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8月心电监护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心电监护(electrocardiogram monitoring)的核心作用是( )?
A. 只是用来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
B. 连续监测心电活动(如心率、心律、ST段等),辅助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异常
C. 帮助患者快速入睡
D. 替代医生进行疾病诊断
2. 心电监测的 “适应症” 不包括( )?
A. 危重患者(如术后、休克、心衰等)需连续心电观察
B. 怀疑有心律失常(如早搏、房颤)的患者
C. 健康人体检时为了 “凑项目” 选择心电监护
D. 接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需监测疗效与副作用的患者
3. 心电监护操作前,“评估患者” 环节需重点关注( )?
A. 患者的身高体重(与心电监护无关)
B. 患者的皮肤状况(如是否破损、过敏,影响电极粘贴)、意识状态、合作程度等
C. 患者的家属联系方式
D. 患者的饮食偏好
4. 心电监护电极片粘贴部位的选择原则是( )?
A. 随意粘贴在胸部任何位置
B. 避开骨骼、肌肉丰厚处及伤口,选择心前区合适导联位置(如 V1 - V6 等对应区域)
C. 只粘贴在背部,方便患者活动
D. 必须全部粘贴在左侧胸部
5. 心电监护 “禁忌症” 中,不适合使用的情况是( )?
A. 皮肤严重破损、烧伤,无法粘贴电极片的部位
B. 普通感冒患者
C. 轻度高血压患者
D. 年轻健康的术后患者
6. 心电监护操作时,“导电糊” 或 “电极片凝胶” 的作用是( )?
A. 让电极片粘贴得更牢固,防止掉落
B. 增加皮肤与电极之间的导电性,减少信号干扰
C. 给患者皮肤保湿,防止干燥
D. 只是操作流程中的形式,没有实际作用
7. 心电监护使用过程中,“定期更换电极片” 的主要目的是( )?
A. 让电极片看起来更干净
B. 防止电极片过敏、导电性能下降(如凝胶干燥),保障监测准确性
C. 增加护士的工作量
D. 让患者感觉电极片是新的,心理上更舒服
8. 心电监护仪 “报警设置” 中,心率报警范围通常需根据( )调整?
A. 医院的统一规定,所有患者都设为 60 - 100 次/分
B. 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治疗目标等(如术后患者心率可能需放宽范围)
C. 电极片的品牌
D. 监护仪的摆放位置
9. 心电监护时,若出现 “伪差(干扰波)”,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患者安静卧床,没有活动
B. 电极片松动、导线接触不良或患者肢体频繁活动
C. 监护仪电量充足
D. 病房光线太亮
10. 心电监护设备维护中,“清洁与消毒” 的重点是( )?
A. 只清洁监护仪的外观,内部不用管
B. 按规范消毒电极片、导联线、监护仪表面(如用 75% 酒精擦拭),防止交叉感染
C. 用清水直接冲洗监护仪
D. 消毒后不需要晾干,直接使用
若你希望题目更聚焦某类细节(比如某导联的具体粘贴位置、某参数的正常范围等),可以和我说明调整方向~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