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班 与朱元思书
您的姓名:
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谁?
吴均
郦道元
陶弘景
沈约
2、《与朱元思书》属于哪种文体?
书信体散文
议论文
说明文
记叙文
3、文中“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清晨
正午
傍晚
夜晚
4、“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闲适自在
壮志难酬
忧国忧民
愤世嫉俗
5、文中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来概括哪里的景色?
富春江
长江
黄河
漓江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主要描写了江水的什么特点?
清澈
湍急
广阔
深邃
7、“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的下一句是?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8、“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9、文中“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中的“寒树”指的是?
耐寒的树
秋天的树
阴森的树
高大的树
10、“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描写的是山的什么特点?
高峻挺拔
连绵起伏
形态各异
险峻陡峭
11、“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表现了山的什么气势?
竞争向上
雄伟壮丽
幽深寂静
神秘莫测
12、文中“泉水激石,泠泠作响”描写的是什么声音?
泉水声
鸟鸣声
风声
猿啼声
13、“好鸟相鸣,嘤嘤成韵”中的“嘤嘤”指的是?
鸟鸣声
虫叫声
风声
水声
14、“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表现了山林的什么?
生机盎然
幽静深邃
荒凉萧瑟
险峻陡峭
1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中的“鸢飞戾天者”比喻什么人?
追求功名利禄的人
隐居山林的人
品德高尚的人
学识渊博的人
16、“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中的“经纶世务者”指的是?
治理政务的人
经商致富的人
教书育人的人
习武练兵的人
17、“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描写的是山林的什么景象?
树木茂密
光线昏暗
气候寒冷
环境幽静
18、“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表现了山林的什么特点?
疏朗通透
阴森幽暗
生机勃勃
四季如春
19、《与朱元思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倦
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
对家乡的眷恋和不舍
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20、下列对《与朱元思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章以写景为主,情景交融
语言清新自然,音韵和谐
运用了大量的对偶句,句式整齐
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渴望
21、下列对《与朱元思书》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描写了富春江的奇山异水
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抒发了作者避世退隐的情怀
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
22、文中描写江水的句子有哪些?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23、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有哪些?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4、《与朱元思书》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语言简练生动
写景层次分明
情景交融
多用对偶和比喻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