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及矫正研究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非常感谢您能抽出时间参与此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网络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探索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探索消解网络泛娱乐化冲击的应对路径。问卷采用匿名形式,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您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心填写。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Q1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Q2您目前所处的学段是?
A.大学专科
B.大学本科
C.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Q3您就读的高校层次是?
A.双一流建设高校
B.重点本科高校
C.一般本科高校
D.高职高专院校
Q4您的政治面貌是?
A.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
B.共青团员
C.民主党派
D.群众
Q5您最近一个月每天上网浏览时长是?
A.不足1小时
B.1-3小时
C.3-5小时
D.5小时以上
Q6您上网的主要目的是?
A.浏览新闻
B.网上购物
C.网络社交
D.手机游戏或网络游戏
E.放松身心(如听音乐或看视频等)
F.工作需求
G.获取相关学习资料
Q7您上网时主要通过哪些类型的APP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A.社交类软件(如微信、微博、小红书、QQ、知乎、豆瓣等)
B.短视频类软件(如快手、抖音、Bilibili、AcFun、西瓜视频等)
C.影音类软件(如腾讯、优酷、芒果TV、QQ音乐、网易云音乐等)
D.新闻类软件(如央视新闻、今日头条、澎湃新闻、网易新闻等)
E.数字报刊期刊平台类(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日报等)
F.购物类软件(如淘宝、拼多多、京东、唯品会等)
G.游戏类软件(如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
H.购物类软件(如淘宝、拼多多、京东等)
I.学习类软件(如学习强国、MOOC、学习通等)
Q8您上网时对以下哪些信息比较感兴趣?
A.世界新闻与时政
B.科技与金融财经
C.文娱时尚
D.影视剧和综艺
E.体育新闻
F.星座及人格类型(MBTI)
Q9当今信息高度发达,网络上存在一种过度追求轻松、趣味与娱乐消遣的风气,甚至将娱乐视角作为分析问题的主视角。这种现象,我们可称之为“网络泛娱乐化”。在网络空间中,您是否感受到了这种风气?
A.深有感触,融入了网络世界的方方面面
B.有感觉但并不具有主流地位
C.听说过这种现象但没遇到过
D.完全不了解
Q10根据上述网络泛娱乐化的定义,您认为以下哪些现象属于泛娱乐化现象的表现?
A.大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世界,昼夜颠倒、作息紊乱、逃避现实社交
B.明星的私生活相关新闻时常占据网络头条
C.影视作品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矮化,解构历史
D.主播、博主、网红等在网络直播中的不当行为
E.标题党,对内容进行夸大或误导以吸引读者阅读
F.综艺节目为节目效果刻意制造低质量笑点和矛盾,忽视节目本身质量与价值导向
Q11您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经常点击或关注网络娱乐内容?(如洗脑短视频、娱乐八卦、搞笑段子等)?
A.非常关注
B.比较关注
C.一般关注
D.漠不关心
Q12针对“娱乐至上”这种观点,您的看法是?
A.不反对娱乐,但不可过度
B.娱乐第一位,比什么都重要
C.每个人的娱乐需求不一样,都可以理解
D.反对娱乐,娱乐会使人的精神世界颓靡
Q13您怎么看待一些网络短视频中出现的借助隐晦手法贬损国家形象、传播不当观点的现象?
A.坚决反对,应加强监管和引导
B.难以接受,应加强教育和管理
C.不理解,违背了公民的责任与义务
D.无所谓,个人言论自由
Q14您在参与网络活动时,参与以下哪类话题的讨论更为频繁?
A.时政话题,及时关注最新政治动态
B.民生话题,关注社会的大小事件
C.娱乐新闻,关注自己喜欢的明星、爱豆近况
D.不确定,什么有趣看什么
Q15在网络短视频中浏览到相关的“历史雷剧”片段,您的第一反应是?
A.完全不能接受,这是历史虚无主义行为,必须抵制
B.这是对历史的扭曲与亵渎
C.不关心,和我没什么关系
D.感觉到很低俗,是博关注、赚流量的一种手段
Q16您认为在评价历史人物与重要历史事件时,最应该秉持的态度是?
