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基地智能制造转型与绿色发展模式探究

本研究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5题)
第二部分(15题)
第三部分(16题)
第四部分(11题)
第一部分(5题)
1. 您的年龄
2. 您的城市
3. 您所在企业的行业类型是?
4. 您在企业工作的时长是?
5. 您的教育程度是?
第二部分(15题)
6. 您是否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以下内容?
7. 您是通过哪些渠道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相关内容的?
8. 您认为基地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是?
9. 您认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工业发展的指导意义如何?
10. 您所在企业是否制定了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规章制度?
11. 您所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哪些环保措施?
12. 您所在企业是否开展过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或绿色发展理念的培训?
13. 您认为企业在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方面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14. 您对所在企业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评价是?
15. 您认为基地工业发展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哪些影响?
16. 您观察到基地在生态保护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17. 您认为基地工业发展给当地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生态代价是否平衡?
18. 您对基地未来实现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的信心如何?
19. 您认为基地工业发展在契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20. 您认为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升基地工业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契合度?
第三部分(16题,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
21. 请选择最符合企业当前水平的等级
22. 智能制造关键技术采用
23. 能快速把新技术应用到生产
24. 与高校/科研机构保持稳定合作
25. 竞争压力促使我们进行智造/绿色升级
26. 参与绿色认证/低碳标准显著提升订单
27. 环保执法检查频次高且规范
28. 排污许可/绩效分级制度执行严格
29. 媒体/公众对环保关注度高
30. 社区与企业沟通顺畅
31. 生产物流动线已明显优化
32.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显著下降
33. 智能制造专项
34. 绿色绩效相关:高效电机/伺服替换比例
35. 绿色绩效相关:返工/废品率
36. 行业特征:自动化投资回收期可接受
37. 智能制造专项
38. 绿色绩效相关:电耗强度
39. 绿色绩效相关:废水达标稳定性
40. 行业特征:原料低碳替代难度
41. 智能制造专项
42. 绿色绩效相关:单位产品能耗
43. 绿色绩效相关:关键材料回收率
44. 行业特征:技术迭代频率
第四部分(11题)
45. 您认为智能建造技术在促进基地绿色生产方面最重要的作用是?
46. 您认为当前在基地内推广应用智能建造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
47. 您认为当前在基地内推广应用智能建造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是?
48. 您如何看待“生态修复”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
49. 您认为基地在生态修复方面最应优先投入的领域是?
50. 您认为哪些绿色产业最适合在滁州西部大工业基地发展,以促进产业升级?
51. 您认为当前最需要政府提供哪些方面的政策支持?
52. 您认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应如何加强协同以保障模式成功?
53. 您认为推行“智能建造+绿色发展”模式,对您个人或企业最主要的益处是?
54. 您认为该模式的成功构建,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55. 作为社会一员,您希望通过何种方式了解或参与到该基地的绿色发展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