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下教知模考-中学

1、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下列观点中,不属于孔子提出的是( )
2、下列教育家及其思想、著作对应不正确的是( )
3、20世纪以来涌现出非常多思想先进的教育学流派,下列流派与主要观点对应正确的是( )
4、“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这体现了教育的( )
5、老师将自己的实践活动定期进行梳理,总结自己系统的教育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馈意见,以不断改善自己的实践,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6、下列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7、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8、下列关于教学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
9、下列关于课程实施的取向描述不正确的是( )
10、课堂管理的功能主要表现为( )
11、下列不属于课堂纪律类型的选项是( )
12、小颖同学生活中非常懒散,父母为了培养她良好的生活习惯,承诺如果小颖每周末能将家里卫生打扫干净,就奖励她一份零食大礼包或者带她去游乐园玩。在之后的数个周末小颖都把卫生任务出色地完成了,父母很高兴,每周都痛快地兑现了奖励。该强化的程式属于( )
13、王老师在教授三角形的特性时,通过列举房屋屋顶三角形结构、帐篷、自行车三角架等例子,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进行讲解。下列哪一学习理论提倡此种教学方法( )
14、学生在学习几何时,学到了“菱形是指在同一平面内,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也指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这种学习应属于( )
15、川剧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常使用不同颜色、不同表情的脸谱代表不同人物,展现出不同人物的特点。从人格的特征来看,这属于( )
16、爷爷常对孙子说:“我吃过的盐比你们吃过的饭还多,听我的准没错。”从智力类型来看,爷爷强调的是( )
17、王明是一名中学生,在课堂上被老师提问时,他常常会脸红、心跳加速,说话也变得结巴,内心极度害怕被同学和老师嘲笑。进入高中后,他的这种现象更加严重,甚至不敢与人对视,总是担心自己的言行举止受到他人的负面评价。王明的这些问题属于哪种心理问题?( )
18、每当李婷按时完成作业,爸爸就会给她一个五角星贴纸。当李婷的贴纸积攒到十个时,就可以获得一次去游乐园游玩的机会。李婷的爸爸运用了以下哪种方法?( )
19、张峰认为,人人都应该遵守交通规则,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社会的交通安全秩序。但张峰也认为,有特殊情况的时候也可以打破规则,比如急救车送急救病人的时候,在不威胁到他人安全的情况下是可以闯红灯的。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张峰的道德判断处于( )
20、丽丽在做数学题时,仔细回想了老师上课讲的相关题型,并根据当前题目的条件选取了一种最恰当的方法迅速解决了问题。丽丽采用的问题解决策略是( )
21、教师在课堂上介绍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并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辛亥革命对于中国的影响是什么?”随后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后得出答案。这种学习方式属于( )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22、李老师认为教学和教育是一回事,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放在教学的准备上。他认为只要自己把教学做到尽善尽美,便能更好的教育学生。请对李老师的观点进行辨析。
选择文件
23、陈老师在担任班主任时,为提升班级成绩经常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缺课学生进行补习,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他认为课外辅导只有学困生需要。请对陈老师的观点进行辨析。
选择文件
24、王老师发现学生丽丽平时情绪抑郁、多愁善感,不善交际、孤僻离群,但思维敏锐、想象力丰富,踏实稳重、自制力强。王老师认为丽丽的气质类型是抑郁质,且这种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在教育中会利用丽丽气质的积极方面,引导她控制消极方面。请对王老师的行为进行辨析。
选择文件
25、初中生晓红能够根据A>B,B>C,则A>C的原理,推出A、B、C的关系,但是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大量使用具体直观的教学方法来教授数学知识。请对张老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辨析。
选择文件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三者之中又视“立德”为“太上”之功。这种“立德”为“上”的主流价值取向深刻地影响了古代诸多有识之士的教育观念,一致将“立德树人”确立为“黄金”教育理念。请简述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德育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选择文件
27、教学是一项技术,课堂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尤其有时课堂气氛会非常沉闷。但作为老师,我们要想办法及时改变与引导。请简述如何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选择文件
28、李老师在工作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课前的预习、课后的练习以及老师的正反馈都是很重要的,所以李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始终遵循桑代克的学习原理。请简述桑代克的学习理论?
选择文件
29、徐老师是一名资深的中学教师,他发现学生平时学习并不积极,学习动机不足。徐老师发现这一现象之后,在日常的教学中开始有意识地注重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请简述学习动机的激发?
选择文件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30.材料:

刘老师正在给八年级(3)班上体育课,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要领。但经过几次讲 解示范后,还有一半的同学掌握不好。就在刘老师又一次给学生示范时,不知谁尖叫了一声: “青蛙! ” 整齐的队伍顿时乱了起来,大多数同学拥上前去围观。刘老师一看,只见一个男孩正趴在地上用手戳一只 绿绿的大青蛙。青蛙一蹦一跳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这不是班上的调皮鬼李和吗?体育课上他就从来没有 老实过。刘老师正要发作,但转念一想,青蛙的跳跃蹬地不是和立定跳远的蹬地动作一样吗?于是,刘老 师顺势引导学生——

“ 同学们,谁能说说青蛙的后腿是怎样起跳的? ” 同学们睁大眼睛,都在认真地观察。

“青蛙起跳前双腿是弯曲的。 ”王强第一个兴奋地喊道。 “很好,观察得真仔细! ”刘老师及时加以鼓励。

“它起跳时后腿非常用力。 ”另一个同学回答道。

“非常好,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青蛙起跳时是哪部分用力的? ”刘老师又问。 “是前脚掌用力,而且它的身体全部展开了。 ”

“太好了!立定跳远的起跳和青蛙起跳是一个道理。同学们,起跳时的动作是两脚左右分开,脚跟稍

提,屈膝半蹲,上体稍前倾,头稍抬,前脚掌用力蹬地,前后自然摆臂,双脚轻轻落地。同学们,想不想 模仿一下青蛙的跳跃动作呀? ”

“想! ”同学们齐声答道。

同学们模仿着青蛙跳跃的动作,起劲地练了起来。 由于他们领会了要领,很快便熟练掌握了立定跳远 的规范动作。刘老师随后把全班同学分为四组进行跳远友谊赛,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越跳越有劲。李和 为了给本队争分,动作规范,也跳出了优异成绩。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刘老师使用了哪些教学原则。(10 分)

(2)结合材料分析刘老师使用了哪些教学方法。(8 分)
选择文件

31.材料:

孙老师是一位数学老师,他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 比如在教授二元一次方程时,如果学生之前 对一元一次方程很熟悉,他们就能模仿着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思路,轻松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步骤。 再比如学生在学习平面几何证明时,如果对之前代数的思维没有调整,一直想用计算数值的方法来证明几 何关系,就会干扰学习。再比如,如果学生对基本的几何概念理解不清,不清楚角平分线的定义,那么在 学习更复杂的相似三角形与角平分线相关内容时,掌握相关知识就更加困难。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迁移?(6 分)

(2)老师在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迁移?(12分)

选择文件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