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规竞赛2

51.末级配电箱中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不应大于( ),分断时间不应大于( )。
52.在临边、狭窄场地、临近带电体及线路等危险区域(路段)使用车辆作业时,应划定明确的( ),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设( )监护。
53.机动车在无限速标志的厂内主干道行驶时,不得超过( )km/h,其它道路不得超过( )km/h。机动车行驶特定地点、路段或遇到特殊情况时的限速要求应符合相关规定。
54.基坑、顶管工作井周边必须有良好的( )系统和设施,设置防护盖板或围栏,夜间必须设置( )。
55.加强继电保护运行维护,正常运行时,严禁 22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变压器等设备无( )保护运行。
56.11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发电厂(包括新能源场站)、变电站均应具备( )功能,可对发电机组、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并联电容器、并联电抗器、调相机、SVC、SVG等设备进行自动控制。
56.停用超过( )年以上的压力容器重新启用时,应当进行自行检查。超过定期检验有效期的,应当按照定期检验的有关要求进行检验。
57.分散控制系统中除( )外,应当禁止选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
58.调度主站、发电厂电力监控系统应在投入运行后( )日内办理等级保护备案手续,已投入运行的电力监控系统,应按照相关要求定期开展等级保护测评及安全防护评估工作。
59.调度主站、发电厂应对病毒库、木马库以及入侵检测系统(IDS)规则库更新至( )内最新版本,在生产控制大区,病毒库、木马库经事先测试对业务系统无影响后进行。
60.在电气设备附近或高压线下起吊物体,必须履行审批手续,起重机械必须使用不小于( )mm2的软铜线可靠接地,且与电气设备或高压线保持安全距离,制订好防范措施,并设电气监护人监护。
61.室内设备充装SF6气体时,周围环境相对湿度应不大于( )%,同时应开启通风系统,避免SF6气体泄漏到工作区。
62.发现发电厂和变电站升压站有系统( )时,不应测量接地网的接地电阻。
63.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隔离开关操作把手上, 应悬挂( ) 的标示牌。
64.酸性蓄电池室应使用( )照明和( )排风机,开关、熔断器、插座等应装在蓄电池室的外面。
65.卷扬机卷筒上的钢丝绳必须保持有设计规定的安全圈数,在工作时不能放尽,至少应留( )圈。
67.禁止连接建筑物( )构架和设备等作为焊接电源回路。
68.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在带压和带电的设备上进行焊接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并经( )批准。
69.上下层同时进行工作时,中间必须搭设严密牢固的( )、罩棚或其他隔离设施,工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70.禁止在起重机吊着的重物下边( )。
71.经企业领导批准允许单独巡视高压设备的值班员和非值班员,巡视高压设备时,不得进行( ),不得( )或( )遮栏。
72.操作中发生疑问时,应立即( )并向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报告,弄清问题后,再进行操作。不准擅自( ),不准随意解除( )。
73.装卸高压熔断器( ),应戴( )和( ),必要时使用绝缘夹钳,并站在绝缘垫或绝缘台上。
74.电气设备停电后,即使是事故停电,在未拉开有关( )和做好安全措施以前,不得触及设备或进入遮栏,以防突然来电。
75.两份工作票中的一份必须经常保存在( ),由工作负责人收执,另一份由( )收执,按值移交。
76.10kV及以下电气设备不停电的安全距离是( )米。
76.转动着的发电机、同期调相机,即使未加励磁,亦应认为( )。
77.测量绝缘时,在测量绝缘前后,必须将被试设备( )。
78.测量绝缘时,测量用的导线,应使用( ),其端部应有绝缘套。
79.高压验电必须戴绝缘手套。验电时应使用相应电压等级的( )。
80.对企业发生的事故,坚持( )原则进行处理。
81.新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是指( )教育。
82.在离地高度等于或大于( )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拦杆高度应不低于( )mm。
83.按规定,生产企业常用的电动葫芦试验应( ) 个月检查一次,( )个月试验一次。
84.每次接用或使用临时电源时,应装有动作可靠的 ( ) 。
85.生产现场转动机械设备外露的转动部分,应设置( ),其上应标有齐全、正确、完整的箭头安全标识。
86.在室内高压设备上工作,其工作地点两旁间隔和对面间隔的遮栏上禁止通行的过道上应悬挂( )标示牌。
87.为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电力设备外壳应( )。
88.工作人员接到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命令时,应( )。
答案:拒绝执行所有楼梯、平台、通道、栏杆都应保持完整,铁板必须铺设牢固。铁板表面应有( )以防滑跌。
89.任何人进入生产现场,办公室、控制室、值班室和检修班组室除外,必须戴( )。
90.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有( )装置。
