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调查问卷
尊敬的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骨干教师:
您好!为深入了解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现状,推动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特开展本次调研。问卷数据仅用于研究分析,我们将严格保密您的个人信息及机构信息。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与调研!
一、基本信息
1.您所在高校的类型是?(单选)
综合类高校
理工类高校
师范类高校
财经类高校
农林类高校
医药类高校
艺术类高校
其他(请注明)
2.您学校的办学层次是?(单选)
“双一流“建设高校
普通本科院校
高职高专院校
民办院校
3.贵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专职工作人员(不含院系辅导员)约为?(单选)
5人及以下
6-10人
11-12人
20人以上
4.贵校年度就业工作专项经费(不含人员工资)大致范围是?(单选)
50万元及以下
51-100万元
101-200万元
200万元以上
5.贵校在就业工作中,与各二级学院之间分工协作机制是?(单选)
中心强力主导,学院主要负责执行
中心与学院权责清晰,协同良好
学院为主体,中心主要提供平台和服务
仍在探索更有效的协作模式
6.您在本校的工作岗位是?(单选)
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研室主任
该课程骨干教师
其他(请注明)
7.您从事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相关工作的年限是?(单选)
1-3年
4-6年
7-10年
10年以上
8.您平均每周用于就业指导工作的时间:
5小时以下
5-10小时
10-15小时
15小时以上
9.您目前主要负责的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多选):
就业政策宣讲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求职技巧培训
招聘信息发布与解读
创业指导与扶持
毕业生就业跟踪与反馈
其他(请注明)
二、课程开设情况
10. 贵校该课程的总学时数是?(单选)
8学时以下
9-16学时
17-32学时
32学时以上
其他(请注明)
1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分配比例大致为?(单选)
8:2
7:3
6:4
5:5
其他(请注明)
12. 贵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课形式是?(多选)
必修课(理论课)
必修课(实践课)
选修课(理论课)
选修课(实践课)
线上课程
其他(请注明)
13. 该课程面向的学生年级是?(多选)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研究生一年级
研究生二年级
研究生三年级
其他(请注明)
14.在贵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中,重点培养学生哪些就业能力?(多选)
面试表达与沟通技巧
企业文化与职业礼仪
行业前沿技术认知
跨学科协作能力
其他(请注明)
三、教学内容与资源
15. 贵校是否开发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如在线课程平台、教学视频、智慧课程、虚拟仿真实践项目等)?(单选)
已开发并广泛应用
正在开发中
计划开发
暂无开发计划
16. 贵校课程内容主要涵盖哪些模块?(多选)
自我认知(性格、兴趣、能力测评)
职业环境探索(行业分析、企业调研)
职业生涯决策与规划制定
求职技能训练(简历撰写、面试技巧)
创新创业教育
职场适应与职业发展
其他(请注明)
17. 贵校使用的课程教材是?(多选)
国家级规划教材
省级规划教材
本校自编教材
多本教材结合使用
无固定教材,教师自行整合资源
其他(请注明)
18.贵校为就业指导课程教师提供了哪些教学资源支持?(多选)
专业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学软件与平台
实习实训基地
定期师资培训
企业合作资源
其他(请注明)
四、师资队伍建设
19. 贵校是否定期组织该课程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单选)
每学期1次及以上
每年1-2次
偶尔组织
从未组织
20. 贵校承担该课程教学的教师来源主要是?(多选)
专职就业指导教师
辅导员
专业教师
企业导师
校外职业指导专家
其他(请注明)
21. 贵校为该课程教师提供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多选)
生涯规划理论与咨询技术
就业政策解读
教学方法与课程设计
行业发展动态
企业实践锻炼
其他(请注明)
22.贵校在提升教师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能力方面,有哪些成功经验或创新做法?(请简要说明;若没有,请填“无”)
五、教学效果与评价
23. 学生对该课程的满意度如何?(单选)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
不太满意
非常不满意
24. 贵校采用哪些方式对该课程进行考核评价?(多选)
闭卷考试
开卷考试
课程论文
实践成果展示(如模拟面试、职业规划书)
课堂表现与平时作业
其他(请注明)
25. 您认为目前贵校该课程在教学效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多选)
学生重视程度不足
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教学方法单一
