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代码:101)
一、单项选择题:第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进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新时代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要坚守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坚守好理论创新的“魂”和“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根脉”是
2.一个地方的气候主要取决于纬度、海陆位置、地形,以及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纬度、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保持不变,大气环流与洋流二者相互作用就形成相对稳定的气候状态,但当其中一个因素突然“掉链子”,就会发生厄尔尼诺之类的异常现象。厄尔尼诺现象不仅推高全球变暖幅度,更可能导致频次更多、范围更广、强度更大的极端天气,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表明,偶然因素是
3.除了几十颗卫星编织的“天上一张网”,还有地基增强系统构成的“地上一张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启了高精度定位技术进步的“加速度”。有了“天上一张网”,为什么还要再建“地上一张网”?传统的卫星导航系统能提供的精度仅为5~10米,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实现提供实时米级、分米级、厘米级的更高精度的定位服务。从农林牧渔到吃穿住行,随着北斗卫星导航芯片或模块越来越多嵌入生产生活,每一个人都愈发清晰地感知到北斗的力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发展中应用、在应用中发展表明,技术进步的根本动力是
4.列宁在谈到未来社会时写道,“生产力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向前发展,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发展到打破分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把劳动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都是我们所不知道而且也不可能知道的”,“我们只能谈国家消亡的必然性,同时着重指出这个过程是长期的,指出它的长短将取决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发展速度,而把消灭的日期或消亡的具体形式作为悬案,因为现在还没有可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材料”。这表明,列宁在展望未来社会时
5.随着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在此背景下,毛泽东在1957年2月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明确提出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其根本着眼点是
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动力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鲜明特征和首要任务是
7.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二十世纪60年代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入选单位代表时,再次强调要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新时代“枫桥经验”最突出的特点是
8.我国是一个有十四亿多人口的大国,无论社会现代化程度有多高,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于
9.中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不断发展的历史。对中华民族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
10.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所谓“半封建”是指
11.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1894年11月,在檀香山召开的兴中会成立大会通过了由孙中山起草的《兴中会章程》。在章程中,孙中山提出了
12.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企图以武力吞并全中国。卢沟桥事变的发生
13.1948年,解放战争形势已经有了极大的进展,许多解放区已经连成一片,许多城市已经解放或者即将解放,人民解放军和人民解放战争的正规性程度大为提高,全国胜利已经在望。这种情况要求党迅速克服存在于党内和军队内的任何无纪律无政府状态,把一切必须和可能集中的权力集中于中央。为此,中共中央决定建立
1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依法治国,关键在于
15.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基础研究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2023年2月21日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加强基础研究,归根到底要靠
16.2023年9月18日至26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高级别周在联合国总部进行。相比以往,本届联大将更多目光投向了“全球南方”,议程主要着眼于“全球南方”国家提出的需求,讨论气候变化、主权债务减免、如何帮助陷入困境的国家实现联合国在繁荣、健康、发展、教育、性别平等方面的发展目标。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本届联大期间出席多场会议,表达“全球南方”天然成员的诉求与主张。“全球南方”国家的声音更响亮,是本届联大的亮点。这表明
二、多项选择题:第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7.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基于大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lGC)在快速回答提问、创作代码、翻唱经典歌曲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但是,随着技术迭代,人工智能高效地应用于各行各业时,其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比如人工智能生成近似原画的内容、构图,可能侵犯原创作者的知识产权;人工智能技术被恶意使用,可能用来从事制造虚假信息、诈骗等违法活动。守住法律和伦理底线,推动人工智能朝着科技向善的方向发展,关键还在于人们更智慧地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更智慧地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意味着
18.茶叶,采自天然;茶器,匠心独具;茶艺,彬彬有礼。饮茶品茶,陶冶性情;以茶会友,品味人生。从山间一片叶,到万家杯中茶,茶叶的生长与旅行,讲述着关于文明与生活的故事,沉淀着中华文明独特的价值理念。有人说“离开了茶文化,茶叶就仅仅只是一片叶子”。从“一片叶子”到“茶文化”表明
19.习近平指出:“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形态的理论中,内在地包含着文明多样性的思想。下列关于人类文明多样性表述正确的有
20.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的发展阶段,商品经济只是一种简单商品经济,这一阶段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是
21.习近平指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制造出来的。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有
22.毛泽东在谈到党对民主革命规律的认识时指出,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在抗日时期,我们才制定了合乎情况的党的总路线和一整套具体政策。这时候,中国民主革命这个必然王国才被我们认识,我们才有了自由”。这表明
23.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我国仍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据权威部门统计,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5.9%;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4%。前10个月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4.9%,物流需求恢复向好,行业提质升级加速。总体上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因为我国具有
24.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当今时代,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把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是因为
25.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不同省区市深入考察时,多次强调各地要立足自身实际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比如,要求浙江“要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强调内蒙古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做大做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指出黑龙江“要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等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地方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准确把握各地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有利于
26.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根据《申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截至2022年底,中国数据产量和算力总规模均居世界第二。十年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50.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1.5%。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充分表明
27.1924年至1927年由国共两党合作发动的大革命。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荣的一页。与辛亥革命相比,大革命
28.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共产党面临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毛泽东明确提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956年,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方针,其中包括
29.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工程”。2022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下列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正确表述有
30.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对于我们今天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养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体现为
31.《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23年10月24日通过,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下列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法表述正确的有
32.2023年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这次主题教育要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要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
33.在中方支持下,2023年3月6日至10日,沙特阿拉伯与伊朗在北京举行对话。3月10日,中沙伊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这是党的二十大后中国外交的“大手笔”。中方推动沙伊握手言和的重要意义表现在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