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现状调查问卷(高二、高三)
一、基本信息
1. 你所在的年级是:
A. 高二年级
B. 高三年级
2. 你的性别是:
A. 男
B. 女
3. 你平时历史学科的成绩大概处于哪个区间(满分 100 分)?
A. 90 分以上
B. 80-89 分
C. 70-79分
D. 60-69分
E. 60 分以下
二、对历史解释的认识
历史解释并非是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简单描述,而是根据真实的历史材料,以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对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进行有条理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
4. 你认为历史解释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如何?
A、非常重要
B、比较重要
C、不太重要
5. 你认为历史解释能力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可多选)
A.能够概述基本的历史事实
B.分析历史材料的真伪和背景
C.对历史事件进行多角度解读
D.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E. 运用相历史术语对具体的历史事实作出自己的解释
F. 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解释现实问题
G. 其他(请注明)
三、自身历史解释素养水平
6. 你能否用归纳、概括、比较等思维方法分析某一历史事件?
A. 只能复述事件细节(时间、人物、过程),不会归纳共同点、概括重点或比较异同
B. 能运用两到三种思维方法,但分析较零散
C. 可以用到一种方法(如概括或比较),但不会综合运用
D. 能综合运用三种以上思维方法,有条理地进行分析事件
7. 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你能否准确说出这些不同的看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的看法?以及进一步分析这些看法有没有道理,哪个更合理?
A、看不出不同看法的区别,只能记住一种 “标准答案”
B、能发现不同看法,但说不出原因,只会说 “大家想法不一样”
C、能进行区分不同看法并说出部分原因(如 “立场不同”“用的资料不同”),但分析不全面,无法评价哪个更合理
D、能全面分析不同解释的区别、原因,并结合立场、史料、时代背景等进行合理评价
8. 你在分析历史事件、人物或现象时,能否进行科学地解释,并认识事物本质?
A.只能说清楚表面现象(时间、人物、事件经过),不会分析原因或影响
B.能简单分析原因或影响,但停留在表面,没触及本质
C.能结合历史资料分析因果,部分触及本质,但不够全面或准确
D.可以结合多方面史料,逻辑清晰地进行阐释,并准确提炼本质和规律
9. 你在对某个历史问题经过分析思考后,能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看法?且能否结合历史资料来证明你的看法是有道理的?
A.仅能够按课本或老师讲的回答,从没想过自己的看法
B.能想出一点自己的看法,但说不出证据
C.能结合 1-2 条史料提出看法,但分析较零散,逻辑不完整
D.能结合多种史料提出新颖地看法,且可以有条理地证明观点
10. 你能否全面客观地论述历史和现实问题?
A. 只能说自己的第一感觉,看不到其他角度,也没有证据支持
B. 知道有多个角度存在,但缺乏逻辑梳理,无法形成清晰观点,
C. 能分析出多个角度,但用简单结论代替复杂分析,证据不完整,偶尔有个别表述不太准确
D. 能结合证据,多角度进行论证,最后可以根据事实给出合理的结论。
四、历史解释学习情况
11. 在历史课堂上,老师是否经常引导你们进行关于历史解释能力方面的学习?
A. 经常
B. 有时
C. 很少
D. 从不
12. 老师在讲解历史知识时,通常采用哪种方式培养你们的历史解释能力?(可多选)
A. 提供不同类型的历史资料让你们分析
B. 解析史料冲突(比如对立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C. 鼓励质疑与辩论,组织课堂讨论,让你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D. 撰写历史小论文
E. 组织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如在完成历史小论文后,让你们对照评价标准反思自己的解释是否合理,同时互相评价同学的作品,在交流和反思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F. 其他(请注明)
13. 在历史解释的过程中,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可多选)
A. 不知道如何分析历史材料
B. 缺乏相关的历史知识储备
C. 难以理解复杂的因果关系
D. 不知道如何组织语言表达
E. 难以用史料支撑自己的观点
F. 教师未提供方法指导
G. 其他(请注明)
14. 课后,你会通过什么方式提高自己的历史解释能力?(可多选)
A. 阅读历史书籍或文章
B. 观看历史纪录片或讲座
C. 和同学讨论历史问题
D. 完成老师布置的相关作业
E. 其他(请注明)
五、对教师教学的期望
15. 你希望老师在培养你们的历史解释能力方面采取哪些措施?(可多选)
A. 提供更多的历史资料和案例
B. 增加课堂讨论发言的机会
C. 详细讲解历史解释的方法和技巧
D. 组织参观历史博物馆或遗址
E. 其他_______________(请注明)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