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技能大练兵第二周理论考试
基本信息:
姓名:
1.抢救车药品、物品效期检查与登记要求专人()进行。
A.每天
B.每周
C.每月
D.每季度
2.病人呼叫要求护士()到位。
A. 1分钟
B.2分钟
C.3分钟
D.5分钟
3.病人抢救,要求抢救车 ()到位。
A. 1分钟
B.2分钟
C.3分钟
D.5分钟
4.2024年急救管理质量评价标准中要求,熟悉简易呼吸器检测的操作流程,科室每()检查考核一次。
A.每月
B.每季度
C.每半年
D.每年
5.交班者交班前()分钟再次巡视病房,接班者提前几分钟到岗。
A.15-30、10-15
B.15-30、15-30
C.10-15、10-15
D.10-15、10-15
6.()通过不良事件系统对辖区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监管与统计,对护理不良事件整改情况进行追踪验证。
A.护理部
B.医院
C.护士长
D.当事人
7.对()级不良事件护理部及时向全院科室发出预警信息?
A.四级
B.二级
C.一级
D.三级
8.不良事件一级事件()小时上报?
A、1
B、24
C、2
D、4
9.Ⅲ级事件护士长在了解情况后()小时内电话或微信报告总护士长,并利用不良事件上报系统上报?
A.24
B.48
C.72
D.2
10.患者出现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属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
A.I级
B.II级
C.Ⅲ级
D.IV级
11.输错液体造成组织器官可愈性损害属于护理不良事件()?
A .I级
B.II级
C.III级
D.IV级
12.下列哪项不是特级护理依据:()
A.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
B.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C.病情危重,随 时 可 能 发 生 病 情 变 化 需 要 进 行 监 护 、 抢 救 的 患 者 。
D.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13.患者入院后确定病情等级的根据是:()
A.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B.患者的自理能力
C.病情和(或)自理能力
D.病情和自理能力的变化
14.如何确定患者护理分级()
A.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B.病情或自理能力的变化
C.病情等级和(或)自理能力等级
D.病情和自理能力的变化
15.下列哪项不是一级护理情况:()
A、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B、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C、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D、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16.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可确定为几级护理:( )
A.特级护理
B.一级护理
C.二级护理
D.三级护理
17.护士长负责督查每日医嘱查对工作,至少每周()组织两次医嘱查对工作。
A.二、三
B.二、四
C.二、五
D.三、五
18.凡需做过敏试验的药物,在试验前应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试验结果应由执行者和复查者共同查看后,由()登录系统,录入皮试结果,阴性者方可使用;
A.执行者
B.复查者
C.执行者与复查者
D.当班护士
19.手术取下的标本,器械护士与术者核对无误后交巡回护士保管,手术结束后不由()再次核对、登记三人签名后送病理。
A.巡回护士
B.手术助手
C.器械护士
D.手术医生
20.发放口服药时,应根据口服药单查看口服药(),并告知家属。
A.名称、剂量、用法、用药时间
B.名称、剂量、用法
C.名称、用法、用药时间
D.剂量、用法、用药时间
2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严格做好“()”。
A.三查十一对
B.三查八对
C.对输血申请单、取血单、临床用血发血单、血袋标签及血液质量共同核对
D.三查七对
22.红细胞制品从输血科发出后,()内必须进行输注。
A.1小时
B.10分钟
C.30分钟
D.2小时
23.红细胞制品需在()内输注完毕。
A.4小时
B.2小时
C.1小时
D.3小时
24.患者多袋输红细胞时,不同供血者的血液,如何输注?()
A.前一袋输尽后用盐水冲净输血器后再输下一袋
B.只要血型相合可连续
C.前一袋输尽后更换输血器后再输下一袋
D.均可连续输注
25.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输血反应。输血结束后,血袋()。
A.送回输血科登记回收。
B.科室指定位置保存
C.科室冰箱保存
D.低温保存
26.血制品从血库取出后()内输注?
