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新入护士准入理论考试
1、人工气道患者气囊压力应保持在( )
20-25cmH2O
25-30 cmH2O
20-30 cmH2O
30-35 cmH2O
2、乳胶导尿管的留置时间( )
7天
14天
21天
30天
3、Waterlow评分≥( )分,需要上报难免压疮风险
10分
15分
20分
12分
4、紧急情况下的人力资源调配,当班人员需( )分钟到位
10
15
20
30
5、患者安全目标规定,应同时使用至少几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 )
一种
两种
三种
四种
6、下面不属于输血查对内容的是( )
床号
性别
血型
血袋号
7、诊断休克病人微循环效能的主要依据是( )
血压
脉搏
神志
尿量
7、诊断休克病人微循环效能的主要依据是( )
血压
脉搏
神志
尿量
8、颅内增高患者呕吐的特点是( )
呕吐物为胆汁
喷射性呕吐
频繁的呕吐
反射性呕吐
9、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的患者,首次导尿量不得超过( )
200ml
500ml
1000ml
2000ml
10、在诊疗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 )等信息核对患者身份信息
姓名 年龄
姓名、年龄 登记号
姓名 登记号
姓名 床号
11、大量输入库存过久的血可导致( )
低钠血症
低钾血症
高钠血症
高钾血症
12、下列哪项是输液反应中急性肺水肿的特征性症状( )
心悸、呕吐
咳嗽、气促、呼吸困难
发绀、躁动不安
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
13、为患者实施头部降温的主要目的是( )
局部消肿
减轻疼痛
局限炎症扩散
防止脑水肿
14、颅脑损伤观察及护理哪项是错误的?( )
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变化
抬高床头30°
躁动时酌情少量使用吗啡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
15、静脉输液过程中患者感觉胸部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严重发绀,心前区听诊闻及持续响亮的“水泡音”,应考虑( )
急性肺水肿
空气栓塞
超敏反应
发热反应
16、用环氧乙烷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是( )
物理消毒
化学消毒
物理灭菌
化学灭菌
17、女性病人导尿,下列步骤错误的是( )
严格无菌操作
插管动作宜轻慢
导管插入尿道4-6cm
导管误入阴道,立即拔除用原管重插
18、烧伤休克补液治疗,第一个8小时输入24小时补液计划总量的( )
1/4
1/3
1/2
2/3
19、石膏固定的病人血液循环障碍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
感觉异常
疼痛
苍白
发绀
20、中凹卧位适用于( )
昏迷
瘫痪
休克
心衰
21、深静脉置管病人需要标识清楚以下哪些内容( )
置管部位
置管人员
置管深度
置管时间
22、抢救车/箱需要做到( )
四定:定种类、定位放置、定数量、定期消毒
三无: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
二及时:及时检查、及时补充
专人管理
23、氧气瓶需挂的标识标牌有( )
防火
防热
防震
防油
24、不良事件分级有( )
Ⅰ级(警戒事件)
Ⅱ级(重大不良事件)
Ⅲ级(无后果事件)
Ⅳ级(隐患事件)
25、VTE评估时机包括( )
入院时
术后
转科时
出院时
26、下列属于医务人员“四轻”要求的是( )
说话轻
走路轻
开窗轻
操作轻
27、关于输血操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开始输血15分钟后需记录患者生命体征
输血器4小时更换
输血前需双人核对
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
28、紧急情况下人力资源调配要求包括( )
当班人员10分钟到位
当日休假人员30分钟到位
接到电话后立即响应
无需记录调配过程
29、预防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措施包括( )
抬高床头30°
保持呼吸道通畅
避免剧烈咳嗽
躁动时禁用吗啡
30、输液反应可能包括( )
急性肺水肿
空气栓塞
超敏反应
发热反应
31、Ⅰ、Ⅱ级不良事件上报时间不超过12小时。
对
错
32、医嘱必须每班双人查对并双签名,每周定期大查对2次,护士长至少每周参加1次大查对,并签名。
对
错
33、开始输血15分钟后需记录患者生命体征。
对
错
34、紧急情况下护士可执行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但需大声复述一遍,经医生确认后可执行。
对
错
35、皮试执行与抗生素核对不用同一人。
对
错
36、对无陪同人员的患者,医务人员应双人核对身份后,为其佩戴腕带。
对
错
37、锐器盒满3/4时封闭,不写开启时间,使用中外表污染随时更换。
对
错
38、PICC导管一般不用于抽血,除非紧急情况下或者患者血管条件特别差、凝血功能障碍者,抽血后应立即正确冲封管。
对
错
39、冷藏区应配备专用冰箱温湿度计,根据储存要求调节温度(正常温度范围为2-10℃)。
对
错
40、护士长全面负责物资领取、保管、报损、账目建立、定期清点、账务相符的管理,保障物资安全。
对
错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