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本部分旨在了解您在本学期内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客观参与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在此特指 课堂内外系统性学习或实践,例如:
《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必修或选修思政课程;
主题团日 / 党团支部学习、时政宣讲、社会实践课程;
学校或学院组织的价值观辩论、志愿服务月、“青马工程”培训等活动。
请您根据实际记录或回忆填写具体次数 / 时长 / 分数。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不会单独呈现或影响个人评价。
您的高考科目中是否有政治科目
您所在学院本学期是否组织过思想政治类专题讲座或报告会?
您是否参加过“学习强国”平台或类似的在线思想政治学习?
您本学期修读了几门思想政治类课程?
您参与的思政课程是否配有线上互动功能(如学习通/MOOC/雨课堂)?
您所在课程是否提供过课程PPT、讲义或录播视频供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
您本学期在课堂中参与过几次小组讨论/课堂展示?
您是否撰写并提交过思想汇报、课程心得或思政课论文?
您是否参加过课程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如红色教育基地参访、时事调研等)?
您本学期或上学期(大二学生)通过了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考核?
本学期或上学期思想政治课成绩均分属于哪个区间?
您是否获得过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荣誉或表彰?
以下题目旨在了解您对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所持的情感态度。请根据您的真实感受,判断这些价值观对您是否具有情感吸引力、归属感或长期坚持的意愿。请您根据自己的直觉选择最贴近的选项,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完全保密,仅用于学术研究。
我很高兴能在今后的生活中持续践行这些核心价值观
我喜欢与校外的人谈论这些核心价值观
我真的觉得这些核心价值观所面临的问题就像是我自己的问题
我认为自己很容易像对这些核心价值观那样,去依恋另一套价值观
我并不觉得自己是这些核心价值观“大家庭”的一员
我对这些核心价值观没有情感依恋
这些核心价值观对我来说具有很大的个人意义
我对这些核心价值观没有强烈的归属感
以下题目旨在了解您在面对校园、社区或社会事务时,是否具备足够的信心、能力感和积极态度。请您结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对公共事务的理解和参与体验,判断以下描述是否符合您的真实想法。
当校园或社区出现问题时,只要我投入努力,就能帮助解决
即使公共事务很复杂,我也能找到有效方法去应对
面对影响集体的突发事件,我有信心保持冷静并采取行动
我相信自己能够为校园或社区带来积极改变
我知道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向学校或政府提出改进建议
若公共决策不明确,我能迅速想出多种可行方案
我有信心在公共讨论中表达观点并让他人重视
遇到社会问题受到阻力时,我仍能坚持行动直到看到成效
我能将复杂的社会信息转化为他人易懂的行动计划
我相信像我这样的青年也能推动社会进步
当我需要时,有一个特别的人在我身边。
我有一个特别的人,可以与 TA 分享快乐与忧伤
当我感到失落时,有一个特别的人会一直在我身边
我生活中有一个特别的人关心我的感受
我的家人真的尽力帮助我
我从家人那里得到了我需要的情感帮助与支持
我能与家人谈论我的难题
我从家人得到所需的情感帮助和支持
我的朋友们能真正帮助我
当事情出错时,我可以依靠我的朋友
我有朋友愿意与我分享快乐与忧伤
我可以与朋友谈论我的问题
以下问题旨在了解您在过去四个月内的实际行为表现。亲社会行为是指在没有强制或利益驱动的情况下,主动帮助他人、参与公益、关心集体与社会的行为。
本部分所有题目均为客观行为频次或时长的自我报告,请尽量根据记忆如实填写。
过去四个月内参加公益活动或志愿服务(如助学、敬老、支教、校内志愿服务)
过去四个月内主动帮助陌生人或同学完成任务(如指路、搬东西、修理设备)
过去四个月内参与线上或线下慈善捐款、公益倡议、公共事务讨论
过去四个月内发布正能量或有益他人的信息(如志愿宣传、科普知识、感人故事)
过去四个月内参与垃圾分类、植树、清洁等环保行动
过去四个月内安慰、倾听情绪低落的朋友,提供情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