91.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的( ),然后进行救火。地面上的绝缘油着火应用( )。
92.扑救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火灾(如电缆着火等)时,扑救人员应使用( )消防空气呼吸器。
93.凡在离地面( )m及以上的地点进行的工作都应视作高处作业。在没有脚手架或者在没有栏杆的脚手架上工作高度超过( )m时必须使用安全带。
94.安全带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并应定期每隔( )个月进行静荷重试验。
95.生产厂房内外的电缆,在进入控制室、电缆夹层、控制柜、开关柜等处的电缆孔洞,必须用( )严密封闭。
96.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 )人员或者本单位( )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97.应急事件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应急事件的预防、监测、( )、救援、处理及( )、生活恢复工作。
98.消防工作的方针是( )。
226.所有升降口、大小孔洞、楼梯和平台,必须装设不低于()mm高的栏杆和不低于( )mm高的脚部护板。
227.各类施工机械距基坑边缘、边坡坡顶、桩孔边的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支护结构、土质情况按设计要求进行确定,且不小于()。
228.脚手架( A )必须满足脚手架所受荷载、搭设高度等要求,严禁在不具备承载力的基础上搭设脚手架。
地基与基础
229.配电箱内的保护导体,严禁()使用,必须一个接线柱接一根保护导体。停用设备的隔离开关断开后,配电箱方可关门上锁。
230.在防止高压触电事故的措施中,导地线附件安装完成,作业人员从导地线上全部撤离后,方可拆除()。
231.严禁利用额定电压()的临时照明灯具作为行灯使用,行灯变压器严禁带入金属容器或金属管道内使用。
232.实施大件运输、大件转场时,必须制订(),必须指定有经验的专人负责,事前必须进行全面安全技术交底。
233.吊装机械供电必须设置()电源,吊装关键位置必须全程监视。
234.加强对主设备及厂用系统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与管理工作,安排专人()对所辖设备的整定值进行全面复算和校核。
235.外部开关直接跳闸、不经闭锁直接跳闸(如变压器和电抗器的非电量保护、不经就地判别的远方跳闸等)的重要回路,应在启动开入端采用动作电压在额定直流电源电压的55%~70%范围以内的中间继电器,并要求其动作功率()5W。
236.电缆敷设应合理安排电缆段长,尽量()电缆接头的数量,( )在变电站电缆夹层、桥架和竖井等缆线密集区域布置电力电缆接头。
237.电气闭锁是将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刀闸等设备的()接入电气操作电源回路构成的闭锁。
238.成套高压开关柜、成套SF6组合电器五防功能应齐全、性能良好。开关柜应装设具有自检功能的(),并与接地开关(或临时接地装置)及柜门实现强制闭锁。
239.电气工具和用具应由专人保管,每 ()个月须由电气试验单位进行定期检查。
240.检修工作时,为防止误登室外带电设备,应在带电设备四周装设()检修临时围栏。
241.任何电气设备在未验明无电之前,一律认为 ()。
242.运行设备火灾时,在消防队未到火灾现场之前,临时灭火指挥人应由()担任。
243.配电装置室内装有自动灭火系统时,配电装置室应装设()以上独立的探测器。
244.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人以上死亡事故,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 )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45.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微粒。
246.工作场所必须设有符合规定照度的照明。高度低于()m的电缆夹层、隧道应采用( )供电。
247.安全带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每隔()按批次进行静荷重试验;试验荷重为 225kg,试验时间为 5min,试验后检查是否有变形、破裂等情况,并做好试验记录。不合格的安全带应及 时处理。悬挂安全带冲击试验时,用 80kg 重量做自由落体试验,若不破断,该批安全带可继续使用。对 抽试过的样带,必须更换安全绳后才能继续使用。使用频繁的绳,应经常做外观检查,发现异常时应立 即更换新绳,带子使用期为( )年,发现异常应提前报废。
248.安全色是传递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分为黄、红、蓝、绿四种颜色,其传递的信息含义分别是()。
249.厂房内应合理布置检修电源箱。电源箱箱体接地良好,接地、接零标志清晰,()配置漏电保安器,宜采用( )接线方式,方便使用。
250.隧道、竖井、变电站电缆层应采取防火墙、防火隔板及封堵等防火措施。防火墙、阻火隔板和阻火封堵应满足耐火极限不低于()的耐火完整性、隔热性要求。
251.禁止在工作场所存储()物品,例如:汽油、煤油、酒精等。运行中所需小量的润滑油和日常使用的油壶、油枪,必须存放在( )的储藏室内。
252.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的投入保障力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253.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的投入保障力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构建()。
