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教师工作问卷调查
尊敬的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与本次调研。本问卷旨在深入了解我校教师总体工作状况。您的回答将严格保密,请放心作答并于9月16日(周二)22:00之前完成。
1.您的年龄:
30岁及以下
31-40岁
41-50岁
51岁及以上
2.您的入校工作年限:
5年及以下
6-10年
11-20年
20年以上
3.您的最高学历: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大学本科
大学专科及以下
4.您的职称:
初级
中级
副高
正高
5.您是否在其他企事业单位或研究机构有兼职:
是,已报备
是,未报备
否
6.您的岗位性质:
教学岗
科研主岗
行政岗
7.您本学期承担的主要课程类型(可多选):
专业核心课
专业选修课
公共必修课
公共选修课
实训/实践课
8.您平均每周用于教学准备、授课、辅导答疑及批改作业的时间总计约为:
少于10小时
10-20小时
21-30小时
31-40小时
超过40小时
9.您在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频率与方式通常是:
有系统设计,能自然、有机地融入多门课程
主要在特定课程或章节中有意识地融入
偶尔尝试,但尚未形成体系
较少涉及,更侧重专业知识传授
10.您认为当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需要:
深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改善教学设施和环境(如智慧教室、实验设备)
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
优化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
减轻教师过重负担,投入更多精力教学
11.您在教学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可多选):
学生基础差异大,个性化指导难
教学资源获取不便或不足
教学方法和创新难以突破
教学成果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教学工作量过大,精力有限
12.您最希望学校在教学方面提供的支持是(可多选):
系统化的教学能力培训(如教学设计、新教育技术)
优质教学案例库和分享交流平台
教学研究立项支持与激励
改善教学硬件设施与环境
助教配备或教学辅助支持
13.您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侧重于:
教学名师/卓越教学
教学科研并重
科研突破
教学管理双肩挑
尚未明确
14.您对人工智能(AI)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总体熟悉程度是?
完全不了解
听说过但不太了解
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应用
比较熟悉,能主动关注
非常熟悉,有深入研究
15.您对在教育中应用人工智能的整体态度是?
非常期待,积极拥抱
谨慎乐观,愿意尝试
中立观望,视效果而定
有些担忧,持保留态度
明确反对
16.您在哪些教学环节中尝试过使用AI工具?(可多选)
课程设计与备课(如生成教案、大纲、PPT)
课堂教学互动(如AI问答、虚拟助教)
作业布置与批改
学生学情分析与个性化学习支持
教学评估与反馈
从未使用
17.您使用过的AI工具类型有哪些?(可多选)
文本生成类(如ChatGPT、文心一言、Kimi)
图像生成类(如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
音频/视频处理类
代码生成与辅助类(如GitHub Copilot)
学科专用工具(如语言学习、数学解题)
其他
18.AI工具对您教学工作的主要帮助是?(可多选)
提升备课和教学材料准备效率
生成创新教学思路和案例
实现更精准的学情分析
辅助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减轻重复性劳动负担
效果不明显
19.您定期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和师德师风学习活动的频率大约是:
每月多次
每月一次
每季度一次
不定期参加
较少参加
20.总体来看,您对学校现行的教学管理政策和服务的满意度如何?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
不太满意
非常不满意
21.对于提升本校教学质量,您最迫切的一项建议是:
7.过去三年,您作为负责人主持的省部级及以上级别科研项目的数量是:
0项
1-2项
3-4项
5项及以上
8.科研工作(包括项目研究、论文撰写、实验、学术交流等)在您总工作时间中的占比约为:
低于30%
30%-50%
51%-70%
71%及以上
9.您开展科学研究的主要驱动力来源于(可多选):
探索真理、追求创新的内在兴趣
职称晋升或考核要求
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责任感
学术同行认可与影响力
研究生培养需要
10.您认为学校的科研实验条件、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能否有效满足您的科研需求:
完全满足
基本满足,但预约或使用效率有待提升
部分满足,关键设备仍缺乏
难以满足,制约研究开展
不了解
11.您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可多选):
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不足
纵向科研项目申报竞争激烈,命中难
研究经费总额不足或使用限制多
学术交流(尤其国际交流)机会有限
考核压力大,静心研究时间不足
12.您最希望学校在科研方面加强的支持是(可多选):
吸引和培育高水平科研团队的政策
重大重点项目的组织与培育机制
科研平台和仪器设备升级与开放共享
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支持
更灵活、高效的科研经费管理服务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与激励
13.您对学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的政策与环境满意度如何?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
不太满意
非常不满意
14.您对人工智能(AI)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总体熟悉程度是?
