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专题培训考试
您的姓名:
您的科室: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5分,总分100分)
1.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公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范和化解( ),维护( )和社会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A. 人体健康、公共卫生
B. 公共卫生风险、国家安全
C. 人体健康、国家安全
2.传染病防治工作方针必须做到“( )坚持”?
A. 两个坚持
B. 三个坚持
C. 四个坚持
D. 五个坚持
3. 根据2025年《传染病防治法》,我国法定传染病分为几类?( )
A. 两类
B. 三类
C. 四类
D. 五类
4.负责全国传染病预防、控制组织指导工作的部门是?( )
A. 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
B. 国务院疾病预防控制部门
C.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D. 应急管理部
5.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患者时,应在( )小时内上报至属地卫生健康主管部门?
A. 1小时
B. 2小时
C. 4小时
D. 6小时
6.省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常见多发的其他传染病,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按照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管理并予以公布,报( )?
A. 各级医疗机构
B.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C.国务院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备案
D. 各级人民政府
7.对乙类传染病中的哪些病种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A. 艾滋病、病毒性肝炎
B.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C. 麻疹、流行性出血热
D. 疟疾、登革热
8.下列哪项不属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责?()
A. 实施免疫规划
B. 开展传染病实验室检测
C. 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D.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9.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新增了哪类传染病管理类别?
A.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B.地方性传染病
C.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D.丁类传染病
10.发现疑似基孔肯雅热病例后,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应于()内将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网络报告。
A. 2小时
B. 6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
11.病原携带者是指: ()
A、急性期传来病指人
B、恢复期传染病病人
C、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D、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群
12.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的报告制度是?
自愿报告
逐级报告
选择性报告
秘密报告
1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是?
预防为主
治疗为主
控制为主
消除为主
14.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在哪个部门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卫生行政部门
环境保护部门
公安机关
15.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主动收集、分析、调查、核实传染病疫情信息。接到甲类、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或者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立即报告给谁?
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当地人民政府
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以上都是
16.发现丙类传染病患者时,网络直报的时限要求是?( )
A. 2小时内
B. 6小时内
C. 12小时内
D. 24小时内
17.医疗机构执行职务的医疗卫生人员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暂停()执行活动,或者吊销其执业证书
A、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
B、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C、6个月以上1年以下
D、1年以上2年以下
18.国家建立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传染病疫情信息的公布应当及时、准确,不得()?
隐瞒、谎报、缓报
提前公布
向社会公布
向媒体公布
19.单位或个人发现传染病疑似患者时,应当首先向哪个主体报告?( )
A. 当地公安机关
B. 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
C. 社区居民委员会
D. 上级主管单位
20.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哪种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
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停工、停业、停课
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以上都是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