A.依照当时的所处环境,结合社会、历史条件进行评价
B.尊重历史事实,客观理性分析
C.依照自身需求进行解构和娱乐化创作
D.保持中立,不发表明确意见
Q17当您在浏览网络短视频平台时,如果刷到喜爱的主播以娱乐化方式推销您暂时不需要或负担不起的商品时,您更倾向于以下哪种行为?
A.视而不见,不会购买
B.克服盲从,理性消费
C.激情下单,过后退款
D.十分心动,付款支持
Q18请结合您的个人经历,谈谈网络对您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产生了哪些主要影响?
A.无意识地进行攀比,更倾向于高端品牌
B.容易夜间冲动消费,影响了正常的消费计划
C.更加倾向于即时满足,难以完成较长远的工作或学习计划
D.增强节俭意识,更加注重性价比
E.对我没有什么影响,自控能力较强
Q19您认为大学生职业选择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A.专业能力和素质是否符合所选职业的要求
B.职业前途和发展前景是否吸引人,是否有足够的晋升空间
C.薪资待遇和福利水平是否具有吸引力
D.个人兴趣和工作内容是否相符,是否能够让自己拥有成就感
Q20您认为当前网络泛娱乐化现象对您职业观念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A.削弱职业目标与追求
B.增加职业选择迷茫感
C.降低专业能力和素质
D.减弱职业规划意识和责任感
Q21当您在刷短视频或直播平台时,看到一些主播通过低俗、夸张、扮丑等方式吸引关注,您对此类现象的看法是?
A.很有趣,能为大众营造轻松娱乐的氛围,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B.引起青少年效仿,可能造成不良影响
C.危害社会精神文明,不仅违背公序良俗,更侵蚀社会道德根基,应予以全面抵制
Q22在您看来,当前网络流行的大众网络娱乐节目呈现出哪些显著特征?(多选)
A.兼具创新形式与趣味内容,适合消磨空闲时间
B.有些活动内容和形式可以用来丰富精神生活
C.精神内核缺失,无法汲取精神营养
D.过于注重娱乐效果,炒作严重
E.形式单一,内容重复,容易审美疲劳
F.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刻意迎合人的娱乐心理
Q23您是否在网络交往中有意或无意地说过假话?
A.说过
B.没有
Q24您认为网络泛娱乐化是否削弱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A.是,严重削弱
B.是,一定程度上削弱
C.否,毫无影响
Q25您认为网络泛娱乐化对您自身价值观的整体影响是?
A.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
B.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
C.无法判断
Q26您认为泛娱乐化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不良影响有哪些?(多选)
A.理想信念弱化
B.历史观念扭曲
C.审美标准偏移
D.逃避社会交往
E.崇尚消费与享乐
F.功利化心理突出
G.削弱职业目标
H.其他
Q27您认为网络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消极影响,可能源于以下哪些方面?
A.资本通过娱乐化内容追求经济效益
B.相关机构执行力度不够
C.网络媒体监管力度不足责任感弱
D.高校思政课堂的引导能力有待提高
E.错误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
F.大学生对网络的自身抵制力较弱
Q28您认为相关管理机构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加强对网络的监管?
A.完善网络法律法规,治理娱乐乱象
B.建立健全常态化网络监督机制,提升违法行为惩戒效果
C.加强网络媒体监管技术的创新
D.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
E.扩大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
Q29您认为网络媒体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提升娱乐产品质量,为大学生价值观发展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A.增强网络人员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
B.严格对网络娱乐产品进行质量把控
C.积极加强网络媒体的正向舆论引领
D.开展网络舆论引导并充分发挥主流媒体话语权
E.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Q30为有效应对当前网络环境中泛娱乐化趋势对大学生价值观塑造所带来的潜在消极影响,您认为高校在教育与引导过程中最需要加强的是哪方面的工作?
A.发挥思政课引导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B.加强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作用,提升在网络空间中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C.深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着力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人文精神
D.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构建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
E.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Q31您认为大学生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提高自身网络素养?
A.积极主动学习并践行核心价值观
B.强化自主意识,培养理性娱乐思维
C.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
D.提高审美意识,增强审美能力
E.科学把控网络使用,提升自我约束力
Q32您对网络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价值观消极影响的优化策略还有什么建议?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