254.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下列哪个单位可以不用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55.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投保( );属于国家规定的高危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投保( )。
256.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处()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 )的罚款,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25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改善安全生产 条件。安全生产费用在()中据实列支。
258.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以及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259.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
260.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的法律责任。
工作场所必须设有符合规定照度的照明。()、通道等地点,必须设有事故照明。
385.生产厂房及仓库应备有必要的消防设施和消防防护装备,如:()、石棉布和其他消防工具以及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等。
386.禁止利用任何()悬吊重物和起吊设备。
387.生产厂房装设的电梯,在使用前应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取得合格证并制订安全使用规定和定期( )制度。电梯应有专责人负责维护管理。电梯的安全闭锁装置、自动装置、机械部分、信号照明等有缺陷时必须( ),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高空摔跌等伤亡事故。()
388.作业人员的工作服禁止使用()的衣料制作,以防遇火燃烧加重烧伤程度。
389.任何电气设备上的标示牌,除()外,其他任何人员不准移动。
390.新装、拆迁的起重机在运行前,应经过一次技术检查,并用一定的荷重进行()试验。
391.静力试验的目的是检查起重设备的()的动作。
392.清扫运行设备和二次回路时,要(),要使用绝缘工具。
393.不停电工作系指()。
394.电焊工在合上电焊机刀闸开关前,应检查()哪些电焊设备。
39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分级的依据有()
482.每个氧气减压器和乙炔减压器上不允许接二把及以上焊炬或割炬。
483.当使用设有大小钩的起重机械时,大小钩可同时各自起吊物件。
484.吊装作业后起重机械应回转至指定方向,吊钩起升至指定高度;所有操作手柄归零后方可关闭总电源,防止下次开机后的误操作。
485.停电设备的各段应有明显的断开点,或应有能反映设备运行状态的电气和机械等指示,不应在只经断路器断开电源的设备上工作。
486.在恶劣气象条件时,对户外设备及其他无法直接验电的设备,可间接验电。
487.容器内作业应加强通风,可以向容器内部输送氧气。
488.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由检修人员或有操作资格的人员执行。
489.在地下敷设电缆附近开挖土方时,可以使用机械开挖。
490.悬挑式脚手架工程无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491.翻转吊物时,起重人员必须站在吊物翻转方向正面来翻转吊物。
492.有限空间作业有2个或2个以上进出口、通风口时,必须在临近作业人员处进行排风,远离作业人员处进行送风,且出风口应远离有限空间进出口。
493.设备停送电时,可能送电至停电设备的各侧都应接地。
494.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95.企业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5年内不得再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496.工会不能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进行监督。
497.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仓库可以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但应与员工宿舍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498.劳务派遣单位不用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而由生产经营单位培训即可。
499.人员工作中与220kV电压等级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小于1.50m时,必须将设备停电。
500.需要高压设备全部停电、部分停电或做安全措施的工作,填用电气第二种工作票。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