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青年社交媒体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尊敬的参与者:
您好!感谢您参与本次学术调查。本研究旨在了解18-30岁青年群体在春节期间于微信朋友圈和抖音平台上的使用习惯与身份表达方式。您的回答对本研究至关重要,所有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学术研究。共28题,请您根据您在过去1-2个春节期间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再次感谢您的宝贵时间与贡献!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1. 1、您的年龄:______岁
2、您的性别:
请选择
3、您的最高学历/在读情况:
高中/中专及以下
大学专科
大学本科在读/毕业
硕士研究生在读/毕业
博士研究生及以上
4、您的长期居住地类型(春节主要所在地):
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
二线城市
三线及以下城市
乡镇
农村
5、您目前的就业状态:
在校学生
待业/求职中
在职工作
自由职业/个体经营
其他
第二部分:社交媒体平台基本使用习惯
6、您平均每天使用微信朋友圈的频率大约是?
多次(5次以上)
经常(3-5次)
偶尔(1-2次)
很少(少于1次)
几乎不看
7、您平均每天使用抖音的频率大约是?
多次(5次以上)
经常(3-5次)
偶尔(1-2次)
很少(少于1次)
几乎不看
8、在微信朋友圈,您发布原创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的频率大约是?
几乎每天
一周几次
一月几次
很少发布(几个月一次)
几乎从不发布
9、在抖音,您发布原创内容(图片、短视频、直播等)的频率大约是?
几乎每天
一周几次
一月几次
很少发布(几个月一次)
几乎从不发布
10、您认为您使用微信朋友圈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记录个人生活,留作纪念
塑造个人形象(如漂亮、努力、有品位、人缘好等)
与亲密朋友/家人分享近况
维系与熟人(同学、同事、朋友)的关系
表达个人观点或情绪
获取信息或学习
工作/学业需要
被动浏览,很少主动发布
其他
11、您认为您使用抖音(观看/发布内容)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记录个人生活,但更注重趣味性或创意性
娱乐消遣,放松心情
吸引粉丝,获得关注和流量
在特定兴趣领域(如美妆、游戏、知识)分享或学习
表达真实的自我、观点或情绪(更自由)
其他
12、您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内容时,常用的策略有哪些?
分组可见/不可见: 对不同人群展示不同内容
精心修图/剪辑: 确保图片视频美观
设置可见范围/时间: 如“仅三天可见”
塑造特定人设: 如“吃货”、“自律”、“爱旅行”
较少使用策略,随性发布
其他
13、您觉得您在微信朋友圈呈现的“自我”与您线下的真实自我有多接近?
完全一致
非常接近
比较接近
不太接近
完全不同
说不清
14、您觉得您在抖音呈现的“自我”与您线下的真实自我有多接近?
完全一致
非常接近
比较接近
不太接近
完全不同
说不清
第三部分:春节期间社交媒体使用与表达(请回想您在过去1-2个春节期间的使用情况)
15、当您在
微信朋友圈
发布
春节内容
时,您感觉更像是作为以下哪种角色在讲述? (单选)
真实但谨慎的自我记录者: 记录个人春节体验,但会过滤敏感内容。
家庭的代表者: 主要展现家庭团聚与幸福、对长辈的尊重等内容。
传统承袭者: 重点展现对传统习俗的喜爱、参与传统习俗。
维系关系的社交者: 主要目的是与朋友/亲人保持联系、互致祝福。
其他
16、当您在
抖音
发布/观看/评论/点赞/分享
春节内容
时,您感觉更像是以下哪种角色在讲述? (单选)
相对更自由的真实自我:表达更少受限,包括一些在朋友圈不便说的想法或情绪。
个性化的体验者/观察者:侧重发布个人独特的春节视角、感受或趣事。
幽默的吐槽者/解构者:用轻松或犀利方式调侃春节习俗、现象或互动。
创意表达者/表演者:通过才艺、特效、剪辑等创意联合春节内容,追求趣味或美感。
其他
17、您在
微信朋友圈
发布
春节内容
时,心目中最重要的
预期听众/读者
是谁?
