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跨学科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尊敬的教师: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填写本问卷。我正在进行一项关于“‘教学评一致性’视角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跨学科教学现状”的研究。您的回答将为本研究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持。问卷采用匿名形式,答案没有对错之分,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请您根据实际情况放心作答。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祝您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1.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2.您的年龄是:
A.25岁及以下
B.26-30岁
C.31-40岁
D.41-50岁
E.51-60岁
F.60岁以上
3.您的教龄:
A.1-2年
B.3-5年
C.6-10年
D.11-15年
E.16年及以上
4.您所在的学校类型为
A.省会城区
B.地级市城区
C.县城城区
D.乡镇小学
E.农村小学
5.您目前任教的学段为
A.第一学段(1/2年级)
B.第二学段(3/4年级)
C.第三学段(5/6年级)
6.您的最高学历为
A.专科及以下
B.本科
C.研究生(硕士/博士)
7.您的职称为
A.初级
B.中级
C.高级
D.正高级
8.您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到的“综合与实践”领域的目标和要求的熟悉程度:
A.非常熟悉
B.比较熟悉
C.一般熟悉
D.不太熟悉
E.完全不熟悉
9.您认为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开展跨学科教学的必要性如何?
A.非常必要
B.比较必要
C.一般
D.不太必要
E.完全没必要
10.您认为“综合与实践”跨学科教学的主要价值是(可多选):
A.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B.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C.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D.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E.其他(请注明)
11.您对“教学评一致性”(即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三者高度统一)的理解程度:
A.非常了解
B.比较了解
C.一般
D.不太了解
E.完全不了解
12.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您是否有意识地践行“教学评一致性”?
A.总是
B.经常
C.偶尔
D.从未
13.您在跨学科教学备课时,教学目标的确定会重点参考哪些因素(可多选)?
A.数学课程标准及相关学科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的要求
B.教材内容本身蕴含的跨学科知识关联点
C.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
D.教材配套教参的目标建议
E.其他(请注明)
14.您在跨学科教学备课时,打算结合的其他学科有(可多选):
A.语文
B.科学
C.美术
D.信息技术
E.音乐
F.体育
G.道德与法治
H.其他(请注明)
15.您在跨学科教学备课时,考虑到的教学方法有(可多选):
A.基于真实情境的主题或项目式学习
B.多学科知识融合的任务驱动
C.小组合作探究与动手实践
D.跨学科问题链引导的自主学习
E.其他(请注明)
16.您在跨学科教学备课时,跨学科教学评价关注哪些方面(可多选)?
A.数学概念理解与应用
B.跨学科知识运用能力
C.探究过程表现
D.成果质量
E.其他(请注明)
17.在跨学科教学过程中,您会如何引导学生挖掘教材内容中的跨学科关联点?(可多选)
A. 结合教材案例拆解多学科知识逻辑
B. 用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教材内容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C. 展示教材内容延伸的跨学科应用实例
D. 直接讲解教材中隐含的跨学科知识点
E. 其他(请注明)
18.在跨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跨学科任务的主动性如何?
A.非常主动(多数学生主动探索、提问)
B.比较主动(半数学生能积极参与)
C.一般(仅少数学生主动,需教师推动)
D.不太主动(多数学生被动参与)
E.不主动(学生缺乏参与意愿)
19.在跨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是(可多选):
A.自主探究
B.小组合作
C.动手操作
D.教师讲解
E.其他(请注明)
20.在跨学科教学过程中,您与学生的互动主要集中在(可多选):
A.任务引导
B.问题解答
C.过程指导
D.成果反馈
E.其他(请注明)
21.您在“综合与实践”跨学科教学中采用的评价方式有(可多选):
A.课堂观察
B.学生作品
C.小组汇报
D.书面测试
E.学生自评/互评
F.其他(请注明)
22.您的评价内容是否涵盖跨学科学习的成果(如合作能力、跨学科知识应用等)?
A.完全涵盖
B.较多涵盖
C.部分涵盖
D.较少涵盖
E.完全不涵盖
23.在您看来,您设计的评价是否能有效检测教学目标(特别是跨学科目标)的达成?
A.非常有效
B.比较有效
C.一般
D.不太有效
E.无效
24.您是否会根据评价结果调整“综合与实践”跨学科教学的设计?
A.总是
B.经常
C.偶尔
D.从未
25.您在设计“综合与实践”跨学科课时,落实“教学评一致性”遇到的主要困难有(可多选):
A.难以确定清晰、可测量的跨学科教学目标
B.设计能同时达成数学和跨学科目标的有效活动
C.开发能科学评价跨学科学习过程和成果的工具/方法
D.平衡数学学科核心与其他学科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E.课时有限,难以兼顾“教学评”的完整性
F.缺乏相关案例参考
G.学生差异大,难以统一评价
H.其他(请注明)
26.您认为提升“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跨学科教学设计能力,最需要的支持是(可多选):
A.相关理论培训
B.优秀课例示范
C.跨学科教学资源包
D.建立跨学科教研共同体
E.专家指导和持续的专业发展机会
F.学校在课程安排和评价制度上的支持
G.其他(请注明)
27.对于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跨学科教学设计,您还有哪些想法或建议?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