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班 《消息二则》
1、《消息二则》的作者是?
鲁迅
毛泽东
巴金
老舍
2、《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的导语是?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3、“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是消息的什么部分?
标题
导语
主体
电头
4、《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消息中,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的原因不包括?
敌军防线薄弱
便于取得经验
作为东路军和西路军的榜样
地理位置优越
5、消息的结构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什么?
结尾
电头
署名
日期
6、“摧枯拉朽”一词在《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中的意思是?
形容植物枯萎
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形容水流湍急
形容战斗激烈
7、《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事件发展顺序
8、下列不属于消息特点的是?
真实性
时效性
生动性
简明性
9、“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一句中的“业已”可以替换为?
已经
即将
正在
将要
10、《消息二则》所报道的事件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土地革命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
1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西路军和东路军遇到的敌情是?
西路军遇敌顽强抵抗,东路军敌人纷纷溃退
西路军敌人纷纷溃退,东路军遇敌顽强抵抗
西路军和东路军都遇敌顽强抵抗
西路军和东路军敌人都纷纷溃退
12、消息标题中,揭示主要事实的是?
引题
正题
副题
小标题
13、“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中的“二十二日二十二时”体现了消息的什么特点?
真实性
客观性
时效性
准确性
14、《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的背景信息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体现的?
单独段落说明
在导语中提及
在主体中穿插
没有背景信息
15、下列对《消息二则》语言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准确简洁
气势磅礴
生动形象
幽默风趣
16、“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说明汤恩伯的自信
反衬我军的英勇善战
交代敌军的部署
表达对敌人的嘲讽
17、消息的标题一般分为主标题、引题和什么?
副标题
小标题
肩题
眉题
18、《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东路军渡江的时间是?
二十日夜至二十一日夜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
二十二日
二十一日
19、“纷纷溃退”的“溃”字的意思是?
冲破
逃跑
倒塌
腐烂
20、学习《消息二则》,我们了解到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武器装备先进
敌军战斗力弱
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指挥得当
姓名: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