师资队伍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缺乏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其他(请注明)
26.贵校如何了解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满意度?(多选)
课堂结束后的问卷调查
课堂反馈和互动
学生座谈会
学习成果评估
其他(请注明)
六、未来发展建议
27. 您认为目前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整体效果如何?(单选)
非常有效
比较有效
一般
不太有效
非常无效
28. 您是否经常与用人单位沟通,了解其招聘需求和反馈?(单选)
经常
偶尔
很少
从不
29. 您最希望参加哪类主题的就业工作培训或同行交流会?(单选)
职业生涯教育理论前沿与课程设计
就业咨询与辅导高级技巧(如生涯教练技术、心理咨询应用)
校企合作深度拓展与关系维护
就业数据分析与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智慧就业平台建设与运营经验
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策略与案例研讨
其他(请注明)
30.您认为在区域或全国层面,最值得建立的协作机制是什么?(单选)
信息共享平台
共建共享优质企业库、招聘需求库、校友资源库
联合招聘市场
组织区域性、行业性联合招聘会,扩大影响力
师资交流培训
建立就业工作教师研修基地,组织挂职交流
课题联合研究
针对就业领域的共性难题,合作开展研究
政策倡导联动
共同向政府、企业发声,争取更多政策与资源支持
31. 您认为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质量的关键措施有哪些?(多选)
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加强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
增加实践教学比重
引入更多企业资源参与教学
完善课程评价机制
其他(请注明)
32.在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方面,贵校最有效的创新举措或特色项目是什么?(多选)
深度校企协同(如订单班、产业学院、共建实验室)
强化基层就业引导(西部计划、选调生、参军入伍等)
创新创业教育与孵化相结合
建立强大的校友导师网络
实施精细化的“一生一策”就业帮扶
打造智慧就业平台,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推荐和决策
其他(请注明)
33.在就业指导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方面,贵校目前已应用了哪些工具或系统?(多选)
独立的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含小程序/APP)
集成于学校官方APP或一站式服务大厅的就业模块
职业测评系统
AI面试模拟系统
简历智能诊断工具
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
尚未系统应用,主要依靠传统方式
34.您认为就业指导工作对毕业生就业帮助最大的方面是(多选)?
明确职业方向
提升求职技能
增强就业信心
拓宽就业渠道
提供心理支持
其他(请注明)
35.贵校就业指导中心通过哪些渠道发布就业相关信息?(多选)
学校官方就业网站
就业中心公众号/小程序
校园海报/工作栏
辅导员通知
同学间口口相传
其他(请注明)
36. 您认为学校在就业指导工作方面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多选):
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拓宽就业市场与用人单位合作渠道
提供更多实习实训机会
加强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完善就业信息服务系统
其他(请注明)
37.贵校就业指导中心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哪些服务?(多选)
招聘信息发布(校招岗位、实习信息)
校园招聘会/宣讲会
个体职业咨询与指导(一对一)
简历制作与修改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讲座
就业政策与法律咨询
创新创业指导与服务
就业困难群体帮扶
38. 您认为最需要提升的就业指导能力是:(多选)
职业生涯规划咨询能力
求职技巧培训能力
就业市场分析能力
创业指导能力
心理疏导能力
其他(请注明)
39. 您希望学校提供哪些形式的就业指导培训(多选):
外部专家讲座
内部经验分享会
在线课程学习
实地考察与交流
工作坊与模拟练习
未来发展与合作需求
40.你认为当前贵校就业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多选)
学生“慢就业“、”缓就业“现象加剧,求职动力不足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低年级参与度低
市场需求变化快,专业结构与市场匹配度有待提升
高质量就业岗位(如五百强、优质民企)竞争激烈,获取难度大
对“就业困难群体“(如家庭经济困难、心理问题、学业困难学生)帮扶难度大
部门联动不足(如与学工、教务、招生、培养环节脱节)
41. 您对提升就业指导工作效果的建议(请简要说明;若没有,请填“无”):
42. 对于改进和提升全国高校就业工作,您有何其他宝贵的意见或建议?(请简要说明;若没有,请填“无”)
43.对于我校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您认为最需要关注或改进的方面是什么?(请简要说明;若没有,请填“无”)
再次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调研团队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