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对“长剧、短剧、综艺互相衍生现象”的接受度的调查问卷

您好!我是山东艺术学院的硕士生,在此感谢您参与本次调查!

我的调查将采取匿名形式,严格保密一切调查资料
再次感谢您的配合!
在进行回答之前,我想先厘清几个问卷中出现的概念的关系。
长剧、短剧、综艺互相衍生现象指的是电视剧、综艺、微短剧互相“借力”创作新内容
下文围绕“联动”“改编”等相关概念,并提炼出“剧综互衍”的核心概念
联动”——是指长剧、短剧、综艺不同形式之间进行深度结合,实现1+1>2的效果,例如在《国家宝藏》中以情景再现或者戏剧化演绎还原文物背后的故事,作为综艺节目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综艺剧情化表达的工具。
“改编”——基于已有影视作品为母体,通过改编、扩展或再创作形成其他形式,例如以《去有风的地方》为母体再创作而成的《我的归途有风》围绕着“有风”这一IP展开。
由此,将长剧短剧、综艺经过改编、拓展、再创作形成的新的作品的过程,称为“剧综互衍”,形成的新作品称为“衍生作品”
“剧综互衍”包括剧集衍生综艺、短剧衍生综艺、长剧衍生综艺等三种形式。
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真实想法进行填写。
再次感谢您的配合!
1. 您的年龄在以下哪个阶段?
2. 您的性别是?
3.您近半年观看频率最高的3类视听作品类型是

4.您主要通过哪个平台观看第3题所选的视听作品?(多选)

5.您是否会因为喜爱一部剧/一档综艺而去选择观看它的衍生节目(单选)

6.您是否观看过以下任意一种内容?
7.您观看上述内容的频率是?(单选)

8.您最近一次关注到的关于长剧、短剧、综艺之间的互动是什么?(单选)

9.您更喜欢长剧、短剧、综艺之间的哪种联动方式?(排序题,1为最偏好)

10.以上长剧、短剧、综艺之间的联动吸引您的原因是?

11.您观看长剧、短剧、综艺三种类型通过人物、剧情、IP联动成的新节目的原因是

12.如果您听说过长短剧、综艺联动的内容,那么您对与观看该内容产生犹豫/拒绝的原因是什么?

13.假设您最近在观看的某一短剧、长剧、综艺节目的推出了跨媒介联动作品(比如把长剧改成微短剧、综艺拍幕后小短剧)您的第一反应是?

14.下文的“联动”是指长剧短剧、综艺通过改编、拓展、再创作而形成的与原作品有关的新作品的过程。

您在多大程度上认可下面的说法?(0-5分,分数越高代表越认同该看法)

这种“联动”是原作IP的合理延伸,能丰富内容体验
0
5
这种“联动”只是为了蹭热度,实际价值很低
0
5
只要质量高,我愿意尝试这类联动内容
0
5
不同媒介形式(长剧、短剧、综艺)之间很难自然衔接,我不看好这种形式
0
5
我对这种“联动”完全不理解,也不关心
0
5
  1. 15.如果将上文提到的将长剧短剧、综艺经过改编、拓展、在创作形成的新的作品的过程,称为“剧综互衍”

  2. 形成的新作品称为“衍生作品”

  3. 那么您对跨媒介的剧综互衍衍生作品的看法如何(0-5分,分数越高代表越认同该看法)

我更关注内容和不同表达方式之间的适配性
0
5
衍生作品采用新技术,能显著提升我的观看意愿。
0
5
我更期待能够沿用原作品的原班人马和原有世界观衍生作品。
0
5
我更期待在原IP的基础上产生新的世界观与人物
0
5
我更期待衍生作品可以根据受众反馈进行动态调整
0
5
如果衍生作品质量差,那么我会对也会对原IP产生负面印象
0
5
16.您对衍生作品的传播与消费的看法如何?(0-5分,分数越高代表越认同该的看法)
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会影响我对衍生作品的发现和选择
0
5
会员拥有专属的衍生作品,会增加我在该平台开通会员的可能性
0
5
原作演员参与衍生作品的演出会对我的消费意愿有影响
0
5
衍生内容过度商业化会让我放弃观看。
0
5
我愿意为高质量衍生内容单独付费
0
5
17.作为观众,您有因为喜爱一部剧/ 综艺而去观看它的衍生作品的经历吗?请简要介绍一下
18.作为观众,您有对哪部剧的情节“意难平”而期望在衍生作品中进行补充吗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