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个人成长信息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非常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参与本次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的匿名调查。本调查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个人心理状况及危机产生根源,以便为“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大数据赋能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路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所有题目均采用匿名方式,答卷无对错之分,请根据自身真实情况如实填写。问卷仅用于学术研究,所有信息将严格保密。完成本调查大约需要 10-15分钟。
       我们建议您在一个安静、不被打扰
的环境中作答,以确保回答的质量。在回答过程中,如果您感到不适或不愿继续,可以随时停止调查,不会对您造成任何影响。您的参与将对我们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感谢您的支持与贡献!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提升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1. 您所在高校所在省市:
2. 性别:
3. 年级/学籍:
4. 专业类别:
5. 家庭居住地:
6. 是否为独生子女:
7. 您的健康状况:
8. 是否曾患重大疾病:
9. 当前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可多选):
10. 您的兴趣爱好:
11. 近三个月重大生活事件(可多选):
第二部分:学习与发展情况及校园经历评估

      本部分主要用于了解您对学校学习和生活的看法。请在符合您实际情况的选项上勾选,如果符合或基本上符合,请选择“是”,不符合或基本上不符合,请选择“否”。如果难以判断是否符合,就按您自己的估计作答。请务必回答每一个问题。记住,在回答时不要推测别人对您学习及学校的看法,我们会为您绝对保密,只作研究用,请定按实际情况来做答。感谢您的合作!
12. 学校满意度
13. 大学专业满意度
14. 曾担任班干
15. 是否有明确的大学生涯规划:
16. 您对未来的就业前景感到:
17. 学习压力评估(1=很小 5=很大):
18. 就业压力评估(1=很小 5=很大):
19. 曾有应对压力或困难方式:
20. 与老师的关系:
21. 与同学的关系:
22. 宿舍人际关系:
23. 是否曾遭受校园霸凌
24. 曾遭受的校园霸凌经历对现在的影响程度
25. 日常情绪表现(可多选):
26. 曾有心理医生就诊经历:
27. 曾有心理咨询经历:
28. 您认为周边环境(如社区、学校)对您的心理健康影响如何?
29. 您对“新质生产力”的了解程度是:
30. 您认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可多选):
31. 您认为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提升个人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可多选):
第三部分:家庭情况与成长经历评估(FES改编)

      这一部分主要用于了解您对您家庭的看法。请在符合您实际情况的选项上勾选或作答,如果符合或基本上符合,请选择“是”,不符合或基本上不符合,请选择“否”。如果难以判断是否符合,请按多数家庭成员的表现或经常出现的情况作答,如果仍无法确定,就按您自己的估计作答。请务必回答每一个问题。记住,该问卷所指的家庭是指与您共同食宿的小家庭。在回答时不要推测别人对您家庭的看法,我们会为您绝对保密,只作研究用,请定按实际情况来做答。感谢您的合作!
32. 家庭结构:
33. 与父母的关系:
34. 小时候主要由谁照料(可多选)
35. 父母及祖辈教养方式:
36. 是否有寄宿亲友经历
37. 是否有留守经历
38. 是否有难以承受挫折经历。
39. 父母/监护人会在成长过程中给予我充分的尊重与支持。
40. 我的家庭成员之间常常就一些问题有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41. 我的家庭在生活压力或突发事件发生时,通常能一起讨论并想办法解决。
42. 我在家里感到十分轻松自在,可以自由表达想法与需求。
43. 我在成长过程中有过明显的家庭变故(如父母离异、重大疾病、亲人去世等)。
第四部分:心理健康自我评价

      本部分主要衡量您最近两周的心理状态。请在符合您实际情况的选项上勾选或者作答。
      注意:不同部分评分标准不同,请仔细阅读每题前的评分说明。
症状自评量表(SCL-90核心条目)(1=没有 2=很轻 3=中等 4=偏重 5=严重)
44. 感到紧张或容易激动。
45. 无缘无故感到忧郁。
46. 无缘无故感到心慌害怕。
47. 即使有人陪伴也感觉孤单。
48. 无缘无故感到绝望。
49. 无缘无故感到身体莫名疼痛。
50. 害怕在公共场合被人注意。
51. 难以集中注意力超过10分钟。

抑郁水平(PHQ-9 )(0=完全没有 1=有几天 2=一半以上时间 3=几乎每天)