父母及直系亲属(父母、祖父母等)
其他亲戚(叔叔、阿姨、堂表亲等)
特定分组的微信好友(如“同事组”、“密友组”)
朋友、同学、同事
领导、老师或其他长辈
不特定的微信好友(大众形象)
自己(记录生活)
其他
18、您在
抖音
发布
春节内容
时,心目中最重要的
预期听众/读者
是谁? ()
父母及直系亲属(如果他们也在抖音且关注您)
互关的朋友
网友/粉丝
不特定的陌生人(靠算法推荐)
自己(记录生活)
没有特别在意
其他
19、您在
微信朋友圈
发布
春节内容
,最主要的
目的
是什么?
塑造和维护正面形象: 在熟人圈(家人、朋友、同事)中树立孝顺、成功、幸福、懂事的形象。
记录分享: 记录春节喜悦和个人状态。
参与集体情感共鸣: 融入春节的集体氛围,表达共同的情感(如感恩、祝福)。
缓解社交压力: 通过发布“正确”的内容,减少来自家庭或社交圈的评价压力。
其他
20、您在
抖音
发布/观看/点赞/评论/分享
春节内容
,最主要的
目的
是什么?
表达更真实的自我/情绪: 分享在朋友圈不便表达的感受、观点或状态(包括吐槽、无聊、个性化喜好)。
寻求趣味与娱乐: 觉得好玩,参与热闹,展现幽默感或创意。
找到圈层认同/共鸣: 在兴趣社群或更广泛的网友中找到有相似经历或想法的人。
展示个性与才华: 通过创意、才艺或独特视角展示不一样的自己。
纯粹记录生活: 用更个性化、更自由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春节经历。
追求关注/流量: 希望获得更多点赞、评论、粉丝。
其他
21、在春节期间,您认为自己在
微信朋友圈发布
了哪些内容?
从未发布
很少发布
偶尔发布
较多发布
拜年祝福(文字、图文、视频)
家人团聚、年夜饭场景
朋友聚会(同学/朋友等)
对春节现象的看法/吐槽(催婚、红包等)——搞笑演绎视频、吐槽视频等形式
春节旅行/出游见闻
个人情绪/感受(快乐、疲惫、压力等)
个人兴趣/爱好(游戏、追剧等)
工作/学习相关内容
家乡变化/年俗活动(庙会、灯会等)
22、在春节期间,您认为自己在
抖音发布/关注
了哪些内容?
从未
很少
偶尔
较多
拜年祝福(文字、图文、视频)
家人团聚、年夜饭场景
朋友聚会(同学/朋友等)
对春节现象的看法/吐槽(催婚、红包等)——搞笑演绎视频、吐槽视频等形式
春节旅行/出游见闻
家乡变化/年俗活动(庙会、灯会等)
个人情绪/感受(快乐、疲惫、压力等)
个人兴趣/爱好(游戏、追剧等)
工作/学习相关内容
23、您是否曾在抖音发布过一些不会/不愿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春节相关内容?(吐槽、负面情绪等个性化表达)
是
否
24、在
微信朋友圈
发布
春节内容
时,您感受到的压力主要来源于?
担心长辈/亲戚的评价或看法
担心同事/领导/老师的看法
担心内容不够“正能量”或“体面”
担心暴露家庭矛盾或隐私
担心内容引发误解或争议
需要花费大量精力修饰/编排内容
几乎没有压力
其他
25、在
抖音
发布/评论/分享
春节内容
时,您感受到的压力主要来源于?
担心被家人亲戚看到并评价(如果他们也在抖音)
担心被同事/领导看到并评价
担心内容不够有趣/吸引人,没人看
担心收到陌生网友的负面评论或攻击
担心暴露过多个人隐私
需要花费精力制作特效/剪辑
几乎没有压力
其他
26、您在微信朋友圈发布
春节相关内容
时,使用“分组可见”或“不可见”的频率如何?
总是
经常
有时
很少
从不
27、您觉得您在
微信朋友圈
呈现的“
春节中的您
”,与您线下的真实感受和状态相比?
完全一致
非常接近
比较接近
不太接近
完全不同
更像扮演一个角色
28、您觉得您在
抖音
呈现的“
春节中的您
”,与您线下的真实感受和状态相比?
完全一致
非常接近
比较接近
不太接近
完全不同
更像扮演一个角色
问卷结束语:
再次衷心感谢您耐心完成问卷!您的见解对我们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祝您生活愉快!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