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考试
基本信息:
姓名:
科室:
一、单选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血培养采血时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尽可能在患者寒战开始时,或发热高峰前30-60分钟内采血培养
B尽可能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釆血培养
C如患者已经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应在下次用药前釆血培养
D以上均是
2.多重耐药菌患者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
A.标准预防+空气隔离
B.标准预防+飞沫隔离
C.标准预防+接触隔离
D.标准预防+严密隔离
E.标准预防+保护性隔离 F.对所有场所的彻底清洁消毒
3.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措施包括(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者
D.以上都是
4.下列是多重耐药菌有( )
A.MRSA
B.鲍曼不动杆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铜绿假单胞菌
5.利器盒达到( )满时,应当封闭严密,按流程运送、贮存。
A. 1/3
B.2/
C.3/4
D.1/4
6.医疗废物分为五大类,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五大类( )。
A.感染性废物
B.损伤性废物
C.物理性废物
D.化学性废物
7.以下哪项属于感染性废物( )。
A.污染棉签
B.刀片
C.胎盘
D.废弃的药品
8.以下哪项不属于损伤性废物( )。
A.针头
B.备皮刀
C.未污染的完整的安瓿瓶
D.碎玻璃瓶
9.病区医疗废物在科室暂存间贮存时间不超过( )小时。
A. 24
B.12
C.
D.36
10.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获得,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的是( )
A病毒
B.支原体
C.暂居菌
D.常驻菌
11.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总称( )
A洗手、干手
B洗手、卫生手消毒
C洗手、外科手消毒
D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
12要求洗手时间不少于( )
A10s
B15s
C20s
D25s
13.国际洗手日是每年的( )
A11月10号
B10月15号
C9月10号
D5月5号
14.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
A手卫生
消毒
隔离措施
及时报告
15.卫生手消毒的微生物采样要求是细菌菌落总数小于等于( )cfu/cm²:
A30
B20
C10
D5
二、判断题(20题,每题2.5分,共50分)
1.婴幼儿及儿童血培养采血量:1ml~5ml,采血量不应超过患者总血量的1%。
对()
错()
2.血培养采血可以在静脉三通处取下肝素帽采集血培养标本。
对()
错()
3.采集的痰培养标本不能及时送达或待处理标本应置于4℃冰箱保存,以免杂菌生长,但不能超过24小时。
对()
错()
4.疑似出现尿路感染而需要抗菌药物使用治疗前,先更换导尿管,在更换新尿管时留取尿标本做尿培养。
对()
错()
5.如果没有直接接触患者,只是接触了患者的环境不需要洗手。
对()
错()
6.开放性脓肿采集分泌物做培养时:用无菌生理盐水或75%酒精擦拭去除表面分泌物---尽可能采集抽吸物,或将采样拭子插入至病灶底部或脓肿壁取其新鲜边缘部分。
对()
错()
7.采集开放性创面标本前,可以用皮肤消毒剂对创面进行消毒。
对()
错()
8.导尿管采集尿液时在无菌操作下行导尿术,弃去先流出的15mL尿液之后,采集尿液到无菌螺帽容器。
对()
错()
9.患者截肢的肢体以及引产的死亡胎儿,纳入殡葬管理。
对()
错()
10.重大传染病疫情等突发事件产生的医疗废物,可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工作方案进行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置等。
对()
错()
11.确诊、疑似传染病产妇或携带传染病病原体的产妇的胎盘应使用双层医疗废物包装袋盛装。
对()
错()
12.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并入感染性废物中,但应在标签中注明
对()
错()
13.居民日常生活中废弃的一次性口罩不属于医疗废物。( )
对()
错()
14.盛装药物的药杯,尿杯,纸巾、湿巾、尿不湿、卫生巾、护理垫等一次性卫生用品,医用织物以及使用后的大、小便器等属于医疗废物。( )
对()
错()
15.未被污染的密封药瓶、安瓿瓶等玻璃药瓶属于医疗废物。( )
对()
错()
16.2019版手卫生卫生手消毒不分先后顺序。( )
对()
错()
17.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洗手。( )
对()
错()
18.手卫生的五个时机分别是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血液体液暴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
对()
错()
19.传染病人的生活垃圾属于医疗废物,应用双层黄色垃圾袋盛装贴好标识。( )
对()
错()
20.感染性废物中可以混入少量药物性废物。( )
对()
错()
三、多选题(4题,每题5分,共20分)
1.“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专项行动改进目标( )
A.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不低于30%。
B.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不低于90%。
C.接受两个或以上重点药物联用的住院患者,联合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应达到100%。
D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不低于50%。
2.采集痰培养标本时 ( )
A.向患者说明痰和唾液的区别;
B.带假牙的患者摘掉假牙;
C.先清洁漱口 2-3 次,去除口咽部的菌群;
D指导患者用力咳出深部痰,勿将唾液和鼻后分泌物当作痰送检;(肉眼下明显唾液标本丢弃,重新留取);
E将痰液咳入(无菌集痰器),盖好并拧紧杯盖,立即送检。
3.联合使用的重点抗菌药物包括:( )
A.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帕尼培南、比阿培南和厄他培南)
B.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C.新型四环素类(替加环素、奥玛环素、 依拉环素)、
D.噁唑烷酮类(利奈唑胺、特地唑胺、康替唑胺)、
E.深部抗真菌药 (伏立康唑、泊沙康唑、艾莎康唑、卡泊芬净、米卡芬净、 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体)。
F.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
G菌素类(硫酸多黏菌素B、硫酸黏菌素、多黏菌素E甲磺酸 盐)、
4.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 )
A.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B.院感科
C、医务科
D、护理部
E.护理部
F.临床科室管理小组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