如打招呼、分享信息)
C. 相处较少,很少主动交流,感觉有些孤单
D. 相处有困扰,与部分人存在小矛盾,不知如何处理
4. 当您因刚入学的新情况产生心理困扰(如陌生感、对未来的小担忧)时,通常会怎么做?
A. 主动和亲友/新认识的同学说,寻求安慰或建议
B. 自己通过看剧、运动等方式调节情绪
C. 会想了解学校是否有心理咨询相关帮助
D. 不太想和人说,自己默默承受
5. 对于“自己对研究生生活的期待”与“目前实际体验”,您觉得差距如何?
A. 基本没差距,实际体验符合甚至超出期待
B. 有一点差距,但能接受,觉得慢慢会变好
C. 差距较明显,偶尔会因此怀疑自己的选择
D. 差距很大,经常陷入自我否定
6. 进入研究生阶段后,您目前的睡眠质量大致是?
A. 很好,入睡顺利、睡眠安稳,醒来有精力
B. 还可以,偶尔入睡慢,但不影响白天状态
C. 不太好,经常失眠/多梦,白天容易累
D. 很差,长期睡不好,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
7. 您期望的夜间寝室休息时间为:
22:00以前
22:00-23:00
23:00以后
8. 您中午是否有午睡习惯:
是
否
9. 您是否会因为“研究生阶段的未知情况”(如后续科研进展、就业方向)产生过度担忧?
A. 从不担忧,对后续规划有信心
B. 偶尔担忧,但很快能专注于当下要做的事
C. 经常担忧,会占用时间想这些事,影响做事效率
D. 总是担忧,没办法集中精力处理眼前的学习任务
10. 您对学校提供的“心理健康支持服务”(如心理咨询、心理讲座)了解多少?
A. 很了解,知道具体服务内容、怎么预约
B. 有点了解,知道有这类服务,但不清楚细节
C. 不太了解,只听说过,没主动去了解
D. 完全不了解,不知道学校有心理健康支持服务
11. 近期,您对参与各类活动(如班级活动、学习交流、兴趣爱好相关)的意愿是?
A. 意愿很强,主动想参与各类活动
B. 意愿一般,只愿意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C. 意愿较低,不太想主动参与活动
D. 没意愿,对任何活动都提不起兴趣
12. 如果学校/班级组织“新生日志分享会”或“心理互助小团体”(一起聊入学感受、互相支持),您愿意参加吗?
A. 非常愿意,希望和同学交流感受、互相帮助
B. 愿意试试,时间方便的话会参加
C. 不太愿意,对这类交流活动没太大兴趣
D. 不愿意,不想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入学感受
第二部分:关于班会环节的偏好
一、 关于游戏互动部分
1. 喜欢的社交氛围 :“您更倾向于哪种类型的破冰活动氛围?”
A. 热闹欢快,能迅速拉近距离,大家一起嗨
B. 轻松有趣,带点小竞争,但不会太激烈
C. 安静温馨,能进行一些有意义的交流和分享
D. 合作解谜,需要团队沟通和脑洞大开
2. 对于“破冰游戏”,您更偏爱哪种类型?
A. 肢体动作类(如:你画我猜、抢椅子)
B. 语言表达类(如:故事接龙、猜谜语)
C. 策略推理类(如:狼人杀、阿瓦隆)
D. 个人分享类(如:两个真一个假、分享趣事)
E. 交流互动型(例如:两人一组快速问答,分享一个趣事)
F. 团队协作型(例如:小组解谜、小组挑战任务)
G. 轻松搞笑型(例如:听前奏猜歌名、你画我猜、谁是卧底)
H. 安静思考型(例如:写下对同学的初印象祝福,然后随机抽取)
I. 其他建议或你玩过的好游戏
3. 理想的游戏互动规模 “您认为破冰游戏最理想的小组人数是?”
A. 2-4人(交流更深,更容易熟悉)
B. 5-8人(人数适中,既能讨论又不至于冷落谁)
C. 8人以上或全班一起(大集体更有氛围和气势)
4. “您如何看待破冰游戏中可能出现的‘尴尬’瞬间?”
A. 完全不介意,尴尬本身就是笑点,很有趣
B. 有点介意,但如果氛围好,可以接受
C. 非常介意,希望活动能尽量避免
5. 如果游戏环节获胜有奖励,您希望是什么?
A. 实用小文具(笔、本子、文件夹)
B. 零食饮料大礼包
C. 有趣的整蛊小玩具(解压玩具等)
D. “班级特权卡”(如:下次活动优先选择权)
E. 其他
6. 如果游戏环节有惩罚,您能接受什么程度的?
A. 轻松无感型(例如:自我介绍、唱一句歌、做个鬼脸)
B. 小小挑战型(例如:用奇怪语调读一段话、模仿一个表情包、做个俯卧撑)
C. 社交“酷刑”型(例如:对隔壁同学说一句土味情话、大冒险)
D. 我拒绝任何形式的惩罚
E. 其他
二、 关于主体内容部分
1. 您更希望班会的核心内容是涉及哪些方面?
A. 学术科研分享(如:学术沙龙、技术工坊、写作指导、答辩预演等)
B. 情感生活交流(如:破冰联谊、生活分享、压力调试)
C. 职业发展规划(如:职业探讨、技能培训、实践交流)
D. 政策事务通知(如:重大政策方针解读、日常事务通知、学校培养方向解读等)
E. 其他
2. 关于班会具体内容呈现,您希望以何种形式进行会更愿意听?
A. 简短精炼的PPT讲解,快速过完
B. 设计成趣味问答/抢答赛(答对有奖
C. 用一些有趣的案例或故事来引入说明
D. 其他
3. 您希望未来班会的整体氛围是?
A. 高效简洁商务型
B. 活泼尽兴运动型
4. 您希望的班会召开时间:
A. 常规型(每周每月固定时间召开:如每周一次短会,每月一次长会)
B. 灵活调整型(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
5. 您希望的班会召开频率:
一周一次
两周一次
一月一次
三、 关于其他环节建议
1. 针对班会有什么自己想要的环节和活动,还有什么别的奇思妙想,都可以告诉我们!(选做)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