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融合视角下运用多元表征支持幼儿数学学习的调查问卷(教师版)
亲爱的老师:
您好!为深入了解融合视角下多元表征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以便更好地开展相关教学研究与实践改进,特开展本次问卷调查。您的反馈对我们至关重要,请您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如实填写,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一、基本信息
1. 您的教龄:
A. 1 - 3年
B. 4 - 6年
C. 7 - 10年
D. 10年以上
2. 您所教授的班级:
A. 小班
B. 中班
C. 大班
二、对多元表征的认知与理解
3. 您是否了解“多元表征”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概念及内涵?
A. 非常了解,能清晰阐述并熟练运用
B. 了解一些,知道大概含义和常见形式
C. 不太了解,仅听过相关名词
D. 完全不了解
4. 您认为多元表征(如实物操作、图像化表达、符号逻辑推理等)对幼儿数学学习的作用是?(可多选)
A. 有助于理解数学概念,建立数学与生活联系
B. 能激发幼儿数学学习兴趣,提升自主探索欲
C. 促进幼儿数学思维从具体到抽象过渡
D. 对幼儿数学学习帮助不大,可有可无
E. 其他(请说明 )
三、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5. 您在日常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元表征教学法的频率是?
A. 经常运用,每节数学活动课都会设计多元表征环节
B. 偶尔运用,大概每2 - 3节数学活动课用一次
C. 很少运用,一学期用几次
D. 几乎不用
6. 您在教学中常用的多元表征形式有哪些?(可多选)
A. 实物操作(如利用积木、水果等实物进行数量、形状等学习 )
B. 图像化表达(如绘本插图、数学情境画等 )
C. 符号逻辑推理(如简单数字、运算符号的运用 )
D. 口语表征(如引导幼儿描述数学操作过程、想法 )
E. 教具模型(如数学专用教具、拼图等 )
F. 其他(请说明 )
7. 在设计多元表征教学活动时,您主要依据什么?(可多选)
A. 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B. 数学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C. 园本课程要求
D. 自身教学经验和习惯
E. 参考优秀教学案例
F. 其他(请说明 )
8. 您觉得在教学中运用多元表征,遇到的主要困难有哪些?(可多选)
A. 缺乏系统的多元表征教学培训,不知道怎么设计
B. 教学资源不足,缺少合适的实物、教具、图像等素材
C. 班级幼儿人数多,难以兼顾每个幼儿的多元表征体验
D. 教学时间有限,融入多元表征会占用过多课时
E. 自身对多元表征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担心效果不好
F. 其他(请说明 )
四、对教学效果的评估与反馈
9. 您认为运用多元表征教学后,幼儿在数学学习方面有哪些变化?(可多选)
A. 对数学活动更感兴趣,参与度明显提高
B. 理解数学概念更清晰,能灵活运用知识
C. 数学思维能力(如逻辑推理、问题解决等 )有进步
D. 表达数学想法更顺畅,能结合多种表征形式阐述
E. 没看出明显变化
F. 其他(请说明 )
10. 您会通过哪些方式评估多元表征教学的效果?(可多选)
A.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操作表现、参与度
B. 分析幼儿数学学习成果(如作业、作品等 )
C. 与幼儿交流,倾听他们对数学内容的理解和想法
D. 对比运用多元表征前后,幼儿数学能力的测试成绩
E. 其他(请说明 )
五、培训与支持需求
11. 您是否希望参加关于“融合视角下多元表征支持幼儿数学学习”的专项培训?
A. 非常希望,想系统学习理论和实践方法
B. 希望,了解一些新的教学思路和技巧
C. 无所谓,有则学,没有也没关系
D. 不希望,觉得现有教学方式已足够
12. 若开展相关培训,您希望培训内容侧重哪些方面?(可多选)
A. 多元表征的理论知识讲解,让理解更深入
B. 具体教学案例分享,学习如何设计多元表征活动
C. 实操指导,如教具制作、课堂运用演练
D. 如何结合本地文化资源(如凌云县特色 )设计多元表征活动
E. 其他(请说明 )
13. 您认为园方可以提供哪些支持,助力多元表征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多选)
A. 采购更多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实物、教具、绘本等 )
B. 组织外出观摩优秀多元表征教学实践活动
C. 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教研指导
D. 建立教师交流研讨小组,定期分享交流经验
E. 其他(请说明 )
再次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填写问卷!您的反馈将为我们后续研究和教学改进提供有力依据,期待与您共同助力幼儿数学教育发展 。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