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〇二所财经风险管理模式与风险管控现状调研问卷
1. 您所在的部门:
2. 您认为单位财经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资金不足
技术人才缺乏
管理层意识不足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行业竞争压力大
其他
3. 目前,您主要通过哪种方式感知单位财经风险?
A. 定期财务报表(月报/季报/年报)
B. 预决算执行情况分析
C. 专项审计或巡视
D. 非正式的沟通与汇报
E. 客户/供应商的反馈
F. 缺乏系统性的感知渠道
4. 您认为单位目前财经风险管控措施的效果如何?
非常差
1
2
3
4
5
非常好
5. 您认为目前单位财经风险的监测力度如何?
A. 非常全面,能及时预警所有重大风险
B. 比较全面,但仍有改进空间
C. 一般,仅覆盖主要风险点
D. 较弱,存在监测盲区
E. 非常薄弱,基本流于形式
6. 您认为当前最需要加强监测的财经风险类型是?
A. 偿债风险(如短期偿债压力、现金流断裂)
B. 盈利风险(如收入下滑、毛利率下降、持续亏损)
C. 运营风险(如应收账款过高、存货积压、资产周转慢)
D. 投资风险(如投资项目不及预期、投资回报率低)
E. 融资风险(如融资成本过高、融资渠道单一)
F. 合规风险(如税务风险、违反财经法规)
G. 债务风险(如资产负债率过高、有息负债规模过大)
7. 您认为应关注哪些重要的定性预警信号?
A. 关键财务人员频繁变动
B. 管理层经营理念激进,偏离战略
C. 重大合同/订单流失
D. 遭受重大行政处罚或法律诉讼
E. 银行授信额度大幅收紧
F. 内部审计发现重大控制缺陷
8. 请对以下财务风险管控环节的重要性进行评分。(1分为最不重要,5分为最重要)
1
2
3
4
5
风险识别能力
风险评估准确性
风险应对措施时效性
风险监控持续性
9. 您认为单位建立财经风险监测指标体系的主要战略目标应该是什么?
A. 保障单位整体资产安全与稳健经营
B. 实现对单位经营情况的“穿透式”精准管理
C. 从事后补救向事前预警、事中控制转变
D. 为单位绩效考核和资源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E. 满足外部合规的强制性要求
F. 其他
10. 您认为一个有效的财经风险监测体系,其最核心的特质是什么?
A. 前瞻性:能够早期识别潜在风险信号,防患于未然
B. 精准性:指标设计科学,能准确反映真实风险状况
C. 敏捷性:能够对市场变化和内部问题做出快速反应
D. 导向性:能有效引导单位管理者的经营行为
E. 系统性:覆盖各类风险,形成完整的管理闭环
11. 除了财务数据,您认为还应从哪些宏观层面关注单位的风险?
A. 所在行业的政策法规与市场环境变化
B. 核心客户与供应商的集中度及稳定性
C. 核心管理层与关键人才的稳定性
D. 重大战略项目的决策与执行过程
E. 单位文化建设与员工满意度
F. 信息技术安全与数据风险
12. 您认为建立财经风险指标监测体系最大的挑战可能是什么?
A. 数据质量不高,口径不统一
B. 缺乏专业的系统平台支持
C. 各部门对此项工作的认识与配合度不足
D. 指标阈值(预警线)难以科学设定
E. 缺乏既懂财务又懂数据的复合型人才
13. 总体来看,您认为当前子公司面临的最主要财经风险类型是什么?
A. 现金流短缺与短期偿债压力
B. 市场竞争和市场需求下滑导致的盈利困难
C. 债务杠杆过高,融资成本压力大
D. 运营效率低下,资产周转缓慢
E. 合规与内部控制漏洞
14. 从所本级管控角度,您更倾向于对子公司采取哪种风险监测模式?
A. 重点监控:只对核心关键指标(如现金流、负债率)进行高强度监控
B. 全面监控:建立覆盖多方面的详细指标体系,全面掌握情况
C. 分类监控:根据子公司行业、规模、发展阶段等因素,实施差异化监测
D. 事件驱动:平时常规监控,出现重大事件或异常时再启动深度调查
15. 在您看来,影响子公司风险状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A. 管理层风险意识与经营风格
B. 市场竞争与外部环境压力
C. 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与执行力度
D. 财务团队的专业能力
E. 信息系统与数据基础建设
F. 考核激励机制的导向
16. 您认为监测指标数据的报送频率应为?
A. 按日监控(适用于核心指标)
B. 按周报送
C. 按月报送
D. 按季报送
E. 根据不同指标的重要性实行差异化频率
17. 您理想的风险预警呈现方式是什么?
A. 统一的数字化仪表盘,可视化展示
B. 定期的风险监测报告
C. 关键指标超标时,系统自动触发预警
D. 定期召开风险评审会议进行汇报
18. 您对于构建财经风险监测指标体系,还有哪些具体的意见或建议?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