完全不了解
听说过但不太了解
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应用
比较熟悉,能主动关注
非常熟悉,有深入研究
15.您对在教育中应用人工智能的整体态度是?
非常期待,积极拥抱
谨慎乐观,愿意尝试
中立观望,视效果而定
有些担忧,持保留态度
明确反对
16.您在科研工作中使用AI工具的主要场景是?(可多选)
文献检索与综述
研究思路启发与实验设计
代码编写与调试
数据收集、清洗与分析
论文写作与润色
期刊选择与投稿
从未使用
17.您认为AI对您科研工作的主要助益是?(可多选)
大幅提升研究效率
帮助发现新的研究方向和关联
辅助处理复杂数据
优化论文质量
其他
效果不明显
18.您定期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关注国家科技发展方针政策的频率大约是:
每月多次
每月一次
每季度一次
不定期参加
较少参加
19.您对学校现行的科研业绩评价与考核体系的满意度如何?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
不太满意
非常不满意
20.对于提升本校科研创新活力,您最迫切的一项建议是:
7.您对学校当前行政服务流程的效率(如办事便捷性、响应速度、在线办理程度等)的总体评价是:
非常高效
比较高效
一般
效率较低,有待优化
效率很低,亟需改革
8.您在与校内其他部门或师生进行工作协调沟通时,通常感觉:
非常顺畅,协作良好
比较顺畅,偶有沟通成本
一般,有时存在壁垒
不太顺畅,沟通成本较高
很不顺畅,部门壁垒明显
9.您认为行政岗位人员最需要进一步提升的素质或能力是(可多选):
政策理解与执行力
沟通协调与冲突解决能力
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服务意识与用户视角
应急处理与抗压能力
数据分析与信息化工具应用能力
10.您对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如OA系统、各类管理服务平台等)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
不太满意
非常不满意
11.您认为当前学校行政管理机制在“激发员工主动性”和“创新活力”方面的表现:
非常有效
比较有效
一般
激励不足,略显僵化
严重制约积极性
12.您在行政工作中面临的主要压力来源是(可多选):
事务性工作繁杂,负荷重
政策性、指令性任务多且急
多头管理,职责边界不清
师生诉求多样,协调难度大
工作要求高,但培训和支持不足
13.您希望接受哪些方面的培训或学习(可多选):
管理理论与实务
高效沟通与谈判技巧
公文写作与规范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
最新政策法规解读
14.您对人工智能(AI)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总体熟悉程度是?
完全不了解
听说过但不太了解
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应用
比较熟悉,能主动关注
非常熟悉,有深入研究
15.您对在教育中应用人工智能的整体态度是?
非常期待,积极拥抱
谨慎乐观,愿意尝试
中立观望,视效果而定
有些担忧,持保留态度
明确反对
16.您在行政管理工作中使用AI工具的主要场景是?(可多选)
公文撰写与润色
数据报表生成与分析
会议纪要整理
流程优化与自动化
师生服务问答(智能客服)
信息通知与发布
从未使用
17.您认为AI对您行政管理工作的主要助益是?
提升文书处理效率
提升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能力
优化管理流程
减轻事务性工作负担
其他
效果不明显
18.您定期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的频率大约是:
每月多次
每月一次
每季度一次
不定期参加
较少参加
19.您对所在部门或团队的氛围和同事关系的满意度如何?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
不太满意
非常不满意
20.对于提升本校行政管理与服务水平,您最迫切的一项建议是: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