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版:农村留守老人的智能音箱使用情况问卷调查
您好!我是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正在开展一项关于农村留守老人智能音箱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在此诚邀您填写这份问卷,您的回答与观点将成为我研究中极其重要的参考资料。本次调查仅用于学术研究需要,并采用匿名方式保护您的隐私。希望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放心填写,本次问卷预计花费您5-10分钟的时间,非常感谢您的耐心和支持!
1.
您与老人的关系
子女
孙辈
其他亲属
2. 老人的性别
男
女
3. 老人的年龄
60-70岁
70-80岁
80-90岁
90岁及以上
4. 老人的受教育程度
未上过学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专/大专及以上
5. 老人目前的居住情况
独居
与配偶同住
其他
6. 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健康
良好
一般
较差
7. 老人目前通信设备的使用情况
老年手机
智能手机
智能音箱
智能摄像头
其他
8. 老人此前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
从未使用过
使用过,但因操作困难放弃
仅会使用通话等基础功能,其他功能不会
能熟练使用基础功能(如微信、拍照等)
能熟练使用进阶功能(如移动支付、地图导航、短视频制作 / 发布等)
9. 影响老人对于智能设备使用积极性的因素有哪些
身体原因
学习困难
认知偏差
其他
10.
老人使用的智能音箱品牌
小度(百度)
小爱同学(小米)
天猫精灵(阿里巴巴)
其他
11. 安装智能音箱的提出者
老人
子女
孙辈
其他
12. 安装智能音箱的主要诉求
日常安全监护
弥补代际情感空缺
辅助老人日常生活
影音娱乐丰富生活
替代复杂手机操作
其他
13.
智能音箱相较于智能手机的优势有哪些(可多选,可补充)
语音交互更便捷:无需触屏操作,说话即可指令,适合老人视力 / 手部灵活度不足的情况
操作步骤更简单:功能入口少,无需记忆复杂菜单
使用门槛更低:无需学习打字、滑动屏幕,老人易上手
声音输出更清晰:部分音箱支持音量放大,适合听力下降的老人
其他
14. 老人使用智能音箱的年限
0~1年
1~2年
2~4年
4年以上
15. 老人能否自主操作智能音箱
熟练掌握
比较熟练
一般
比较不熟练
完全不熟练
16. 老人使用智能音箱的频率
每天多次(如早中晚均用)
每天一次(固定时间段)
每周几次
每月几次
闲置未使用
17. 老人使用智能音箱的日均时长
1小时以内
1~2小时
2~4小时
4小时以上
18. 老人高频使用的智能音箱功能
(可多选,可补充)
移动通讯类
生活服务类
试听娱乐类
监控安全类
其他
19.
老人
几乎不使用
的智能音箱功能(可多选,可补充)
智能家居控制(如语音开灯、调节空调)
电商购物(语音下单、查询商品)
在线教育(如老年课程、健康知识讲座)
其他(请说明)
20. 智能音箱的语音、视频通话功能的发起主体
均由后辈发起
后辈主导,多为后辈主动打给老人
老人主导,多为老人主动打给后辈
二者频率相当,无明显主导
很少使用此功能
21. 老人在操作智能音箱时,是否会有以下行为?
用礼貌用语:对智能音箱说 “你好”“请帮忙”“谢谢”“再见”
表达情绪:抱怨智能音箱 “你这都不明白”,或夸赞 “你真厉害”
有较强的依赖感,离开智能音箱后会出现不适应
无拟人化行为,仅视为 “工具”
其他
22. 当老人使用智能音箱遇到问题时,通常会找谁帮忙
在外子女
在外孙子、孙女
身边邻居、亲友
自己克服
其他
23. 智能音箱安装位置情况
客厅
卧室
其他
24. 针对智能音箱的监控功能,您的查看频率是
每天几次
每周几次
每月几次
几乎不看
25. 针对智能音箱的监控功能,您一般会在什么时间段查看
休息时间
通勤时间
工作、学习间隙
想起来就会看
很少使用此功能
26. 您是否了解智能音箱的监控与语音监听功能,可能会对老人的隐私安全造成潜在风险
非常清楚存在风险
大致了解可能有风险
认为不存在实际风险
未关注过此类问题
27. 老人对于智能音箱的监控与语音监听功能可能造成隐私侵犯的态度
无明显隐私意识
技术必要可接受
存在担忧但可妥协
完全不接受
28. 智能音箱的存在对老人的孤独感缓解有多大帮助
非常有帮助
比较有帮助
帮助有限
没有帮助
29. 老人使用智能音箱时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技术理解障碍
情感互动局限
隐私安全风险
信息茧房局限
其他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