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0、N1九月份操作及并发症理论考核试卷
您的姓名:
您的层级:
N0
N1
1. 静脉采血时,首选的穿刺部位是()
A. 手背静脉
B. 肘正中静脉
C. 足背静脉
D. 颈外静脉
2. 止血带绑扎的松紧度应以能伸入几根手指为宜()
A. 1根
B. 2根
C. 3根
D. 4根
3. 静脉采血时,止血带绑扎时间不宜超过()
A. 1分钟
B. 2分钟
C. 3分钟
D. 5分钟
4. 采集血培养标本时,皮肤消毒的范围直径应不小于()
A. 5cm
B. 8cm
C. 10cm
D. 15cm
5. 为避免溶血,采血时不应出现的操作是()
A. 使用干燥注射器
B. 采血后快速将血液注入试管
C. 避免反复穿刺
D. 血液沿试管壁缓慢注入
6. 静脉采血后按压穿刺点的时间一般为()
A. 1-2分钟
B. 3-5分钟
C. 5-8分钟
D. 10分钟以上
7. 采集全血标本(如血常规)时,应使用含有哪种抗凝剂的试管()
A. 枸橼酸钠
B. 肝素
C. EDTA-K2
D. 草酸钾
8. 静脉采血时,穿刺角度一般为()
A. 5°-10°
B. 15°-30°
C. 30°-45°
D. 45°-60°
9. 下列哪项不是静脉采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A. 核对患者信息
B. 准备采血器具
C. 评估穿刺部位
D. 按压穿刺点止血
10. 采血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 溶血
B. 血肿
C. 晕针
D. 感染
11. 为防止采血后穿刺点感染,应指导患者穿刺后几小时内避免接触水()
A. 2小时
B. 4小时
C. 6小时
D. 8小时
12. 采集凝血功能检查标本时,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应为()
A. 1:4
B. 1:9
C. 1:10
D. 1:15
13. 静脉采血时,若穿刺失败,应更换的部位是()
A. 同一血管近心端
B. 同一血管远心端
C. 对侧肢体血管
D. 原穿刺点周围
14. 下列哪项是静脉采血后血肿形成的主要原因()
A. 采血后按压时间不足
B. 采血器具未消毒
C. 患者凝血功能正常
D. 穿刺角度过小
15. 采集血清标本时,血液注入试管后应()
A. 立即摇匀
B. 静置30分钟-1小时
C. 快速离心
D. 加入抗凝剂
16. 静脉采血时,若患者血管条件差,可采取的措施是()
A. 用力拍打血管
B. 热敷穿刺部位
C. 反复穿刺同一部位
D. 延长止血带绑扎时间
17. 下列哪项不属于静脉采血的操作并发症()
A. 溶血
B. 低血糖
C. 血肿
D. 感染
18. 采血过程中,若发现血液回流缓慢,可能的原因是()
A. 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B. 止血带过松
C. 患者血管充盈良好
D. 注射器无负压
19. 采集血标本时,应遵循的顺序是()
A. 血培养→抗凝管→干燥管
B. 抗凝管→血培养→干燥管
C. 干燥管→抗凝管→血培养
D. 血培养→干燥管→抗凝管
20. 静脉采血后,患者出现穿刺点疼痛、红肿、发热,最可能的并发症是()
A. 晕针
B. 感染
C. 溶血
D. 血栓形成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