A.30min
B.即刻
C.20min
D.4h
27. 除颤心底部()
A左侧腋前线第5肋间
B 胸骨右缘第2-3肋间
C 左侧腋中线第5肋间
D胸骨右缘第2肋间
28.对于植入式起搏器或ICD(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患者进行体外除颤时,应注意()。
A.禁止除颤
B.电极板应远离该设备至少10厘米
C.必须首先程控关闭该设备
D.除颤能量应减半
29.同时进行多项化验的静脉采血,采血管的注入顺序应遵循()原则。
A.先注入无添加剂的管
B. 先注入抗凝管
C. 先注入血培养瓶
D. 按采血管标识颜色任意顺序
30.动脉采血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 感染
B. 神经损伤
C. 血肿
D. 动脉痉挛
二、多选题
1.给药时至少使用两种方式识别患者身份,禁止仅以病室号或床号一种方式识别,应()核对患者姓名,保证用药正确。
A、扫码
B、反问式
C、双人
D、三人
E、与家属
2.对于查对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多种药物时,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B、对患者/家属提出的疑问,须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
C、使用麻醉药品、I类精神药品等特殊药品时,严格落实双人核对,确保剂量无误,剩余药液必须立即销毁处置,用后保留药瓶,登记签字。
D、口头医嘱用药,执行者复述一遍,医生确认无误,双人核对药物后方可执行。
E、凡需做过敏试验的药物,在试验后应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
3.护理不良事件的范围()
A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胸腔引流管导管滑脱
B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压疮
C患者住院期间输血发生严重的输血反应
D严重院内感染。
E因医疗器械或医疗设备的原因给患者或医务人员带来的损害
4.抢救车四定()
A、定位放置
B、专人管理
C、定期检查维修保养
D、定期培训
5.下列情形之一不得取血 ()
A.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B.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C.血液中有明显的凝块
D.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E.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关于备用氧气筒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定位放置
B.处于备用状态
C.有“满标识
D.小氧气筒压力 4Mpa 以上
E有“严禁烟火”标识
7.下列关于中心静脉导管说法正确的是()。
A.中等长度导管可用于输注发剂
B.PICC/CVC/PORT/中等长度导管用于中长期静脉治疗,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不能用于高压注射 (耐高压导管除外)
C.输注药物前通过回抽血液来确定导管在静脉内
D.中心静脉导管及附加装置可用无菌治疗巾包裹保护
E.PICC及中等长度导管班班测量、交接穿刺侧臂围
8.关于动脉采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首选桡动脉进行穿刺,因其位置表浅、易于压迫止血且侧支循环丰富。
B. 采血前必须进行Allen试验,以评估手部的侧支循环情况。
C. 采血后应立即将注射器内的气泡排出,并将血样与抗凝剂充分混匀。
D. 采血完成后,需局部加压止血至少10-15分钟,对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应延长压迫时间。
E. 动脉血样本采集后,若无法立即送检,应置于4℃冰水中保存,但不得超过1小时。
9.关于静脉采血的操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采血部位通常首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或贵要静脉
B. 扎压脉带的时间不宜超过2分钟
C. 采血完成后,应先拔针,再将血液注入试管
D. 拔针后应立即用棉签顺血管方向按压穿刺点及其上方
E. 多项采血时,应首先注入血培养瓶,然后是凝血试管(蓝帽),最后是其他试管
10.关于电除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电除颤是终止心室颤动和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最有效的方法
B. 双向波除颤仪的能量选择通常为360J
C. 除颤后应立即检查心律和脉搏,再继续进行心肺复苏
D. 放电时,所有人员应避免与患者及其床单位接触
E. 电极板应放置在患者胸骨右缘锁骨下和左乳头外侧腋中线上
三、判断题
1.医嘱执行后,护士再次核对无误,在治疗单签全名和执行时间。
对
错
2.医嘱查对班班进行,参加人员至少两人;医嘱班组织查对当日7:30—17:00全部医嘱,17:00至次日晨7:30医嘱由当班护士组织查对,保证24小时所有医嘱无缝隙查对。
对
错
3.普通病房急救车封存管理,使用一次性封存锁,记号笔注明封存日期和时间,专管护士在《急救药械交接记录表》上记录“封存”及封存时间并签字。
对
错
4.依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分为特级护理(蓝色)、一级护理(红色)、二级护理(绿色)和三级护理(白色)4个级别,分别在患者一览表和患者信息栏上显示相应的护理级别。
对
错
5.输血时的输注顺序:冷沉淀一新鲜冰冻血浆一冰冻血浆一血小板一红细胞。
对
错
6.抢救病人的口头医嘱应于6小时内据实补记。
对
错
7.警告事件是指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对
错
8.为患者进行动脉采血做血气分析时,抽吸到预设血量后,应先将注射器内的空气排出,再拔出针头。
对
错
9.静脉采血后,应立即松开压脉带,然后再拔出针头。
对
错
10.对于无反应、无呼吸、无脉搏的患者,应立即进行电除颤。
对
错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