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建引领下社区治理”的居民满意度与需求调查问卷
尊敬的居民朋友,您好!
我们是社区治理研究课题组,为了深入了解本社区治理的现状与您的真实需求,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和治理效能,特开展本次问卷调查。本问卷实行匿名填写,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我们将对您的信息严格保密。恳请您抽出几分钟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感谢您的支持与参与!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用于数据分析,绝不泄露个人隐私)
1. 您所居住的城区:
长安区
新城区
碑林区
莲湖区
灞桥区
未央区
雁塔区
其他
2. 您的年龄段:
18岁以下
18-35岁
36-59岁
60岁及以上
3. 您的身份是:
在职职工
离退休人员
学生
自由职业者/其他
第二部分:社区治理现状与参与体验
1. 您了解您所在社区的治理模式吗?您认为其大致组成是怎样的?(可多选)
社区居委会主导
物业公司管理
业主委员会自治
党建引领(如党员中心户、红色物业)
网格员负责制
不太清楚
其他
2. 在社区公共事务的协商(如修建车棚、加装电梯等)中,您认为老年人、妇女等群体的声音能否被充分听到?
完全可以
比较可以
一般
比较困难
完全不能
不了解相关情况
3. 总体而言,您认为当前社区治理在体现和落实民意方面做得如何?
非常好(能充分体现和落实)
比较好
一般
比较差
非常差(完全未体现)
不了解
/
说不清
4. 您是否了解或听说过“红色物业”模式?(红色物业:指在党组织引领下,既提供专业物业服务,又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的新型模式)
非常了解
听说过,但不太了解
完全没听说过
→(跳至第6题)
5. (承接上题)如果了解,您认为“红色物业”模式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作用巨大,能带来根本性提升
作用较大,能明显改善服务水平
作用一般,可能在某些方面有所改善
作用有限,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效果
没有作用,只是一种形式
不确定
6. 您所在小区的智慧安防系统目前配备了哪些功能?(可多选)
人脸识别门禁
车辆自动识别
公共区域视频监控
智能体温检测
一键报警装置(特别是为老人)
智慧停车管理系统
线上报修/投诉平台
几乎没有智慧安防设施
其他
7. 您最希望小区未来优先优化或增加哪些智慧安防与服务功能?(可多选)
"智慧养老"紧急呼叫系统(独居老人一键联动家属、物业和社区)
全覆盖、高清化的视频监控系统
智慧停车系统(实时查询、共享车位)
更加便捷的线上报事报修、进度查询平台
社区活动线上预约与报名系统
无人机巡逻
其他
8. 您是否参与过社区组织的活动(如公益课程、文体活动、议事会议等)?频率如何?
经常参与
偶尔参与
很少参与
从未参与
不知道有哪些活动
9. 您认为社区的事务信息公开(如决策过程、协商结果、财务公示)与诉求反馈机制是否透明、畅通?
非常透明和畅通
比较透明和畅通
一般
不太透明和畅通
非常不透明,反馈后石沉大海
从不关注
10. 在日常生活中,您能感受到党员(如挂牌的党员中心户、楼栋长、志愿者中的党员)发挥的先锋作用吗?请举例说明。
能明显感受到
偶尔能感受到
几乎感受不到
不清楚谁是党员
11. 当您遇到需要社区解决的诉求或问题时,您最先倾向于向谁反映?(可多选)
物业公司
社区居委会
网格员
楼栋长/党员中心户
业主委员会
直接向邻居抱怨,但不正式反映
不知道向谁反映/认为反映了也没用
其他
第三部分:对深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看法与建议
12. 您是否支持社区组织的“老年人权益促进会”“妇女议事会”等居民代表组织?
非常支持
比较支持
无所谓
不太支持
非常不支持
13. 您认为物业服务的哪些方面最需要标准化和量化考核?(可多选)
故障响应速度
问题解决率
服务态度
信息公开透明度
其他
14. 您是否使用过社区的线上服务平台(如报修、活动预约等)?体验如何?
使用过,很满意
使用过,一般
使用过,不满意
没使用过
不知道有此类平台
15. 您是否支持社区数据与城市治理平台共享,以提升服务效率?
非常支持
比较支持
无所谓
不太支持
非常不支持
16. 您是否需要社区提供数字技能培训(如使用智能手机、线上服务平台等)?
非常需要
比较需要
无所谓
不太需要
完全不需要
17. 您是否知道您所在楼栋或片区的“党员责任区”负责人是谁?
知道
听说过但不清楚具体是谁
完全不知道
18. 您认为党员在社区日常服务(如矛盾调解、帮扶老人等)中发挥的作用如何?
作用很大
作用一般
作用很小
几乎没有作用
19. 您是否支持将党员参与社区服务的情况纳入积分考核并与评优挂钩?
非常支持
比较支持
无所谓
不太支持
非常不支持
问卷结束,再次感谢您的宝贵时间和支持!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