52. 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或愉悦感。
53. 感到情绪低落、忧郁或绝望。
54. 入睡困难或睡眠过多。
55. 感到疲倦或精力不足。
56. 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
57. 觉得自己很糟,或很失败,或让自己或家人很失望。
58. 无法集中注意力,比如看报纸或电视。
59. 行动或说话缓慢到引起他人的注意,或恰恰相反——烦躁或者坐立不安,变得比平时走动更多。
60. 有自己死了会更好,或有以某种方式伤害自己的想法。

焦虑水平(GAD-7 )(0=完全没有 1=有几天 2=一半以上时间 3=几乎每天)

61. 感到紧张、焦虑或急切不安。
62. 难以停止或控制担忧。
63. 对各种事情担忧过多。
64. 无法放松或静下心来。
65. 感到易怒或烦躁。
66. 变得容易烦恼或易被激怒。
67. 感到有什么可怕的事会发生。
68. 您对生命的态度更接近:
69. 日常生活中你的幸福感来源于(可多选):
70. 您最突出的三个优点是(请排序,填写字母即可):
第五部分:大学生心理危机相关因素调查

      此部分结合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大学生可能面临的压力源及心理危机发生的多维度因素设计。请针对每一题给出您的实际情况或感受(1=非常不同意;2=比较不同意;3=一般;4=比较同意;5=非常同意)。
71. 您是否曾接受过心理咨询或专业心理帮助:
72. 您所在宿舍是否存在过明显的人际摩擦或排斥现象(“校园霸凌”)。(数值越高表示冲突程度越严重)
73. 您对家庭经济状况的满意度。(数值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74. 您所在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含心理和身体)的整体评价。(数值越高表示健康状况越好)
75. 您成长过程中主要照顾者(父母/亲属等)的教养方式整体评分。(数值越高表示更民主、温暖、积极)
76. 您对所处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感与舒适感。
77. 平时是否频繁感到学业与生活压力无法平衡。
78. 综合评价自己的幸福感与满足度。
79. 若曾有自我伤害行为,请描述当时的触发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部分:社会支持与人际交往

       以下题目旨在了解您在学校及社会中的支持系统与社交状况。请在符合您实际情况的选项上打分  
     (1=非常不同意;2=比较不同意;3=一般;4=比较同意;5=非常同意)。
80. 出现困难时,能从家人那里得到情感支持。
81. 与老师或辅导员沟通时,能得到理解与帮助。
82. 有可交心的朋友或同学,在需要时会给予帮助。
83. 所在的学校/学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十分关注,并有健全的保障措施。
84. 社会公益组织或社区服务机构能提供一定的支持或帮助。
第七部分:干预需求与建议

       以下题目主要从干预途径和效果评估角度了解您对心理危机干预的认识和期待。
85. 您觉得在校期间,最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的途径是
86. 您认为学校在个性化干预方案、紧急预警等制度建设方面还需改进的地方有哪些?(可多选)
87.

如果您感到心理危机或自我伤害冲动,您更倾向于

88. 对于学校构建“家庭-社会-学校”联动心理健康支持系统,您的总体态度:(数值越高表示更支持、更认同)
89. 您对于心理危机干预效果评估或跟踪回访的期待程度:(数值越高表示更支持、更认同)
90. 您最希望从学校获得哪些心理健康支持?(多选)
91. 您是否愿意使用基于大数据的心理健康监测和预警系统?
92. 如果学校提供在线心理健康资源(如APP、网站),您会使用吗
93. 您认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需要改善的方面是:(多选)
94. 您对本研究或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路径的其他想法或建议,请在下方自由填写:___。
第八部分:大数据使用与心理危机识别
      
      本部分聚焦大数据技术对个人生活与心理状态追踪可能带来的影响,了解您对数字化与技术赋能的看法(1=非常不认同;2=比较不认同;3=一般;4=比较认同;5=非常认同/非常符合)。
95. 我经常使用各类线上社交平台(如微信、微博、B站等)分享自己的日常情绪与感受。
96. 当出现心理困境时,我愿意借助线上心理健康平台或 APP 寻求帮助。
97. 学校若通过数据化方式(如学习行为数据、人际互动数据)来提前识别潜在心理危机,我认为合理且必要。
98. 我担心使用大数据技术会侵犯个人隐私。
99. 如果学校有基于大数据的心理危机预警系统,我会积极配合并提供相关信息。
100. 您认为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对您未来就业的影响是:
再次感谢您的参与!

      通过本调查问卷获取的信息,将用于进一步探讨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大数据赋能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路径” 的相关研究。所有数据将严格保密,仅作学术研究之用。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